摘要:日前,在红薯丰收的黄金时节,蓟州区下仓镇传来喜讯。在天津理工大学驻南鲁庄村工作队的持续精准帮扶下,该村今年红薯销售总量突破34万斤,较去年28万斤的助销成绩实现显著增长。这一成果不仅实现了销量新跨越,更标志着该村红薯产业在结构优化、抗风险能力提升上迈出了关键一
本报讯(记者彭未风)日前,在红薯丰收的黄金时节,蓟州区下仓镇传来喜讯。在天津理工大学驻南鲁庄村工作队的持续精准帮扶下,该村今年红薯销售总量突破34万斤,较去年28万斤的助销成绩实现显著增长。这一成果不仅实现了销量新跨越,更标志着该村红薯产业在结构优化、抗风险能力提升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悉,今年售出的34万斤红薯中,有26万斤优质鲜薯依托工作队前期搭建的稳定产销渠道,实现高效对接市场、顺畅流通;剩余8万斤低品级红薯则通过去年已成功“试水”的深加工项目,转化为备受消费者青睐的健康绿色薯干、薯条等产品,有效破解了低品级红薯市场价值低的难题。此次销售不仅为南鲁庄村集体创收32万余元,更推动该村红薯产业完成从“单一鲜薯销售”到“鲜薯+深加工”的多元转型,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延伸了产业链条,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成绩的背后是天津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深耕乡村振兴的执着坚守与精准施策。工作队充分复盘去年助销经验,提早布局市场,在巩固原有渠道的基础上持续拓宽多元销售路径,确保优质红薯“产得出、销得畅”;同时聚焦产品升级,不断优化红薯深加工产品线,以严格的质量管控打响绿色健康品牌,赢得市场良好口碑。
学校驻村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天津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将强化党建引领,深度对接学校优势资源,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持续精准发力,进一步巩固拓展已有成果,为村民增收致富和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天津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