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攀峰小花园”里的成长密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4 09:11 1

摘要:在北京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的校园里,有一处名为“攀峰小花园”的绿色角落,格外引人注目。这片绿色空间,不仅是校园生态景观的点睛之笔,更是学校将劳动教育与美育融合的实践阵地。

在北京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的校园里,有一处名为“攀峰小花园”的绿色角落,格外引人注目。这片绿色空间,不仅是校园生态景观的点睛之笔,更是学校将劳动教育与美育融合的实践阵地。

“攀峰小花园”并非简单的绿化工程,它是由学校师生、家长代表以及社区志愿者共同参与设计和建设,从选址、规划到确定种植品类,处处体现协作与创新。这片小花园不仅让校园环境更具生态之美,也成为家校社联动的缩影。

如今,薄荷、柠檬、枇杷等植物在这里次第生长。在课后服务和劳动课程中,孩子们参与播种、浇水、施肥、观察成长的全过程,用汗水和耐心诠释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为鼓励学生记录劳动体验,学校精心打造“实践日志墙”。每一篇笔记、每一幅手绘图,都是学生眼中自然的模样,也是他们心中劳动的记忆。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亲手种植物了。每次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开始,我都会充满期待,而这次,我选择了番茄作为我的新朋友。”学生段承佑在他的“番茄种植日记”中写下满心憧憬。从种子到果实,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科学的种植方法,更体会到耐心、细心与责任的重要。

耿婉晴同学在“向日葵种植日志”中写道:“终于盼到这一天,花苞顶不住它们左拥右挤,‘啪’地裂开嘴!金黄的花瓣舒展开来,花盘圆圆大大,它们会随太阳转动,追逐阳光。”

“攀峰小花园”也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延伸课堂。老师们开设了“微花园讲座”“绘制自然笔记”等课程,指导学生绘制植物成长图谱,记录植物变化。孩子们在纸上描绘叶脉、花瓣与阳光,也在心里种下热爱自然的种子。

课堂之外,学校还邀请园艺专家与社区园林志愿者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解植物分类与养护技巧,使学习更具科学性与趣味性。

如今的“攀峰小花园”,早已超越一片绿色空间的意义,更成为一座充满教育活力的“小生态系统”。这里是孩子们放松身心的乐园,是他们亲近自然的窗口,更是他们理解劳动价值、感受生命力量的重要阵地。

在一次次耕种与收获中,学生们学会了尊重自然、珍惜成果,也在无声的成长中体悟到:“花园不止在脚下,更在每一个用心生活的人心中。”

记者:张雨烟

编辑:刘洋

审核:张晶晶 曹蕾

来源:北京大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