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色初合,暮色像一层薄纱轻笼凤城,我们便欢笑着向泰州老街去了。老街是热闹的,闹腾着撞进眼里——大牌坊下的街心小广场,一块带着转角弧度的巨大屏幕豁然铺开,流动的光影与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古牌坊相映,恍若古今在此刻握手,生出奇妙的穿越感。
在这个图片秒传、视频即达的速食时代,文字总像慢了半拍的脚步,要等心绪沉淀,才能接住那些倏忽而过的光景。
夜色初合,暮色像一层薄纱轻笼凤城,我们便欢笑着向泰州老街去了。老街是热闹的,闹腾着撞进眼里——大牌坊下的街心小广场,一块带着转角弧度的巨大屏幕豁然铺开,流动的光影与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古牌坊相映,恍若古今在此刻握手,生出奇妙的穿越感。
大屏幕上正直播着苏超总决赛,南通队与泰州队的决战正酣,广场上早已挤得密密匝匝。前排有人悠闲落座,嗑着瓜子、嚼着零食,指尖碎屑随着谈笑落下;有年轻父母牵着孩童,或举起小孩骑在肩膀上,让小小的身影能越过人群望见赛场;牵手散步的情侣、背着双肩包的旅人、握着扫把待命的保洁阿姨、身姿挺拔的执勤联防队员,还有更多的是踮着脚翘首的看客,目光尽数黏在了大屏幕上,屏息凝神间,为一次扑空轻叹,又为那一脚射门而欢呼。
谁曾想,我们竟然在这样一个赛点之夜,一头扎进了这座凤城河边的千年古城。嗨,这般不期而遇的契合,真是撞对了时光!
老街的苏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锃亮,映着两侧林立的古式店铺。青砖黛瓦的屋檐下,成串的大红灯笼垂挂骑楼,暖红的光韵漫下来,将各家店铺的幌子、匾额、旌旗染得愈发鲜活。溱湖八鲜的鲜香、烧饼的焦香,混着油炸食品的诱人滋味,在空气里弥漫,勾得我们步履放缓。人流如织,人声喧嚷,在昏黄晕染的灯光中交织成一曲鲜活的市井交响,没有半点疏离,满是人间烟火的暖意。
一拐弯,踏入“桃花源”,景致陡然换了天地。喧嚣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只剩下疏落有致的灯火,伴着一汪幽深的河水在静静流淌。这里没有店铺的叫卖,只有亭台水榭依水而建,小桥横卧波上,几艘游船飘在水面,对岸的灯火倒映在墨色的河水中,碎成一片晃动的光斑。灯光依旧是温软的,黄的似蜜,白的如霜,晕染开来,像宣纸上不慎濡湿的淡彩,朦胧了岸与水的边界。
哦,原来老街和桃花源本就紧邻相依,难怪步行导航时,赫然显示“老街·桃花源”!
耳畔还回响着足球场上的唏嘘,心神尚未完全抽离,桃花源的清寂已悄然拨动了另一根心弦。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找角度、对焦距,想要抓取和定格这热闹与宁静之间的一瞬,留住这份猝不及防的心动。是的哦,身体的感应和行动从不说谎,这般动静之间的切换,本就是最最动人的景致!
脚步踏在木栈道上,“笃笃”的声响,空灵而清晰,反衬得这里愈发静谧。这静,与高邮镇国寺的不同,少了几份沉甸甸的庄严,多了几份诗意的空濛,带着些许不真切的梦幻。想来陶渊明笔下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秘境,其引人入胜之处,或许不在于永恒的春光,而是一份“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幽邃与安宁。眼前这片人造的桃花源,虽少了天然之境的神秘,却也竭力营造着与世隔绝的静谧,让我们得以暂避尘世的纷扰,寻得片刻的安然。
踏上泰州图书馆游船,随手翻读几页文字,船体在水波中悠悠晃晃,竟生出几分微微醺的惬意,恰似浅酌了二两小酒。倚着栏杆望去,幽深的水面泛着细碎的波光,平日里缠绕心头的生活琐碎,此刻化作了水面上一圈圈微不可察的涟漪,缓缓散开,终至无痕。
路灯的光晕里,影映出桃花的图案,在灯影里绽放,那花瓣的边缘被光勾出了一道柔和的绒边,美得有些不真实。我们手连手、脚连脚玩起了影子的游戏,笑声清脆,创意迭出,光影在地面上变幻和勾勒出不同的心境、影像和轮廓,疏落灯影里的静默,终被我们的嬉闹扰动了。
一场点球大战的金戈铁马,一个古镇的静水流深,竟在生命的某个赛点,如此意外之喜地交汇。赛场上的胜负狂澜,终将归于历史的尘埃,而凤城河的夜风,依旧不紧不慢地吹着,携着千年的波光,温柔地拥抱着这座城。
此夜,我住泰州。
来源:常州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