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谢楠在直播间随口一句“我那天是临时被何炅喊去救场”,把围观群众直接拉回2016年。
“原来当年那场被全网羡慕的‘头纱吻’,背后差点连主持人都凑不齐。”
谢楠在直播间随口一句“我那天是临时被何炅喊去救场”,把围观群众直接拉回2016年。
大家只记得陈晓掀开头纱亲陈妍希的慢镜头,却不知道仪式开始前半小时,台上还缺一位主持人。
原定的人突然通告撞车,何炅一个电话把谢楠从酒店房间叫到草坪,连礼服都是现借的。
她一边背流程一边改台本,把原本双主持的梗全拆成单人口播,硬是把一场随时可能冷场的童话婚礼缝得滴水不漏。
直播里陈妍希笑得云淡风轻,说“那天太乱了,我都没发现流程被改了”。
弹幕刷过一排“原来明星也怕翻车”,瞬间把童话拉回人间。
普通人办婚礼,最多是伴郎迟到、音响没声;明星阵容再大,也逃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的铁律。
只是他们有人脉兜底,何炅一个电话就能摇来救兵,而普通人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圆场。
镜头切回现在,陈妍希已经能平静地拿往事当段子。
她没说离婚原因,只补了一句“都过去了”,语气像在说别人的剧本。
网友却从这句话里品出百种滋味:有人听出遗憾,有人听出释然,更多人听出“原来婚姻真的不能靠浪漫镜头续命”。
当年那个吻被剪进无数婚礼开场视频,成了婚庆公司标配,如今再看,倒像提前写好的预告片——高光只有几秒,幕后全是补丁。
谢楠补刀更狠:她忙完下台,才发现自己高跟鞋陷进草坪拔不出来,差点光脚跑回后台。
画面感一出,评论区集体破防:原来明星也会遭遇“鞋跟杀人”这种社死瞬间。
有人回忆起自己婚礼当天下,新郎西装裤脚全是泥;有人说主持人念错名字,把新娘叫成前任。
童话滤镜碎了一地,反而让围观的人松了口气——“大家一样狼狈,就没必要羡慕别人”。
陈妍希现在的状态,像把人生调到“飞行模式”。
她不进组,却跑去直播带货;不回应婚变,却接了一档女性成长综艺。
节目路透里,她穿最简单的白T在练舞室压腿,汗珠顺着下巴滴,没有偶像剧打光,反而比当年新娘妆更鲜活。
有人吐槽“姐姐终于不演少女了”,她看见了也没回,只把微博简介改成“小星星妈妈”。
四个字,把母亲身份放在明星头衔前面,像给人生重新排了序。
陈晓那边更安静。
剧组路透里,他一身古装扮相,下戏后蹲在片场逗狗,被粉丝拍到也没躲镜头。
社交平台没删合照,被解读成“念旧”或“懒得删”。
其实明星不删前任,有时只是工作团队怕手滑惹新闻,有时纯粹是“几千张照片找不到哪张有对方”。
观众却总爱把留不留照片当成感情温度计,忘了当事人可能连密码都不记得。
两件事拼在一起,倒看出一点共同点:他们都把“解释”收回去,把“生活”放出来。
不互相指责,也不消费过去,连回忆都剪成轻飘飘的段子。
这种“沉默的体面”在离婚案里少见,尤其在娱乐圈——不互撕就等于给彼此留饭碗,也给观众留一点对婚姻的念想。
毕竟大家看多了互甩证据的烂尾剧,突然遇到和平散场,反而有点不习惯:原来分开也能不狗血,只是不再同桌吃饭。
直播最后,谢楠被问“下次还救场吗”,她笑说“得看何炅给不给红包”。
陈妍希在旁边补刀“下次我请你当证婚人,别再穿高跟鞋”,两人笑得前仰后合。
屏幕外的观众跟着松了口气:能拿来开玩笑的伤口,多半已经结痂。
至于当年那个吻是真浪漫还是演浪漫,没人再追问——反正婚礼只有一天,剩下的日子都要穿平底鞋,自己走路。
来源:坦荡的柳叶ph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