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万美元现金码成两摞,摞起来比膝盖还高,乌克兰特工把照片塞进米格-31飞行员的手心,说“只要往北飞三十分钟,这些钱就是你的”,飞行员转手把照片交给俄联邦安全局,第二天俄军导弹就落在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基地的跑道上,跑道被炸出三个直径十五米的大坑,混凝土块飞出
200万美元现金码成两摞,摞起来比膝盖还高,乌克兰特工把照片塞进米格-31飞行员的手心,说“只要往北飞三十分钟,这些钱就是你的”,飞行员转手把照片交给俄联邦安全局,第二天俄军导弹就落在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基地的跑道上,跑道被炸出三个直径十五米的大坑,混凝土块飞出一公里外,这是今年7月3日凌晨两点零四分发生的事。
乌方不是第一次砸钱。2023年他们用同样手段策反米-8直升机驾驶员库兹明诺夫,飞机落地西班牙,人拿到赏金,半年后却在地下车库身中十二枪。
那件事之后,俄军给所有飞行员发了三张卡片:一张是库兹明诺夫尸体的正面照,一张是西班牙警方现场勘验图,一张写着“你想换钱还是想活命”。
卡片发下去三个月,主动报告可疑接触的次数从每月两起涨到每月三十三起,数字摆在克里姆林宫桌上,高层立刻拍板升级审查系统。
新系统名字很普通,叫“行为异常监测算法”,核心是把飞机座舱变成测谎仪。
飞机一起飞,两百多项数据开始实时跳动:油门杆推拉幅度、无线电呼吸频率、航向修正次数、甚至踩舵力度比平时大0.3牛·米,系统都会标红。6月19日深夜,系统报警称一架苏-35在黑海上空绕飞圈数异常,地面指挥员用暗语呼叫,飞行员回答慢了1.8秒,机场塔台直接下令“立刻返航”,飞机落地后检查发现座舱里藏着一部指甲盖大小的卫星电话,电话背面粘着一张200万美元存款凭证,号码与乌克兰特工给米格-31飞行员那张完全一致。
乌克兰方面没料到俄军会反向利用他们的诱惑。
乌特工在加密频道里承诺“飞过来就给你新身份、别墅、护照”,俄军电子战部队把这段话截下来,剪成十五秒语音,在赫梅利尼茨基基地被炸前一小时,用相同频率回播给乌方监听站,乌方以为飞行员已经动心,立刻打开罗马尼亚康斯坦察基地的“爱国者-3”雷达,雷达开机三秒,信号就被俄军电子侦察机捕获,坐标锁定,导弹随后起飞,整个链条只用了六分四十秒。
北约后来评估,乌军信号情报能力瞬间掉四成,因为基辅电子情报中心的主机房就在导弹落点正下方,里面跑着八台美国援建的超级计算机,价值2.3亿美元,全被高温烧成废铁。
乌方选米格-31不是随便挑。
这架飞机挂着“匕首”导弹,射程两千公里,从俄境内起飞就能打欧洲任意目标,谁拿到它,谁就拿到压制整个欧洲天空的钥匙。
乌方开出的条件里除了钱,还有一条“飞机落地后由英国专家现场拆解,两周内把导弹制导芯片送到华盛顿”,这条写在加密邮件第17行,邮件被俄军截获后,普京在内部会议上只说一句:“他们想要芯片,就让芯片变成碎片。
”于是赫梅利尼茨基基地跑道被炸,F-16转运枢纽瘫痪,西方承诺的战机到位时间至少推迟四个月。
罗马尼亚为什么愿意冒风险打开雷达?
因为“爱国者-3”刚刚完成升级,作战半径刚好覆盖乌方规划的诱骗航线,北约想借实战测试新系统,结果雷达一开机就暴露位置,俄军导弹炸完乌克兰,转头在边境布置三台“克拉苏哈”电子干扰车,罗马尼亚雷达屏幕立刻雪花一片,连民航客机都分不清。
北约总部后来下令,东翼国家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机,等于把罗马尼亚的手脚捆了起来。
飞行员为什么不上当?
数字最直白。
库兹明诺夫死后,俄军把赏金提高到500万美元,只要飞行员报告一次可疑接触,就能拿到十万卢布奖金,相当于飞行员三年工资,而且当场发现卫星电话额外再奖五万。
米格-31飞行员在审讯室里说:“他们给我200万美元,可我得有命花,我报告了,现在账户里多了十万,我还活着。
”这句话被印在俄军内部简报第一页,标题只有四个字:活着赚钱。
乌方现在面临更尴尬的局面:钱砸了,人没过来,雷达暴露,基地被炸,西方援乌战机时间表推迟,国内士气再受打击。
俄军顺势宣布,7月起所有执勤飞行员配发“反策反应急包”,里面有一部无法被追踪的军用电话,直接连到联邦安全局值班室,飞行员只要按下红色按钮,五分钟内战斗机伴飞,十分钟后导弹部队进入战备,整套流程演练过二十七次,平均反应时间八分三十秒。
战争打到这一步,双方拼的不再是飞机性能,而是谁能先让对方的诱惑失效。
乌克兰想用美元砸开天空,俄罗斯用活着的飞行员和更快的导弹回应。
跑道上的三个大坑还在冒烟,混凝土碎片提醒所有人:钱可以码成山,但山挡不住导弹。
下一次乌方再掏出200万美元,会不会有飞行员按下红色按钮?
导弹还会落在哪个基地?
答案不在战场,而在飞行员按下按钮的那一秒。
来源:无忧的小鱼bm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