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海人,去了趟马鞍山,忍不住想说:对马鞍山的5点印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1 20:30 1

摘要:景区矿泉水三块,15块的大肉面还能免费添汤,在上海这已经要翻三倍不止

景区矿泉水三块,15块的大肉面还能免费添汤,在上海这已经要翻三倍不止

周末拎个空包去了趟安徽马鞍山,回来发现钱包反而鼓了。

很多人问:到底怎么做到的?

把这一路见到的细节全摊开,答案自然出现。

采石矶入口的饮料摊明码标价:矿泉水3元,可乐4元。

摊主说,去年景区管理局统一贴了价格表,没人敢乱涨。

隔壁的南京同学听完直接掏出手机对比,发现比自家门口便利店还便宜两块。

大肉面在市区老街,碗比脸大,切得方正的五花每一块都带着焦边。

老板规定:面可以免费续一次,汤不限。

旁边桌的建筑工人一下续了两回汤,老板依旧笑呵呵。

算账:15块一份,在上海同分量的要45块起步。

江边民宿一晚不过120,包月1200,房东把门口菜地划成三块,住客随便摘。

晚上到的,茄子辣椒一把被塞进塑料袋,对方摆摆手:地里的东西,值不了几个钱。

第二天上午,房东又敲门,送来一串还带着露水的葡萄,只说一句:别放冰箱,先吃软的。

早市七点开场,西红柿一块五一斤,掰开石榴给路人尝的大爷不收钱。

问价时,大爷摆手:先吃,好吃再买。

旁边卖豆腐的老板娘解释:这边早市摊位费每月两百,大家习惯了薄利多销,没人想着宰客。

马鞍山2023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官方给出的数据是:物价指数比周边城市低12%,旅游投诉连续三年全省最低。

很多游客以为便宜没好货,结果到了发现:体验比一线网红景点还松快。

采石矶的观景台上,人最多的时候一平米站三个人。

上海外滩一平米八个人是常态,节假日更挤。

站在太白楼上,江风直接吹到脸上,没有高楼挡视野,也没有广播提醒往前走。

李白当年站在这儿写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现在抬头还能看到同款开阔江面。

濮塘森林公园的空气指标显示:负氧离子每小时38000个单位,市中心公园平均只有两百。

护林员说,这里树不准砍,不准大声放音乐,松鼠见人不跑,是因为从没人追它。

上海的朋友听完感慨:自己追松鼠的视频还没拍完,松鼠已经跑得没影。

傍晚在长江边碰到四个钓鱼大爷,鱼竿插在石缝里,人躺在折叠椅上听歌。

问他们钓不到怎么办,大爷直接把桶掀过来:你看,一条没有。

接着补一句:钓的是闲,不是鱼。

旁边卖冰绿豆汤的阿姨笑了:你们城里来的,总想把所有事都变成指标,多累。

马鞍山市区到南京高铁15分钟,到合肥40分钟,很多人白天在南京上班,晚上回马鞍山睡觉。

房子均价八千出头,南京河西已经四万五。

跨城通勤的年轻人说:工资没少拿,生活成本直接腰斩,幸福感蹭蹭涨。

马鞍山把日子过出滋味的方法很简单:把游客当人,把邻居当自己。

景区不割韭菜,菜市场不缺斤短两,房东不拿房租当杠杆,大家习惯了互相行方便。

有人觉得这是小城落后,可数据摆在这儿:连续五年人口净流入,2023年外来落户同比增加18%。

有人担心这种便宜和松弛会不会被资本一波冲垮。

当地文旅局把景区摊位租金上限写进了红头文件:每年涨幅不超过5%,违规则直接清退。

文件贴在市场门口,大字标红,谁都能拍下来发社交平台。

临走前把房东送的茄子辣椒塞进行李箱,安检小哥看了一眼,只问一句:够不够吃,不够我再给你装点。

那一刻突然懂了:城市再大,人情味才是硬通货。

马鞍山把这点守住了,所以便宜的不止是物价,更是心里的那块石头。

下一次如果感觉被大城市压得喘不过气,买张高铁票,15分钟就能到马鞍山。

不需要攻略,不需要抢票,下了高铁随便找个小馆坐下,15块的大肉面先吃为敬。

吃完整条街随便遛,渴了买瓶3块的矿泉水,晚上挑个江景房,120块就能听见浪打船帮。

手机里的行程提醒、待办清单、KPI,在这一刻通通静音。

来源:旅游心得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