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越是谁?怎么那么多沧州人纪念他!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00:13 1

摘要:齐越,原名齐斌濡,1922年出生于内蒙古满洲里,河北高阳人,是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位男播音员,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新中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和播音专业硕士生导师。他的声音,曾通过电波传遍大江南北,感动了无数听众;他的精神,至今仍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

齐越,这个名字或许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有些陌生,但在播音艺术界和沧州人民的心中,他却是一位不可磨灭的传奇。

齐越,原名齐斌濡,1922年出生于内蒙古满洲里,河北高阳人,是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位男播音员,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新中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和播音专业硕士生导师。他的声音,曾通过电波传遍大江南北,感动了无数听众;他的精神,至今仍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播音人和青少儿。

齐越的一生,是与祖国和人民紧密相连的一生。青少年时代,他在北平上中学时便开始接触进步思想,1942年考取西北大学外文系,并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齐越毅然参加革命,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担任编辑,次年便担任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从此开启了他的播音生涯。在解放战争时期,齐越通过广播播出了许多重要的文告和新闻,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士气,瓦解了敌人的斗志,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50年代齐越和潘婕在天安门转播国庆实况

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对于齐越来说,是他生命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作为现场播音员,他与丁一岚共同承担起将开国大典这一历史时刻传递给全国人民的重任。当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冉冉升起的时候,齐越与丁一岚以无比自豪的声音,向全中国、全世界播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这一历史瞬间,被永远镌刻在了人民广播史上。

1980年11月齐越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公审会上宣读证词

此后,齐越长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历任播音员、播音组长、播音艺术指导、播音部副主任等职务。他以特有的庄重、深沉的声音,播出了大量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这些作品通过齐越的播音,更加深入人心,感动了亿万听众。齐越的播音气势磅礴,坚定豪迈,爱憎分明,准确生动,开创了人民广播的一代新风,赢得了千百万听众的赞誉和尊敬。

播音中的齐越

然而,齐越与沧州的缘分,却不仅仅停留在他的播音成就上。1958年,为了响应党中央“百万干部下基层”的号召,齐越与中央广播事业局的300多名干部职工来到沧州农村,与沧县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度过了一段艰苦而温暖的日子。在姜庄子村,齐越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帮村民建立起全县第一个村广播站——红旗广播站,用广播帮村民找回丢失的母鸡,耐心教村民做思想工作,调解纠纷,帮助落后村民转变认识。齐越与村民一起挖沟挑渠,打井拉罐,割草砸夯,啥脏活累活都干过,村民们丝毫未觉出齐越是来自北京的大干部。

那段日子,对齐越来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他深深地爱着沧州的人民,深深地眷恋着这片热土。他把沧州视作第二故乡,即使离开后,也从未中断与姜庄子群众的联系。齐越生前留下遗愿:“生前没能报答沧县姜庄子村父老的恩情,死后愿化作肥料,撒在我深深眷恋的土地上,栽活一棵树,肥沃一片田。”1994年,齐越的骨灰撒在了姜庄子的土地上,实现了他生前的遗愿。

齐越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播音成就和与沧州人民的深厚情谊上,更体现在他对播音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上。作为新中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齐越在总结丰富的播音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播音创作观点和理论。他强调播音员既是党的宣传员,又是语言艺术工作者,要熟练掌握和运用语言艺术的表达规律。他坚持教书育人,经常用延安精神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心口如一,话筒前怎么说,生活中就怎么做。齐越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播音人。

如今,在沧州师范学院,有一座以齐越命名的教育馆——齐越教育馆。这座教育馆不仅是对齐越先生播音艺术成就的纪念,更是对他敬业爱民精神风范的传承。教育馆内,通过物品展陈、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方式,诉说着齐越先生光辉的一生。从开国大典播音的历史瞬间,到日常工作的手稿笔记,每一件展品都透露出齐越先生对播音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

每年11月,沧州师范学院都会举办纪念齐越先生系列活动。这一天,来自全国及海外的朗诵艺术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时刻。他们通过朗诵艺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齐越精神,提升青少儿的语言素养。而齐越先生的家人和姜庄子村的乡亲们,也会在这一天来到齐越墓地,肃立、默哀、鞠躬、献花,表达对这位人民艺术家的深切缅怀和无尽敬仰。

齐越是谁?他是一位用生命播音的人民艺术家,是一位心系祖国和人民、品德高尚的共产党员,是一位敬业爱民、无私奉献的播音学教授。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的声音,虽然已经远去,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为什么那么多沧州人记得他?因为他与沧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因为他把沧州视作第二故乡,因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人民播音员”。齐越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祖国的播音事业和新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沧海之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