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谈共产党胜利的原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3 19:01 1

摘要:张学良统领东北军时,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奉命不抵抗,从沈阳撤退进入山海关内。部队集结华北后,张学良继续指挥。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他与杨虎城扣押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要求。周恩来率团抵达西安谈判,促成和平解决。

张学良统领东北军时,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奉命不抵抗,从沈阳撤退进入山海关内。部队集结华北后,张学良继续指挥。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他与杨虎城扣押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要求。周恩来率团抵达西安谈判,促成和平解决。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随即遭扣押,从此开始软禁生活。软禁初期,从南京转移到浙江奉化溪口,1938年秋移至贵州修文,1946年11月迁到台湾新竹井上温泉。1949年后,继续软禁台湾,住所多次更换,包括高雄西子湾、台北北投和士林。1990年6月恢复自由,1991年5月移居美国夏威夷。

在夏威夷,张学良1991年接受访问,指出国民党打不过共产党的原因是没有中心思想。国民党高唱三民主义,但党员没有真正信仰,只是表面灌输。张学良分析,国民党内部腐败,官员贪污成风,军队纪律松散,士兵作战消极。共产党有明确目的,相信共产主义,党员执行力强。张学良强调,共产党胜利关键在于毛主席依靠群众的本事。国民党把老百姓当草芥随意拿捏,而共产党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赢得支持。

话说回来,这本事从共产党早期就开始显现。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毛主席率余部向井冈山进发。10月抵达荆竹山时,正是红薯收获季节,战士饥饿挖红薯吃。毛主席宣布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红薯,打土豪筹款归公。这成为部队行为准则基础。1928年4月3日在湖南桂东沙田,毛主席向部队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一切缴获要归公;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后来扩展为八项注意,加上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这些纪律在长征中得到执行。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开始,穿越江西乡村时,部队绕开田地,避免踩踏庄稼。借用民房锅灶后,擦拭干净,留下银元补偿。1935年路过中甸借寺庙,清扫地面,离开时放银元于桌。翻雪山时,保持队形不损坏草场。到达陕北后,纪律继续严格执行。

延安时期,面对经济封锁,共产党开展大生产运动。1941年春,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王震率队开垦荒地,砍伐树木,挖渠引水,丈量田块,插秧播种。收获后,堆捆禾秆,运回营地。到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达26万多亩,收获粮食37000石,当年缴纳公粮10000石。部队从上到下吃小米饭,参与劳动,没有特殊待遇。

解放战争时期,这套办法发挥更大作用。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10月10日公布施行,共16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按乡村人口平均分配;乡村农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指导下执行土地改革。土地分配后,农民获得地契,保护私有财产,发展农业生产。

土地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期间,支前民工达543万,推88万辆小车,组成运输队。民工运送粮食弹药,挑担抬伤员,修路架桥。输送粮食4.86亿公斤,弹药740万公斤,柴草1.3亿公斤。山东民工唐和恩在竹竿上刻地名,记录三省27县88村镇。民工队伍在寒风中行进,过河涉水,确保前线补给。陈毅称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

张学良晚年回顾这些事件,认为国民党手握资源却失民心。美国援助国民党武器装备,但军队抢粮拉夫,祸害百姓。共产党从井冈山纪律到土地改革,一步步赢得群众。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蒋介石集权,但政策脱离实际。共产党统一思想,执行群众路线。张学良指出,国民党信仰空洞,共产党有共产主义信念,党员为目标奋斗。

国民党失败还体现在战略失误。西安事变后,国民党继续内战,消耗资源。日本侵华时,国民党被动抗日。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发展力量。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城市,但腐败加剧。共产党在解放区推行改革,壮大队伍。张学良软禁期间,通过有限信息了解这些变化。

国民党军队数量多,装备好,但士气低落。解放战争中,国民党部队投降多。共产党军队纪律严,战斗力强。淮海战役中,国民党80万部队被歼灭55万,共产党60万部队伤亡29万。支前民工作用关键,提供后勤保障。

张学良认为,共产党胜利不是军事谋略或政治手腕,而是真心为群众。国民党把权力当私产,共产党视群众为根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道理国民党懂却没做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退守台湾。张学良继续软禁台湾,直至1990年获释。1991年移居夏威夷后,接受纽约东北同乡会访问,谈及这些观点。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檀香山逝世,享年100岁。

来源:嘉琪历史达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