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成都人,在河南南乐县待了五天,忍不住说5个真实印象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8:37 1

摘要:高铁50分钟,票价92块,下车那一刻,空气里混着杏酒味和鱼塘的水腥,脑子自动切换成“慢放”模式——这感觉,成都三环路给不了。

“成都人跑河南小县城,图啥?

高铁50分钟,票价92块,下车那一刻,空气里混着杏酒味和鱼塘的水腥,脑子自动切换成“慢放”模式——这感觉,成都三环路给不了。

先说吃的。

西邵乡的红杏,不是水果摊那种软塌塌的“通勤果”。6月头,树上直接摘,指甲一掐,咔嚓一声裂成两瓣,核自己跳出来。

去年县里跟京东勾搭上,48小时冷链到北京,杏脯卖28一盒;本地人更爱喝杏醋,盖子里“嘭”地一声,像开香槟,酸得直眯眼,回甘却带着杏花蜜味。

成都人嘴挑,把果醋当饮料灌,这里直接当料酒,炖鲫鱼不放一滴酒,起锅自带果香,服气。

再说玩的。

南乐西湖,名字听着像公园,其实是“钓鱼佬”的奥林匹克。

今年赛事升级,30国选手扎堆,冠军奖金直接换一辆长城炮。

岸边渔具产业园12家工厂连夜加班,鱼竿贴牌“南乐造”,直播小姐姐一边上链接一边喊“家人们,竿子抽到大鱼别松手”。

最骚的是,比赛完的鱼不浪费,现场拍卖,鲤鱼王38斤,被郑州老板888块拎走,旁边农家乐顺手做成一鱼五吃,鱼头豆腐汤奶白得晃眼,成都来的吃货拍完照才发现,筷子没动,汤已见底。

住的更离谱。

西湖畔“渔家小院”,一晚180,送两根手竿。

老板是90后,原来在杭州写代码,头发掉一半,跑回家把爸妈老房子改成民宿。

院子里的鱼池自己挖的,凌晨两点,他拿着手电带住客捞小龙虾,边捞边吐槽:“以前debug,现在debug小龙虾,至少它们不会报错。

”住客里成都妹子最多,半夜穿汉服在鱼塘边拍照,脚一滑掉水里,手机报废,人笑得比花还灿烂——朋友圈九宫格配文:在成都卷成麻花,在南乐躺成杏花。

交通也偷偷卷。

郑济高铁南乐东站,6月刚开门,郑州过来50分钟,出站口旅游巴士2块钱一位,司机是本地大爷,一路把景点当相声报站:“唐槐公园到了,1200年的老槐树,比你们家房产证还稳。

”最妙的是,巴士窗户能开,风灌进来带着麦秆味,瞬间把城市里的空调味清零。

最后说点“无用”的。

仓颉庙里的古柏,树干裂成三瓣,小孩钻进去捉迷藏;濮阳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大爷把讲解词背成rap,讲到激动处直接唱《东方红》,游客跟着打拍子,历史课秒变KTV。

成都人爱说“巴适”,到这里才发现,真正的巴适是:杏子落地没人抢,鱼竿支起没人催,夜里十点街上没灯,抬头银河直接糊脸。

回成都的高铁上,隔壁大姐抱着一箱杏醋,盖子没拧紧,一路酸香飘到郑州。

她给闺蜜发语音:“下周再来,杏子酒开坛,老板说留两斤,醉倒算他的。

那一刻,车厢里所有屏幕的光,都盖不住她眼里的星星。

来源:阿雪旅游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