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又卷出新高度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8:28 1

摘要:上周,《商保创新药目录》谈判结束,进不了医保目录的创新药,也有商保来兜底了。医保外用药的保险报销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

上周,《商保创新药目录》谈判结束,进不了医保目录的创新药,也有商保来兜底了。医保外用药的保险报销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让大家全面地了解医改,深蓝保策划了【直面医改】系列专题,把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医改的所有信息、事实、建议,客观地呈现给你。

这是我们【直面医改】系列的第 12 期。本期我们将以热门创新药为例,深扒惠民保、百万医疗险之间的报销差异。

最近,好几个地方的 2026 版惠民保上线了。

保费不变,保额增加、降低免赔额、增加门诊责任、特药清单还扩充了不少……

这样“加量不加价”,真的是卷出新高度了!

就单看特药清单,纳入了好多近几年爆火的新药、天价药。

今年还出了《商保创新药目录》,那些医保付不起的新药、好药、贵药,让商保来承担。

上周就有朋友给我们留言,问哪些保险包括这个目录里的药:

图源:网友留言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惠民保作为政府指导的“商业保险”,肯定是要率先呼应的。

重庆市就已发文,推荐和指导创新药产品纳入惠民保保障范围。

百万医疗险紧随其后,也会慢慢跟上。已经有保险公司,在计划推出升级版的新产品。

虽然目前,《商保创新药目录》的最终结果还没公布,但我们可以挑几个近年来热门的新药,分别扒一下:

当下的惠民保和百万医疗险产品,能报销这些药吗?报销条件和限制又是什么?

事先声明:不同地区惠民保、不同公司百万医疗险产品,特药清单各不同,以下内容以热门产品为例对比,具体产品保障以保司实际公布为准。

上百万的「天价抗癌针」

商业保险能报的药变多了

近年爆火的抗癌针 Car-T,一针就要 120 万。

因为贵且不降价,连续几年都被“五十万不谈,三十万不进”的医保目录拒之门外。

为啥它这么高傲,死活不降价?

不是不想,实在是成本太高——它得“私人订制”

简单来说,它要用患者自己的免疫细胞,做“基因改造”后,再重新输回患者体内。

经“改造”后的免疫细胞,杀伤癌细胞的能力,就会蹭蹭上涨。

一些难治性的淋巴瘤、白血病等,最后无药可治了,打一针这个药,活过 5 年的概率能达 42.6%。

这种“起死回生”+“私人订制”的神药,2021 年才在国内上市,到现在也没几家药厂竞争,费用当然居高不下了。

《商保创新药目录》推出后,国内有 5 款 Car-T 都报名了,就是希望商保能出钱,让更多人用得上、用得起。

结果它还没公布,就有惠民保产品,先人一步,把这 5 款全部都纳入特药清单了,还是 0 免赔!

不过,惠民保毕竟有报销比例和保额的限制。有条件的,还是推荐优先考虑百万医疗险,保额高,还能 100% 报销。

像好医保·长期医疗(旗舰版 2025)甚至把上市不久的卡卫荻也包含进去了,真的是超级卷。

想了解药械报销保障更好的医疗险产品

35.8万一针的「抗癌核武器」

有的产品进口也能报

除了 Car-T,今年还个热度高的新药——钇 [90Y] 微球注射液

不用管这个字咋念的,只需知道,它就相当于,把「放射性元素」精准输送到癌细胞附近。

相比于传统放疗药“不分敌我”嘎嘎乱杀,它是“定点打击”,对正常细胞伤害更小。

对没法手术、其他治疗方式都失败的晚期肝癌患者,它能降低 36% 的死亡风险。

之所以一针要 35.8 万这么贵,是因为它得在核电站生产,加上有辐射,物流、储存都要花钱。

这种新药是纯自费的,它今年也是报了《商保创新药目录》,希望商保能兜底。

但其实,很多地区的惠民保,早就能报钇 [90Y] 微球注射液了。

比如 2025 年版的深圳惠民保就能报,京惠保 2026 更是把进口的也纳入了,选择更多。

百万医疗险能不能报销要看情况:

若特药清单里有,符合条件可以报。若特药清单里没有,在院内用药的,符合条件的可用住院费报销,否则可能报不了。

当然,具体理赔结论,还要看递交的资料,以保司最终审核为准。

有消息说,已经有保险公司正在做产品升级

点击【保险严选】,新产品一上线就会通知大家

一年费用近30万的「抗癌明星药」

百万医疗险限制少

PD-(L)1 算是这几年特别火的抗癌“明星药”了,能延长生存期,治疗范围也广:肺癌、黑色素瘤、食管癌等多种癌症,它都能治。

美国前总统卡特,患黑色素瘤后,命悬一线,用了这类药里最具盛名的 K 药(因为英文名是 K 开头的,被大众简称为 K 药)后,活到了 100 岁安然离世。

也正因为疗效好,K 药的销售量直接登顶,成为全球“药王”。

相比于前两个药,它单价没那么贵,一支 1.79 万,听起来好像还能承受?

但问题是,这玩意儿得一直用啊!不像 Car-T 一针完事儿。

为啥非要一直用?我们用一张漫画来解释一下:

简单来说,PD-(L)1 一直让免疫细胞的对讲机“占线”,它们才不会上当受骗,才能一直攻击癌细胞 。

这样一年用下来,费用也要 30 万左右(用药量按体重算,具体每个人不一样)。

好在,很多药厂看到 K 药赚钱了,都开始做 PD-(L)1 类药物,现在竞争十分激烈。

比如后来者居上的 O 药和 T 药,这次也上了《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谈判桌。

国内药企也做了不少 PD-(L)1 ,有的还进了医保目录,直接“折上折”。

像国产的百泽安,从 1.07 万/支降价到 1253.53 元/支。医保报销完,自费只需 376 元,年费用就 1 万出头。

我们也核查了热门产品的特药清单,不管惠民保还是百万医疗险,大部分都是能报的。

但需注意: 惠民保的特药适应症限制较严,可能存在用了但报不了的情况

就拿 T 药来说,蓝医保(好医好药版)的适应症只限肺癌、肝癌大类,但惠民保限制条件就比较细了,报销时会受限很多。这个差异挺容易被大家忽略的。

没上市的海外特药

能报的惠民保较多

特药清单里,还有一个很有含金量的分类,那就是——境内未上市的海外特药

有的是太新了还没引进,有的是暂缺国内试验数据,大多数医院,都开不到这些全球顶尖新药。

想用这些药,就几个途径:港澳药械通指定医院、海南博鳌乐城、天津自贸试验区

但这类药在药监局官网查不到,大部分百万医疗险,没海外特药清单的话,是不给赔的。

就拿治乳腺癌的 elacestrant 来说,一盒 6.6 万,很多产品不给报。

但好医保·长期医疗(旗舰版2025)、京惠保 2026、惠琼保 2026 特药清单里有它,符合条件可报,具体还是以保司审核为准。

其实海外特药这块儿,惠民保给的支持,是相对比较多的。

根据复旦大学《2025 惠民保知识图谱》 ,全国有 19 个省市的惠民保产品,都带有“海外特药清单”。

相比之下,有海外特药清单的百万医疗险,就少多了,希望以后能尽快跟进。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买特药险作为补充。

中高端医疗险在海外特药这方面,要好很多,部分产品的海外特药不限清单,只限使用地区和医院。

具体理赔结论,还要看递交的资料,以保司审核为准。

这样整体对比下来,忽然就理解,为啥有人同时买百万医疗险+惠民保两份商保了。

惠民保对既往症更友好,特药清单里创新药、海外特药更多,更新也快,但保额和报销比例较低,特药适应症限制较严

这点百万医疗险能很好做补充,保额高,100% 报销,最重要的是,特药适应症限制更少

等 12 月《商保创新药目录》出来后,医疗险会迎来一波大升级,该目录里的药,如果都纳入,那百万医疗险的 100% 报销,就会很有优势了。

从今年的这个趋势,也能看出来,以后会是医保保基本,惠民保做补充,百万医疗险做兜底,大家认同吗?

还有想了解的创新药,或其他医改相关问题,欢迎给我们留言,每条留言我们都会认真看,也会策划相应内容来解答。

来源:深蓝保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