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光为卷,奋斗作笔。“十四五”的五年,在莱山街道的发展长卷上,注定是浓墨重彩的华章。这五年,我们高举思想旗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全区中融主战场、南拓的桥头堡”战略定位,于风浪中笃行,在挑战中奋进。这五年,我们见证了产业的拔节生长、城乡的精彩蝶变
回眸“十四五” 我们这五年
党建“强根基” 发展“添动能”——
莱山街道“十四五”期间的“党建红”
时光为卷,奋斗作笔。“十四五”的五年,在莱山街道的发展长卷上,注定是浓墨重彩的华章。这五年,我们高举思想旗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全区中融主战场、南拓的桥头堡”战略定位,于风浪中笃行,在挑战中奋进。这五年,我们见证了产业的拔节生长、城乡的精彩蝶变、乡村的焕发新颜、民生的温暖画卷。每一个铿锵的足印,都凝聚着全街道上下的智慧与汗水,每一项闪亮的成就,都标注着莱山发展新的高度。
五年砥砺,成就非凡。为全景展现莱山街道五年来的发展成就,将陆续推出【回眸“十四五” 我们这五年】五彩专题报道,我们将循着五年的发展脉络,与您一同重温奋斗时光,感受身边变迁,汲取前行力量。
“十四五”以来,莱山街道始终锚定“党建统领全局、发展彰显担当”的核心方向,坚定践行“一个引领、两个基本点”工作思路,将党建引领作为驱动各项事业前行的“红色引擎”,以农村党建固本强基筑堡垒,以机关党建凝心聚力树标杆,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一串串沉甸甸的成果,让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班子建设实现“配齐”到“配强”的跃升——圆满完成8个村“两委”成员补选,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软弱涣散党组织实现“摘帽焕新”——3个后进党组织成功转化,7个村实现由乱到治,2个村整治取得阶段性突破;群众满意度迎来“稳步攀升”——2023年以来,辖区20个村群众满意度持续向好,其中7个村增幅超20%。一份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莱山街道以党建强根基、以服务暖民心的坚定实践。
农村党建:深耕“责任田” 筑牢乡村振兴 “桥头堡”
围绕“两抓两提升”重点任务清单,系统谋划、精准发力,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上实现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严管厚爱育队伍,锻造“攻坚铁军”
坚持严的基调抓实村干部管理,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村干部十条措施》,开展“知敬畏守规矩”专题教育,联合公安部门对突出问题从严从快查处,筑牢纪律“防火墙”。同时以“赛”促干、以“述”加压,开展“开新局谋新篇”规划行动,组织年终述职等活动,让各村工作成效“晒在阳光下、比在台面上”,激发争先创优内生动力。为破解部分村“干部履职弱、工资发放难”问题,街道创新实施保障性工资补贴发放办法,明确村“两委”成员岗位职责,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同时果断调整11名自由散漫、履职不力的干部,树立“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的鲜明导向,让村干部队伍更具战斗力。
先锋引领树标杆,激活“红色细胞”
坚持常态化抓牢党员示范,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升旗仪式、红色遗址参观、老党员讲党课等活动,让党员在红色熏陶中牢记初心使命;每月主题党日精心组织优秀党员事迹展播,开展“党旗下发言”的活动,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建立组织生活巡查机制和不合格党员“警示—提醒—转化—除名”闭环管理体系,确保组织生活不走过场。创新推行“定岗示范+红黑榜”管理制度,结合环境整治、征地征迁等重点工作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定“可为”“不可为”两张清单,让每名党员“有岗、有责、有为”,在基层治理一线亮身份、作表率。
阵地建设聚民心,打造“服务港湾”
坚持“建用并重”理念提升改造党建阵地,累计投入580余万元,将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为集便民服务、党员管理、群团建设、教育培训、农家书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新建东沟村红色文化主题广场,完成11个村阵地改造提升及3处党建活动场所扩建,让阵地硬件“硬起来”、服务“暖起来”。姜家台村依托阵地,打造“娃娃自习室”,解决外出务工家庭子女“看护难”问题;千金村设立“一诺千金”调解室,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山南周村建起“老兵谈心室”,老党员在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中发挥余热。阵地“活起来”后累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成为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暖心港湾”。
产业赋能促增收,拓宽“富民路径”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朱塂堡村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探索“村集体主导、村民参与”模式,改造田间道路、优化灌排水设施,推进粮食种植现代化,夯实全区最大粮食产区地位。深入开展企业联村行动,推动23个村与41家企业结对共建,引入社会资本超300万元,共建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14个,联办惠民活动25场,惠及群众8600余人;创新“跨村入股”机制,引导6个村抱团投资“山野民宿”等优质项目,实现每个入股村集体年均稳定增收3万元以上,以党建联动推动资源共享、抱团发展,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莱山路径”。
机关党建:锤炼“硬作风” 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大力弘扬“四个不相信”精神,实施“一线踏访”“赋能提质”“育苗蹲苗”三大工程,着力培养“政治强、有思路、有担当、有作为”的“一强三有”型干部,树立“干则必成,作则争优”的莱山品牌,全力争创“勇毅先锋”示范单位。
一线踏访解民忧,践行“为民初心”
推行“万步工作法”,推动干部直插村庄一线,逐户走访调研,详细记录民心民意,通过“零距离”接触群众、“面对面”解决问题,成功破解烟台莱恩公墓、车家疃主职干部测评、东庄十字路口改造、千金店大走访等一批群众关心的难点堵点问题,用“脚下沾有多少泥土”衡量“心中装有多少百姓”,探索为民服务“最优解”。
赋能提质强本领,锻造“骨干力量”
创新工作汇报机制,参照区委扩大会模式,变主要领导部署工作为各部门主动汇报工作,倒逼中层干部梳理工作思路,提升概括总结能力;打破岗位壁垒,大胆启用中层干部担任副包村领导,让干部在处理村级事务、化解基层矛盾中经风雨、壮筋骨、涨智慧,全面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育苗蹲苗助成长,储备“新生力量”
聚焦年轻干部培养,依托“基层工作我来说”每周夜校、“青年大讲堂”等活动,组织年轻干部围绕工作感悟、业务心得开展交流培训,搭建成长舞台。建立动态培养机制,将优秀年轻干部抽调到包帮村庄、项目建设、信访稳定、征地拆迁等一线岗位,让年轻干部在实践磨砺中坚定信念、提升本领,为街道发展储备坚实后备力量。
党建引领方向明,砥砺奋进正当时。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莱山街道将继续以党建为笔、以实干为墨,不断夯实基层根基、激活发展动能,让“党建红”成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书写更多为民服务、助企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莱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