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的东亚政坛,一场激烈的立场交锋引发全球关注。日本现任首相高市早苗抛出"台海局势或构成日本存亡危机"的争议言论后,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挺身而出,在11月8日和11日连续通过社交平台X发文反击,明确表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日本不应
2025年11月的东亚政坛,一场激烈的立场交锋引发全球关注。日本现任首相高市早苗抛出"台海局势或构成日本存亡危机"的争议言论后,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挺身而出,在11月8日和11日连续通过社交平台X发文反击,明确表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日本不应干涉",这番表态不仅与日本政府的激进路线形成鲜明对立,更让中日关系中的核心原则问题再度成为焦点。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源自11月7日的日本国会答辩。高市早苗在回应台海问题时声称,若中国大陆对台湾使用武力,可能触发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自卫队可据此行使集体自卫权。这一言论直接触碰一个中国原则红线,中方迅速作出强烈反应——中国驻日大使馆于10日严正抗议,指出日方言论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历史上日本曾以"存亡危机"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如今重提类似说法,难免让人质疑其是否要重蹈覆辙。
作为日本政坛的资深人士,鸠山由纪夫的反驳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其长期立场的延续。早在2024年5月,他就曾在中方举办的座谈会上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25年7月的世界和平论坛上,他进一步呼吁日本"明确反对台独"。此次面对高市早苗的挑衅言论,他更是直接点破本质:"这种说法是在煽动、助长危机,实质是为增强军力找借口",同时引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强调台湾回归中国的法律地位不容置疑。
鸠山的坚定立场,源于其一贯的历史认知与外交理念。作为日本唯一公开拒绝参拜靖国神社并向中国公开道歉的首相,他多次以私人身份访华,2025年9月还出席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直言日本作为加害国"有义务持续道歉"。自2009年任首相时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以来,他始终主张日本应摆脱对美过度依赖,通过恪守国际法实现战略自主,这与当前日本政府强化日美同盟、配合对华遏制的路线形成尖锐对立。
值得注意的是,鸠山的表态在日本国内引发复杂反响。一方面,不少理性民众支持其"避免卷入台海冲突"的主张,认为高市政府的激进政策可能将日本拖入险境;另一方面,日本右翼势力则对其大加指责,认为其"损害日本利益"。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其立场,认为这有助于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也符合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
事实上,鸠山的发声也戳破了日本政府的矛盾处境。高市早苗在10月底与中方会晤时,曾明确承诺将坚持日中联合声明中的立场,不到10天就发表涉台挑衅言论,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严重损害日本的外交信誉。而鸠山反复强调的"不干涉中国内政",恰恰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基石。
当前,台海局势的和平稳定离不开各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鸠山由纪夫的两次发声,不仅是对日本政府激进政策的制衡,更传递出理性务实的外交声音。中日关系历经波折,唯有坚守政治承诺、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才能避免局势失控。正如中方所敦促的,日方应立即停止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不要做台海和地区局势的搅局者。
这场政坛交锋背后,是维护和平与制造动荡的博弈。鸠山由纪夫的坚持能否改变日本政府的激进路线?中日关系能否重回稳定轨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既取决于日方的政策选择,也关乎地区未来的发展走向,值得国际社会持续关注。
要不要我帮你截取文章中的核心观点,制作成适合短视频平台传播的口播文案?
来源:时刻在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