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之1:倭国巧献秋田犬,武则天指狗为猫,日本国名因此而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21:45 1

摘要:它吹过大明宫的金銮殿,曾听见女帝错把犬叫当猫声;拂过上林苑的桃枝,曾见证小官李善德对着奶狗犯愁——要把分明摇尾「汪汪」的秋田犬,养成众人眼中娇憨的「三花猫」。

序言

武周长安的风,总裹着些不寻常的故事。

它吹过大明宫的金銮殿,曾听见女帝错把犬叫当猫声;拂过上林苑的桃枝,曾见证小官李善德对着奶狗犯愁——要把分明摇尾「汪汪」的秋田犬,养成众人眼中娇憨的「三花猫」。

这故事从倭国遣唐使为了改国号日本弄奇计献贡品开始,藏着朝堂的机锋、人心的冷暖,还有跨越物种的羁绊。

你会看到狄仁杰如何巧舌解困,让「秋田幺儿」成了两国情谊的由头,帮着倭国成功更名为日本;也会看到两只犬如何从深宫宠物,一步步卷入政变风波,用忠勇书写传奇。

翻开第一章,便走进了那段荒唐又温热的长安旧时光——原来千年之前,一只被错认的狗,竟能牵动国号更迭、朝局变动,还在岁月里留下了一段让人心头一软的记忆。

第一章

(一)献狗妙计

话说武周长安元年,则天皇帝颁旨由洛阳还都长安,举国同庆。新罗、百济、吐蕃、南诏等国遣使恭贺,贡品皆是稀世珍宝,圣人龙颜大悦。

海外倭国得知后甚为焦急,为表万年效忠,天武天皇任命粟田真人为第七代遣唐使,令其一月内寻得贡品方物,务必讨得女帝欢心。

这粟田真人非寻常使臣,学富五车、精通礼仪且心思缜密,素受天皇器重。接旨后,他召集随从议事,提及「前六代遣唐使皆未获天朝重赏,此次若再无功而返,恐遭天皇问责」。

随从提议「献黄金」「献武士刀」,均被粟田否决,他道:「天朝不缺这些。」他深知女帝见惯奇珍异宝,寻常珠宝难入其眼,唯有出奇制胜。

寻物不如造物,粟田苦思终得一计:命秋田县知事精选本土猎熊犬与马士提夫獒犬杂交,培育新种。在他看来,杂交犬有混血优势,颜值堪称「犬中潘安、狗里宋玉」,必是世间罕见。

可再罕见终究是犬,以犬为贡难登大雅。粟田又费心思,给此犬起雅致名「秋田幺儿」——秋田系产地,幺儿含掌上明珠之意。他料定女帝母性浩荡,见这娇憨「幺儿」必喜。

果不其然,圣人览过倭国国书,对其他贡品无视,唯对秋田幺儿好奇不已,当即颁旨:次日早朝,令粟田携幺儿上殿,百官同来鉴宝,另派八百里加急,宣正在幽州办案的内史狄仁杰回朝共鉴。

(二)指狗为猫

次日清晨,粟田怀抱秋田幺儿,早早立于殿外,张柬之、武三思等大臣纷纷围拢,争相一睹「贡品」风采。

不多时,有太监传口谕:「圣人微恙,百官可先研讨幺儿物种,稍后再上殿。」

前夜收过粟田银两的武三思,第一个上前轻抚犬头,赞道:「真是尤物,生得这般讨喜,必非人间凡品!」其门生们也纷纷附和,「毛发如锦」「眸若皓月」等夸赞之词不绝于耳,将秋田幺儿夸得天花乱坠。

性直的吏部侍郎魏知古按捺不住,小声嘀咕:「此非未断奶之犬乎?」所幸他官阶低、站位靠后,这话未被众人听闻。身旁宋璟急忙捂住他的嘴,低声告诫:「圣人尚未定调,怎敢轻言是犬?小心落罪!」魏知古恍然大悟,连忙闭嘴。

少时,圣人升殿,目光扫过殿中,一眼便瞧见粟田怀中的幺儿。彼时朝阳正好,阳光穿过珠帘落在小狗身上,通体金黄的犬毛竟透出金黄、奶白、灰黑三色,格外好看。

圣人难掩欢喜,脱口道:「好漂亮的一只三花!」

武三思反应最快,立刻接话:「陛下圣明!微臣观瞧许久,这幺儿虽属三花,却比我中原三花尾短身大、憨态可掬,象征大周臣民安居乐业、福寿绵长!」

许世德亦上前附和:「陛下圣明!这秋田猫绝非中原之物,其吠声有啸天之威,摇尾呈虎狼之态,世所罕见!」众臣纷纷跟风赞美,竟无一人点破这「三花」实乃犬类。

粟田站在殿中,听得汗流浃背——明明是条杂交犬,怎么大周君臣竟都说是猫?他暗自心慌:若是女帝追问物种,据实说是狗,便是违逆圣意;若是顺着说猫,又恐日后露馅。

(三)日本得名

正当粟田慌得手足无措时,忽有侍卫禀报:「狄仁杰已从幽州赶回,殿外候旨。」

圣人道:「宣狄怀英觐见。」

只见狄仁杰缓步走入殿内,虽风尘仆仆,却目色温和。他跪地行礼:「微臣狄仁杰来迟,恳请陛下恕罪。」

「怀英平身。」圣人指着粟田怀中的狗,笑道,「你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看看这幺儿,是何罕物?」

狄仁杰心中一惊——这分明是条犬,怎会被认作猫?但他不动声色,先向粟田点头致意,而后仔细端详起小狗。

一旁的张柬之念及往日提携之恩,怕他直言获罪,小声提醒:「阁老,此物与中原三花大不同,好生端详!」

狄仁杰自然懂张柬之的用意——圣人已称其为三花,百官又纷纷附和,此时直言是狗,便是欺君。

他沉吟片刻,上前奏道:「臣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实未曾见过这等稀罕物。不过其毛色奇特、光泽夺目,确是世间珍品。想必倭国天皇为表忠心,把压箱底的国宝都献来了。」

粟田何等聪慧,一听便知狄仁杰在为自己解围,连忙顺着话茬奏道:「陛下,阁老慧眼识珠!这幺儿由我国专家研究多年,是秋田农科院培育的杂交新物种。今进献天朝,一表对陛下的忠心,二来斗胆恳请陛下赐名。」

圣人正欲开口,狄仁杰已躬身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新物种之名,理应陛下亲赐。但倭国研究此物种多年,赐名一事需慎重——不如让上林苑遍查古籍,溯清血统源流,再呈请陛下定夺。如今倭国天皇孝心可鉴,斗胆恳请陛下先予恩赏。」

百官纷纷附和:「恳请陛下恩赏!」

圣人点头:「怀英之言正合朕意,百官之谏亦顺民心。粟田真人,尔等来朝想必有所求吧?」

粟田本就为「国号」而来,此刻得狄仁杰铺垫,又蒙女帝问及,顿时喜出望外:「陛下,我倭国国号自东汉光武皇帝恩赐以来,已沿用六百余年。我国虽偏居海外,却始终臣服——若从陛下视角俯瞰,我国恰在日出之方。恳请陛下恩准,赐名『日本』!」

话音刚落,粟田怀中的幺儿似是饿了,竟「汪汪」叫了两声,清脆的犬吠在大殿回荡,平添几分可爱。

女帝被幼犬的叫声逗笑,连说:「好个有灵性的小家伙,便依你所请,赐名日本!散朝。」

退朝后,武则天在后宫与近侍闲聊,笑着说:「那粟田怀里的,分明是只小狗,百官却都说是猫——怀英倒是聪明,没戳破。」

近侍问:「陛下既知真相,为何不拆穿?」

圣人道:「倭国诚意可嘉,一只狗换一个臣服的属国,值了。」

(四)几点尾声

粟田归国后,圣人虽已知晓「秋田三花」是犬,可金口难改。武三思揣摩圣意,启奏称秋田猫年幼难养,拟让上林苑的李善德任「三花使」,喂养一年后再送入宫中,圣人准奏。

很快,上林苑内,武三思向官员宣读旨意:「任命李善德为三花使,喂养『秋田三花猫』一年后送入宫。」

李善德接过装有幼犬的笼子,看着笼中摇着尾巴的小家伙,一脸茫然,自言自语道:「这猫……怎么看着像狗啊?」身旁小吏连忙小声说:「使君别多问,照着养就是……」

这李善德刚入职,就摊上「把狗养成猫」的千古难差,命运可谓多舛。却没人知道,十余年后玄宗登基,他还将担任「荔枝使」,再挑一桩更为棘手的苦差……

时光流转千年,鲜有人提及「日本」国号的这段由来。唯有长安博物馆中,在上林苑留存的档案里,还藏着狄仁杰当年的批注:「倭国有犬,误作猫,然其声汪汪,终难掩其形。」

如今的西安博物馆内,一个小女孩指着这份档案问:「妈妈,这只秋田狗,真的让日本有了名字吗?」

妈妈笑着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呀……」

来源:戴着金箍的秋田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