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边的国军阵地上,有些部队手里拿着的是崭新的日式“三八大盖”;而对面冲锋过来的日本兵,肩膀上扛着的却是缴获来的中国“汉阳造”步枪。
1944年,中国的河南、湖南战场上,正发生着一件怪事。
这边的国军阵地上,有些部队手里拿着的是崭新的日式“三八大盖”;而对面冲锋过来的日本兵,肩膀上扛着的却是缴获来的中国“汉阳造”步枪。
整个场面看起来乱七八糟,十分掉价。
进攻的日军,瞧着像是一群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可他们打起仗来那股不要命的疯劲,以及占领一个地方后干出来的那些事,又让人从骨子里往外冒寒气。
时间往前倒几个月,往东看,看到太平洋上。
一个叫马里亚ナ的地方,美国海军的飞机像打猎一样,轻松地把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航母送进了海底。
东京大本营里那群戴着金边眼镜的将官们彻底慌了神。
海军这条路是指望不上了,本土上空第一次出现了美国B-29轰炸机的影子,那是能直接把炸弹扔到他们头顶上的大家伙。
海洋不行了,就只剩下大陆。
他们的目光死死盯住了亚洲大陆的地图,上面有一条他们幻想出来的生命线,从中国东北一路捅到越南。
只要打通这条“大陆交通线”,就能把困在南洋的几十万残兵败将接回来,还能顺手敲掉美国在中国境内的前进机场,给本土换来一点喘息的时间。
这就是“一号作战”的由来,是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押上的最后一把赌注,几乎把国内的血本都掏空了。
问题是,拿什么去赌?
1937年那会儿,日本派来的兵,都是练了好几年的老油子,枪法准,战术素养高,一个个都是战争机器上打磨光滑的零件。
可七年打下来,这些精锐早就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为了凑够“一号作战”需要的五十多万人,日本国内进行了最后一次疯狂动员。
还在学校里念书的半大孩子,四十多岁的小商人,地里刨食的农民,都被一股脑儿地塞进军装,用船运到了中国。
这些人别说训练了,很多人连枪都没摸过几次。
体力、技能,样样不行。
日军高层自己都心知肚明,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就直言不讳地说,他手下这帮新兵蛋子,就是一群“稻草人部队”。
装备更是凑合到了极点,炮兵部队的仓库里,连几十年前日俄战争时期的老古董都拖了出来。
步兵的家伙事更乱,国内兵工厂已经造不出足够的“三八大盖”了,干脆就把历年来缴获的中国军队的“七九式”步枪、捷克式机枪发下去。
这才出现了开头那一幕颠倒的景象。
那么,怎么让这群“稻草人”爆发出战斗力?
日本指挥官们想出的法子,简单、直接,而且不讲一丁点人性。
他们给这批新兵定下了一套规矩,或者说,是打破所有规矩的规矩。
第一条,就从吃饭开始。
以前日军出征,起码要带足半个月的口粮。
但这次参加“一号作战”的部队,只发给了到达攻击位置前所需的最基本口粮。
那仗打起来之后吃什么?
命令只有四个字:“现地筹措”。
这四个字,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自己去中国人的村子里抢。
这纸命令等于给了每个士兵一张官方签发的“抢劫许可证”。
它在告诉这群心里本来就惴惴不安的新兵:你们的死活,没人管,全看你们能从中国人手里抢到多少东西。
这不是单纯为了解决后勤问题,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放纵,是把一群人扔进黑屋子,然后告诉他们,在这里面干什么都可以。
第二条,是精神上的引爆。
指挥官们默许,甚至鼓励士兵们在占领区为所欲为。
这里的逻辑很阴暗:一个第一次杀人会手抖的新兵,当他犯下的罪恶越来越多,越来越没有底线的时候,他就回不了头了。
他会通过制造更大的刺激来麻痹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在一种末日狂欢里彻底沦陷。
为了给士兵们“打样”,一些日军高级将官一反常态,频繁地跑到最前线去督战。
这种作秀,直到第68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在衡阳城下被一发迫击炮弹炸在附近,冲击波和弹片让他当场失去了男性功能后,才算有所收敛。
在这套“恶魔养成手册”的指导下,这支“稻草人军团”在中国大地上 совер下了一连串超出战争范畴的暴行。
他们的目的,已经不是单纯的抢掠或者报复,而是为了毁灭而毁灭。
进入一个村庄,他们会把所有能找到的粮食都集中起来。
自己吃不了多少,就拿走一小部分,然后把剩下的粮食堆成山,一把火烧掉。
为了防止当地人从火堆里抢救出一点,他们还会在米堆、麦堆里撒上毒药,或者直接泼上粪便。
他们对待牲畜的方式,更能说明他们的心态。
抓到一头猪或一头牛,只从上面割下最嫩的后腿肉,然后就看着剩下的大半个身子鲜血淋漓地哀嚎、奔跑,他们以此取乐。
有时候懒得动手,就直接把整头活牛推进粪坑里溺死。
他们要做的,就是不给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留下一粒米、一根草、一点点活路。
对家园的破坏是系统性的。
烧房子只是基本操作。
在放火之前,他们会冲进屋里,把桌子、柜子、床板,全部用刺刀和枪托捣得粉碎,再一块块扔进火里。
湘潭有个著名的万泰酱园,他们冲进去,把已经腌制好的酱菜全部抢走,然后把一桶桶的粪水倒进还在浸泡原料的酱缸里。
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不给中国人留下一片完整的瓦、一件能用的家具。
对人的折磨更是登峰造极。
他们抓捕大量中国壮丁当挑夫,运送弹药物资。
按理说,把东西送到前线,空着手回来就行了。
但日军偏不,他们强迫这些已经累得半死的挑夫,在空了的弹药箱里装满石头和砖块,再原路背回去。
在这样毫无意义的往复折磨中,无数人倒毙途中。
对于一些他们无法抵达的偏远山区,日军就用更阴毒的办法,秘密播撒霍乱、鼠疫的病菌。
这支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后、被逼到绝境的军队,最终选择将自己彻底变成一群野兽,把所有的失败和恐惧,都发泄在了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身上。
负责策划“一号作战”的日军参谋辻政信,在战后隐姓埋名,逃过了审判。
而那个在衡阳城下被炸成重伤的师团长佐久间为人,在日本投降后被盟军逮捕,最终在巢鸭监狱里结束了生命。
参考资料:
Frank, R. B. (1999). Downfall: The End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Empire. Penguin Books. (该书详细描述了日本帝国末期的军事、政治状况,包括“一号作战”的战略背景。
Hata, I., & Gorlitz, W. (1983). Nihon Rikukaigun Sogo Jiten [Comprehensive Encyclopedia of the Japanese Army and Navy].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提供了关于日军师团编制、装备以及指挥官佐久间为人生平的详细资料。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3: 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 Part 2)。
第九章“中国的持久抗战”中,对豫湘桂会战(一号作战)的背景、过程和后果有详细论述。
何应钦 (1984). 《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书中记录了国民政府视角下豫湘桂会战的经过,包括对日军暴行的记录。
本文旨在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任何低俗或不良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希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