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年半导体行业真是风波不断,三星、台积电、英特尔这三巨头轮番吃亏,业绩下滑得让人直摇头。说起来,从2023年开始,美国那边加强芯片出口管制,本来想卡别人脖子,结果自己人也没少挨打。
这几年半导体行业真是风波不断,三星、台积电、英特尔这三巨头轮番吃亏,业绩下滑得让人直摇头。说起来,从2023年开始,美国那边加强芯片出口管制,本来想卡别人脖子,结果自己人也没少挨打。
这些公司原本在全球芯片市场呼风唤雨,可一遇到地缘摩擦,订单就少了,库存堆着卖不出去。尤其是三星,先是芯片业务大跌,紧跟着台积电营收也跟不上趟,英特尔更惨,连续亏损好几个季度。关键是,他们的救星还得看中国这个大市场,没了那边的需求,日子真不好过。
先说三星吧,这家韩国大厂在半导体领域本来挺牛的,内存芯片市场份额稳稳的。可从2023年头开始,美国商务部出了新规,限制先进芯片设备出口到中国大陆,三星的西安工厂直接受冲击。那工厂是三星在海外最大的闪存生产基地,产能占全球NAND的15%左右。
结果呢,2023年第一季度,三星半导体部门运营亏损34亿美元,营收同比掉18%。库存太多,DRAM价格一路跌,韩国华城厂的产量砍了20%,员工加班时间也缩水。到了2023年下半年,情况没好转,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12%,三星的手机芯片订单也少了大半。2024年头几个月,还在挣扎,半导体营收同比下滑15%,毛利率降到25%。
他们试着搞线上促销,降价卖货,但效果一般。进入2025年,美国又加码管制,禁止出口14纳米以下设备,三星的芯片销售到中国受限,第二季度运营利润暴跌56%,营收74万亿韩元,芯片利润直接砍掉94%。公司高层在财报里直说,这是因为库存调整和美国出口控制的影响。芯片业务本来是三星的摇钱树,现在成了拖后腿的,整体业绩拉低不少。
台积电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这家台湾晶圆代工厂被叫“晶圆一哥”,先进制程技术领先全球。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1672亿美元,同比少4.8%,环比掉18.5%。为什么?因为宏观经济不景气,智能手机和电脑需求弱,7纳米和5纳米产线利用率从95%降到80%。苹果订单少了10%,其他客户库存调整也狠。
台积电本来大陆订单占比超25%,但美国要求切断与某些中国企业的合作,他们只好去亚利桑那州投资120亿美元建厂。结果建厂成本超支15%,劳动力短缺,工会闹事,工程延期两个月。2023年底,美国工厂试运行,产量只达预期70%,设备调试出问题。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市场有点回暖迹象,台积电营收环比涨8%,但还是依赖AI芯片拉动。
问题是,制裁让大陆高端订单流失,他们转而加强日本和欧洲合作,可那些市场规模小,只占总营收10%。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继续波动,运营成本高,因为美国工厂每片晶圆价格涨10%。不过到第三季度,AI需求爆了,营收989.92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0.3%,利润147.5亿美元,创纪录。公司把全年增长预期调到中30%,主要是高性能计算芯片销量涨20%。
但话说回来,没了中国市场的拉动,这增长哪来这么猛?中国半导体需求2024年就达1830亿美元,台积电的3纳米和5纳米节点贡献74%营收,大部分还是靠大陆AI和手机厂商。
英特尔的情况最尴尬,作为美国本土芯片巨头,本该从本土化政策捡便宜,结果全球需求疲软把自己坑了。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117亿美元,同比下滑36%,净亏损28亿美元,自2010年来最低。数据中心销售额掉39%,云计算客户推迟采购。英特尔在俄亥俄州投资200亿美元建厂,供应链中断,材料价涨20%。公司裁员5%,延迟服务器芯片发布。
2023年第二季度,继续亏,内部重组合并移动和桌面业务。第三季度,美国进一步收紧管制,英特尔的中国营收占比本就高,2023年达148.5亿美元,现在禁令一出,订单少了大块。2024年头,AI加速器产品推出来,销售只占总营收3%,市场不买账。裁员扩展到全球5000人,卖非核心资产套现50亿美元还债。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预期126亿到136亿美元,运营亏损继续。第三季度,终于转正,营收137亿美元,同比增长3%,利润41亿美元。
怎么转的?靠美国政府补贴和成本砍,CHIPS Act给了大笔钱,英特尔拿了超60亿美元建厂。还有NVIDIA投资帮忙,PC芯片销售回升。但底层问题没解决,中国禁Intel产品用在某些领域,直接影响国际销售。公司自己说,美国政府持股9.9%可能伤到生意,未来补贴也难拿。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在财报会上承认,竞争对手抢了市场份额,主要是台积电和三星在先进节点领先。
这些下滑不是巧合,全跟美国芯片管制脱不开干。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禁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出口中国,2023年8月又禁AI投资,2025年3月加黑名单几十家中国实体。目的是遏制中国半导体发展,可副作用大。
三星、台积电、英特尔都得调整供应链,减少对华高端供应。结果库存积压,价格战打起来,毛利薄了。全球半导体市场2023年下滑9%,消费电子需求弱,中国作为最大市场,本来能消化库存,可管制一刀切,企业订单丢了。
拿三星来说,西安厂产能利用率降到60%,得从韩国空运零件维持。台积电美国厂运营贵,培训工程师花半年,效率低。英特尔专利纠纷和高通打官司,分散精力。整个行业波动大,2024年半导体市场规模6277.6亿美元,预计2034年到12075.1亿美元,CAGR 6.48%。但增长靠AI和HPC,中国需求预计2030年2950亿美元,占全球大头。这些公司脱离中国,短期业绩肯定崩。
从2023年下半年起,三家公司慢慢转向中国市场求生。三星2024年对华出口涨54%,签低端芯片合同绕限制,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8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8.72%。他们在西安扩NAND产能,招300本地工程师,稳供应链。台积电大陆营收仍占25%,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9899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0.3%。他们加强AI芯片供应中国厂商,增长预期上调30%。
英特尔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37亿美元,同比增长3%,计划2026年在华投新项目,锁市场份额。通过优惠政策,高通也降价促销挽回中企合作。
为什么这么干?中国市场活力强,中低端芯片自给自足了,高端一旦突破,本土芯片质优价廉,外企更难抢单。现在本土企业成长快,2025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前景好,尽管落后台积电三星在3纳米,但投资大,赶超中。
长远看,这些厂商离不开中国。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纠缠,中国是消费大国,订单充足帮消化库存。没了管制前,三家公司发展顺风顺水,营收乐观。现在管制维持,企业得平衡风险,继续加码中国合作才能稳。
像三星搞降价,台积电推汽车芯片,英特尔开发边缘计算产品,全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未来,中国半导体需求持续涨,确保他们长期稳定。要是继续听美国安排,自家发展受大影响。总之,这事告诉大家,科技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合作才王道。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