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哈尔滨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展示交流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18:26 1

摘要: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时代主旋律为主线,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经验,不断提升实践活动育人功效,10月30日,由团市委、市学联主办,黑龙江财经学院团委承办的2025年哈尔滨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时代主旋律为主线,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经验,不断提升实践活动育人功效,10月30日,由团市委、市学联主办,黑龙江财经学院团委承办的2025年哈尔滨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展示交流会在黑龙江财经学院开展,市属高校团委负责人及400人高校青年学生参加。

分享会上,15支省级重点团队依次展示成果,分享鲜活事例、活动感悟和创新做法,使更多学生受到教育、启迪智慧。暑假期间,他们变身田野间的“新农人”、村头巷尾的“小老师”、健康科普的“小卫士”……从科技助农到艺术浸润,从健康义诊到生态调研,从爱心支教到理论宣讲,他们将课堂所学化为实践,用脚步丈量土地,他们以鲜活的姿态,在基层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书写着属于哈尔滨青年的时代答卷!

哈尔滨学院

“童年守护初心在 基层服务使命担”

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共组织100余名青年志愿者奔赴黑龙江、四川、贵州、江西、江苏、山东、河南、宁夏等8个地区的35个乡镇,构建“物资捐赠+课程赋能+情感陪伴”精准帮扶体系,开展“爱国诚信教育”等多维素养培育课程,帮扶儿童500余名。

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

“青禾助梦乡 乡情暖征程”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在巴彦县民乐村结合专业优势,精准服务、深度赋能,围绕“青年理论宣讲、护航安全健康、关爱帮扶行动”核心目标,以“拉家常”交流方式解读政策,用情景剧表演方式提升村民法治意识,探访困难家庭,带领村民制作漆扇,参与种植实践。

黑龙江财经学院

“艺起阳光”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走进西递古村,调研徽派建筑美学,开展“徽派建筑与江南美学”主题宣讲,跟随老艺人体验竹刻技艺传承,与西递村委会深度合作,将艺术设计融入乡村建设,开展“艺起阳光”志愿服务,为古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回应非遗传承及乡村发展需求。

哈尔滨石油学院

“同行者”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立足专业,在延寿县参观企业调研产业升级路径,为村民义务测血压、普及疾病预防知识;与团木兰县委校地共建,走进社区宣传反诈知识开设“暑期成长课堂”讲授安全知识和经典诵读,回应“一老一小”及乡村发展需求。

哈尔滨华德学院

“星火耘梦”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联合“希望树”乡村振兴项目组,奔赴湖南岳阳、河南社旗、黑龙江绥化、哈尔滨、贵州遵义等5地乡村学校,开展志愿服务,通过教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育现状,设计科技、红色文化等系列课程,为乡村孩子搭建成长阶梯。

黑龙江工商学院

“边疆行 工商情”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与省内6所学校共同开启“边疆行”,在黑河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走进哨所了解戍边故事,前往中俄风情街感受文化交融,深入乡村见证振兴新貌,参观黑河学院校史馆、中苏抗战历史纪念馆,感受边疆高校使命担当,体悟中苏军民抗战历程。

哈尔滨剑桥学院

“希望之家”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联合校心理咨询中心、烟台越美术馆公益基金会、团汤原县委及福安村希望小屋,启动“童心筑梦·心灵护航”计划,守护孩子笑容,为监护人及社区工作者培训60人次,提交政策建议4项,建立长效服务机制3项,关爱留守儿童20余名。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艺往无前”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精心设计创作墙绘作品,将乡村风光、农耕文化和铅笔产业元素巧妙融合,为村庄增添了艺术气息,参观铅笔厂,开设绘画课堂,教授绘画技巧,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

“非遗探骊”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深入齐齐哈尔市,参观齐齐哈尔市博物馆、鹤乡龙瓷展览馆、蒙古族乡等地,学习“老五甑”酿酒技艺、探寻北方制瓷技艺传承创新、体验哈达献礼习俗,开展非遗故事宣讲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守护文化根脉,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稻渔兴链 科技惠农”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走进佳木斯富锦市,开展“稻渔共作”技术优化行动,针对病虫害防治和水质调控问题,提出“智能传感器+生态调控”方案;在绥滨县,开展“黑土地上的红色传承”主题宣讲,结合“大鹅小镇”文旅融合案例,宣讲红色文化赋能产业升级路径。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边陲情怀”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深入佳木斯抚远市,参观玖成水稻合作社,探访原俄罗斯驻北代岛哨所遗址,调研赫哲族非遗展品,开展普法、心理和安全知识教育,关爱留守儿童,以志愿服务、文化体验等形式,在边境一线展现青春担当。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电亮龙江 青春赋能”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结合专业与乡村需求,深入齐齐哈尔克东县克东镇城东村,为老人读手册、贴标语,给孩子上“环保小课堂”;走进种植基地,清理杂草并与村民交流;开展“三清三化”行动,建垃圾分类回收站,疏通排水系统,整治乱堆放,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龙江青匠”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走进黑龙江省拜泉市克山县,走访新时代文明建设中心,调查困难户,了解扶贫政策、村落发展,关怀空巢老人,为留守儿童捐赠文具、辅导功课,激发孩子创造力与好奇心,给予心理鼓励。

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

“乡播筑梦”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走进七台河市勃利县,为154位基层妇联干部开设直播电商培训,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座谈和现场授课等方式,讲解电商平台运营技巧、网络营销知识,积极搭建校地合作新平台,推动教育成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传承铁人魂 奋进新时代”社会实践团

该团队走进大庆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等场所,开展红色寻迹之旅,与老党员、老石油工人面对面访谈录制“口述历史”,与乡村开展“红色党课进乡村”共建,宣讲党史和大庆精神、编纂“红色故事集”,回应红色基因传承及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需求。

现场氛围轻松热烈,学生们纷纷表示,将向优秀团队看齐,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带着满腔热情和奉献之心,在社会服务中大显身手,用青春和智慧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

下一步,团市委将持续做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关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校地联动、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升实践活动育人功效,推动更多青年学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创新成果留在老百姓家中、把青春汗水洒在最需要的地方,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