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及专家预测,今年我国的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流行毒株也与去年不同,主要为甲型H3N2。请市民朋友一起来学习这份流感防护指南!
2025年11月1日,是第八个“世界流感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精准防控流感,守护全人群健康”。
根据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及专家预测,今年我国的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流行毒株也与去年不同,主要为甲型H3N2。请市民朋友一起来学习这份流感防护指南!
一、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目前感染人的有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甲型可引起全球的暴发大流行,乙型可引起局部的暴发疫情,丙型流感在人群中散发流行。冬春季是我国北方地区流感的活跃期。
二、流感是怎样传播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三、感染流感后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来看,甲型H3N2、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主要症状都是发热、咳嗽、咽痛,全身的酸痛、乏力和头痛都比较明显。
流感的症状通常较普通感冒严重,市民朋友可根据下图进行鉴别。
四、如何有效预防流感
◆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重症最有效的手段。为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流感疫苗推荐接种时间为9月至11月,以保障在流行高峰前形成有效免疫屏障。若未及时接种,整个流行期内仍可接种。
◆ 坚持良好卫生习惯
养成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的好习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能极大降低感染风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
◆ 做好日常健康监测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发现自身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应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必要时佩戴好口罩就医,遵医嘱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建议学校、托幼机构落实好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等制度,做好学生病例的管理(学生出现流感样症状时不能带病上课,待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或根据医生建议,方可正常上课),日常落实通风消毒等措施,做好环境卫生,防范聚集性事件的发生。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