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的香港,本该是霓虹依旧、秩序井然的繁华都市,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搅得鸡犬不宁。
2019年的香港,本该是霓虹依旧、秩序井然的繁华都市,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搅得鸡犬不宁。
黄之锋等人嚣张跋扈、有恃无恐地在街头煽动叫嚣,如同一个个丑陋的跳梁小丑。
街头的喧嚣取代了往日的繁华,无序的混乱打破了长久的安稳,无数市民的生活秩序被强行打乱。
他们肆意破坏的行为一定有人在背后买单,那么这个隐藏在幕后的“金主”有着怎样的身份,又为何会甘愿沦为分裂势力的“提款机”?
黄之锋,这个曾在香港街头频频现身的乱港头目,自始至终都在扮演着破坏社会秩序的角色。
他打着所谓“民主”“自由”的幌子,不断煽动不明真相的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参与到各类反中乱港活动中。
他公然挑战法律底线,组织非法集会,煽动民众与警方对抗,导致香港街头多次出现打砸抢烧的恶性事件,商铺被损毁,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更令人不齿的是,黄之锋还积极勾结境外势力,充当其干涉中国内政的“棋子”。
他频繁窜访国外,与西方反华政客会面,编造虚假信息抹黑香港警方和中国政府,企图借助外部势力的干预来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
而这一系列活动的背后,离不开持续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的重要提供者之一,便是李亨利。
李亨利与黄之锋的勾连并非偶然,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期间,李亨利通过境外反动分子杨建利与黄之锋等人建立了联系。
他不仅为黄之锋等人提供前往境外见西方政客的旅行费用,还通过隐秘的资金渠道,向其输送大量资金,用于购买集会所需的横幅、传单,以及支付参与人员的活动经费。
正是有了李亨利这样的“金主”撑腰,黄之锋等人的乱港活动才愈演愈烈,给香港的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黄之锋等人的嚣张气焰,源于李亨利背后的资金支撑,而李亨利的堕落,早已埋下伏笔。
1955年,李亨利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清贫生活,让他对舅舅口中繁华的香港充满了向往。
改革开放的浪潮袭来,他抓住机遇投身商海,凭借与境外人员的合作赚到了第一桶金。
之后更是一路积累财富,旗下公司规模一度达到亿级。
然而,财富的积累并没有让李亨利心存感恩,反而暴露了他骨子里的劣根性。
上世纪80年代,他便因诈骗、诱骗妇女卖淫等恶劣行径两次被公安机关查处。
但他非但没有悔改,反而将自身的违法责任归咎于国家,对政府心生怨恨。
为了逃避监管并方便从事不法活动,1993年,李亨利加入了伯利兹国籍。
这个与台湾保持所谓“外交关系”的中美洲小国,成了他隐藏身份的“保护伞”,自此李亨利开始了他“双面人生”的表演。
表面上,他以“华侨商人”的身份在内地和香港经营房地产,享受着国家发展带来的政策红利,住豪宅开豪车。
暗地里,他却早已全盘接纳西方反华思想,甚至公然宣称“但凡对中国不利的事,都会全力以赴支持”。
从2001年开始,他便频繁前往香港参与反中集会,并提供资金支持。
2009年结识反华老手杨建利后,他更是彻底沦为境外反华势力的“提款机”,仅向杨建利一人就提供了数十万美元的资助。
为了将国内赚取的财富转移到境外支持反动活动,李亨利可谓费尽心思。
他利用公司员工众多的便利,每次出境时都会组织二三十名员工同行,让每人按最高限额携带5000美元,将大量资金偷偷转移出境。
这些资金一部分用于资助香港的乱港组织,一部分则用来支持西方反华议员的选举。
到了2019年,由于长期专注于破坏活动而忽视企业经营,李亨利的公司出现现金流紧张。
面对这种情况他竟私刻印章、伪造合同和增值税发票,骗取国有银行贷款510万元,全部用于支持乱港活动。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李亨利还将公司变成了传播反动思想的据点。
他每年都会安排员工前往国外开展反动宣传演讲,要求员工回国后撰写“心得体会”,对未达要求的员工进行指责辱骂,对提出疑问的员工则直接解雇。
在他的高压管控下,部分员工被迫卷入反动活动,而他的反动行径,也在日复一日的操作中愈发猖獗。
李亨利与黄之锋等人的勾结,给香港社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伤害。
2019年的香港修例风波中,在他们的煽动和资金支持下,乱港分子的破坏活动愈演愈烈,香港经济陷入衰退,法治效力被弱化,社会秩序一片混乱。
普通市民的正常生活被打乱,商铺停业,学校停课,街头充斥着暴力与混乱,无数家庭因此蒙受损失,香港的国际形象也受到严重损害。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国家安全机关早已对李亨利的违法行径展开调查。
随着证据的逐步积累,这个隐藏在“爱国商人”面具下的叛国者终于浮出水面。
2019年11月26日,广州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对李亨利实施逮捕。
经过缜密侦查和审查起诉,2021年4月2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亨利案作出一审判决。
认定其资助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情节严重,判处其有期徒刑11年,没收个人财产200万元。
李亨利的落网,给乱港分子的资金链造成了沉重打击。
黄之锋等核心乱港分子也因失去重要资金支持,活动势头明显减弱,最终纷纷落网或逃亡境外。
但案件的影响并未就此结束,李亨利案暴露了境外势力对中国内政的渗透之深、手段之隐蔽,也让社会各界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
后来案件被《焦点访谈》作为典型案例曝光,并被写入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体现了国家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严厉打击态度。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为维护香港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而李亨利案的判决,则用事实证明,任何企图分裂国家、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无论隐藏得多深、手段多狡猾,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国家安全无小事,任何试图挑战国家底线、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黄之锋的嚣张跋扈,李亨利的步步沉沦,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只有筑牢国家安全的防线,才能守护好我们的家园,让国家在稳定的环境中不断发展进步。
来源:玉沙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