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与中方元首握手时说:“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我相信我们的会晤将会非常成功。”随后他面带笑意地补充说,中方元首是一个“非常强硬的谈判者”,但“我们有很好的关系,彼此非常熟悉”。
中美釜山会晤的结果,让全世界松了口气,中国全程拿着有利筹码,这样的局面早已注定。
中美釜山会晤于30日上午10点,在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的贵宾楼举行——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中美元首的首次面对面会谈。
会晤开始前,中方元首的专机降落在金海国际机场,韩国外长赵显负责接机,同时特朗普本人也在机场热情迎接中方元首。
【会晤于当天上午10点在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的贵宾楼举行】
他与中方元首握手时说:“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我相信我们的会晤将会非常成功。”随后他面带笑意地补充说,中方元首是一个“非常强硬的谈判者”,但“我们有很好的关系,彼此非常熟悉”。
随后双方进入谈判会场。在正式的闭门会晤开始前,有一段简短的媒体拍摄环节。直播画面显示,中美各派六名高层参与会晤,其中美方代表包括国务卿鲁比奥、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等。
中方这边表示,特朗普当选以来,两人三次通话,多次互致信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引领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
中方还强调,中美两国国情不同,难免有一些分歧,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时而也会有摩擦,这很正常。中国的发展振兴同特朗普要实现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是并行不悖的。
双方的会晤持续1小时40分钟,会谈结束后,两人一同走出会场,面带微笑,并在分别时再次握手,简短攀谈。特朗普将中方元首送到车边,随后便在机场登上总统专机“空军一号”离开。
【会晤结束后,特朗普便在机场登上总统专机“空军一号”离开】
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接受了BBC等外媒的采访,并先于白宫和中方的官方通报,对外公布了双方会晤期间达成的某些成果。
其中关于稀土,特朗普表示“所有问题已经解决”,然而他并没有透露具体细节。
另外,特朗普还表示自己将于明年4月访问中国,而作为回访,中方元首将在此之后访美。
会晤的结果,其实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过去几个月,中方早已为这场谈判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将多个有利的筹码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从而让我们占据着上风。
首先是大豆。自中美新一轮贸易战开打后,中方就逐渐减少了自美国大豆的进口,而到了9月份大豆秋收季来临后,中方更是一下子把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降到了零,给特朗普政府的压力瞬间拉到最满。
而与此同时,来自巴西、阿根廷的大豆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迅速填补了美国大豆留下的供应空白。
中国可以不买美国的大豆,但美国的大豆不能没有中国市场——在这个问题上,中方握有绝对的主动权。
【中国可以不买美国的大豆,但美国的大豆不能没有中国市场】
请注意,正是因为过去几年中方有意增加自南美的大豆进口,与当地供应商建立起了稳定的商业联系,最终才能够实现“美国大豆进口瞬间归零、南美大豆迅速填补空缺,稳定国内市场”的这一步。
正是因为有这种历经数年的准备,才有了中方如今在大豆问题上的收放自如。
就在这次中美会晤举行前两天,有贸易界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中国本周购买了三船、约18万吨的美国大豆,预计将在今年12月至明年1月装运——这是中国首次购买美国今年新收获的大豆。
同样的道理。在稀土问题上,中方在战略上的准备更是可以追溯到数十年之前——正所谓“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早在今年4月特朗普首次宣布“对等关税”时,中方就宣布对部分中重稀土产品采取出口管控措施;本月9日,中方宣布进一步加大对稀土的出口管控力度,并将范围扩大到技术出口层面。
元首会晤前中方打出的这张“稀土牌”,让美方措手不及,特朗普一边赶紧甩出100%的关税威胁作为勉强的回应;另一边则找上澳大利亚和日本签署稀土合作协议:前者提供原料,后者提供技术。
看起来美国动作迅速,但实际上,就算一切按照最乐观的进展前进,美国想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理论上最起码都需要5年。而如果要落到实际,没个十年八年是不可能的。
【在稀土问题上,中方在战略上的准备更是可以追溯到数十年之前】
可问题在于,特朗普政府和美国的军工企业能等这么久吗?没有美国的芯片,中国还有已经准备好的替代品;而如果没有中国的稀土供应,那么美国就真的要面临断供的局面。
美国国内不是没有人提醒华盛顿关于稀土的供应链风险,但历届美国政府最终都不愿从战略角度出发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让本届政府付出代价的方式,让后面的总统“摘桃子”。
相比之下,不论是大豆、稀土,还是芯片、航发等科技产品,中方一直是从长远的战略安全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
换句话说,中美本轮谈判的博弈结果,实际上早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前就埋下了种子,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唐驳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