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鄂尔多斯,很多人会想到“羊煤土气”的富庶,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和高楼林立的城区。作为内蒙古经济最亮眼的城市之一,鄂尔多斯的GDP常年领跑全区,人均收入也位居全国前列。但就是这样一座经济强市,在高铁建设上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时至今日,这座人口超200万、
提到鄂尔多斯,很多人会想到“羊煤土气”的富庶,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和高楼林立的城区。作为内蒙古经济最亮眼的城市之一,鄂尔多斯的GDP常年领跑全区,人均收入也位居全国前列。但就是这样一座经济强市,在高铁建设上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时至今日,这座人口超200万、年GDP超5000亿元的城市,依然没有真正意义上贯穿市境的高铁干线,成为不少人心中的“遗憾”。
鄂尔多斯的高铁尴尬,首先源于“先天的地理位置”。这座城市地处内蒙古西南部,西邻宁夏,南接陕西,正好卡在我国北方重要的交通通道之间。我国北方的高铁网络,主要以北京为中心,向东北、西北、华北辐射,而鄂尔多斯所在的区域,恰好是几条主干线的“空隙地带”。比如连接北京和包头的京包高铁、连接西安和包头的包西铁路,都从鄂尔多斯边缘擦肩而过,却没能深入市区核心。
更关键的是,鄂尔多斯的城市布局比较分散。和很多集中发展的城市不同,鄂尔多斯的主城区(东胜区、康巴什区)与重要工业旗县(如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之间距离较远,人口分布也相对稀疏。高铁建设需要足够的客流量支撑,而分散的人口和产业布局,让线路规划变得十分棘手:如果只连接主城区,覆盖的人口有限;如果串联起各个旗县,线路里程会大幅增加,建设成本飙升,后期运营也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其实,鄂尔多斯并非没有高铁“影子”。2019年开通的呼准鄂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虽然被不少人称为“准高铁”,但实际运营中速度大多在160-180公里/小时,和真正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还有不小差距。这条线路主要连接呼和浩特、准格尔旗和鄂尔多斯主城区,更偏向于满足区域内的通勤需求,无法直达北京、西安、银川等周边重要城市。想要坐高铁出远门,鄂尔多斯人往往要先坐1个多小时火车到呼和浩特,再转乘真正的高铁,全程耗时比自驾还久,便捷性大打折扣。
为什么经济实力雄厚的鄂尔多斯,在高铁建设上会“慢半拍”?核心问题还是“需求与成本的平衡”。高铁建设是典型的“烧钱工程”,每公里造价动辄数亿元,而鄂尔多斯虽然有钱,但单独承担一条高铁干线的建设成本并不现实,必须纳入国家或区域铁路网规划。但在全国高铁规划中,优先考虑的是连接人口密集、经济互补性强的城市集群,比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鄂尔多斯虽然经济发达,但产业结构以能源、化工为主,对外客运需求的“刚性”不如沿海城市,这也让它在争取国家高铁指标时,竞争力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周边城市的高铁布局也让鄂尔多斯陷入“两难”。向东看,北京到包头的京包高铁已经饱和,短期内很难分出支线连接鄂尔多斯;向南看,西安到银川的西银高铁已经通车,这条线路更偏向于连接西北和西南,与鄂尔多斯的衔接点有限;向西看,银川的高铁网络还在完善中,暂时没有向鄂尔多斯延伸的规划。这就导致鄂尔多斯成了周边高铁网的“孤岛”,想接入任何一条干线,都需要建设较长的连接线,成本高、收益不确定,让规划者难以抉择。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高铁的缺失带来的不便很直观。家住康巴什区的王先生在西安工作,每次回家都要纠结:坐高铁需要先从西安到呼和浩特,再转乘呼准鄂铁路,全程要6个多小时;自驾虽然直达,但单程700多公里,开下来又累又费油。“要是有直达高铁,3个小时能到西安,周末回家都方便。”王先生的想法,道出了很多鄂尔多斯人的心声。
而对于鄂尔多斯的发展来说,高铁的滞后也带来了隐性影响。如今,高铁不仅是交通方式,更是城市吸引人才、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支撑。很多年轻人找工作时,会把交通便捷度作为重要考量;外地游客来草原旅游,也希望能快速抵达。没有直达高铁,让鄂尔多斯在吸引人才和游客时,少了一份竞争力。比如周边的包头、呼和浩特,凭借高铁优势,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就业,而鄂尔多斯虽然薪资待遇不低,但交通不便还是让一些人望而却步。
不过,鄂尔多斯的高铁困境也正在逐步改善。近年来,随着国家高铁网络向中西部延伸,鄂尔多斯也在积极争取相关线路规划。目前,规划中的包鄂榆高铁(包头-鄂尔多斯-榆林)已经进入前期研究阶段,这条线路如果建成,将把鄂尔多斯接入全国高铁网,直达西安、北京等城市,彻底改变其“高铁孤岛”的现状。此外,鄂尔多斯还在推进市内轨道交通规划,计划将主城区与各旗县用快速铁路连接,解决人口分散带来的交通难题。
其实,鄂尔多斯的高铁尴尬,并不是个例。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不少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类似问题:经济实力强,但人口分散、地理位置特殊,导致高铁建设难度大、推进慢。这背后,是我国高铁规划“效率优先”与区域发展“公平需求”的平衡难题。对于鄂尔多斯来说,想要摆脱这种尴尬,既需要国家层面的规划支持,也需要自身根据城市特点,探索适合的交通发展模式,比如“快速铁路+高铁连接线”的组合,既满足跨区域出行需求,又兼顾市内通勤。
相信随着我国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鄂尔多斯终将告别“无高铁”的时代。到那时,这座草原上的富庶之城,将凭借便捷的交通,吸引更多人前来创业、旅游、生活,让“羊煤土气”的优势与交通便捷的红利相得益彰。而鄂尔多斯的高铁建设历程,也将为中西部资源型城市的交通发展,提供一份宝贵的参考。毕竟,一座城市的发展,既要靠自身的硬实力,也离不开便捷的交通“大动脉”,这或许就是鄂尔多斯在高铁建设中,最深刻的感悟。
来源:l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