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阳节最早是古人看星星定节气的,唐朝人登高望远其实是在观察云层变化。现在年轻人只知道敬老,老辈人还守着古规矩吃重阳糕,甜咸口味分成南方北方,螃蟹也是这时候最肥。不过农民更在意今天风向和温度,他们说重阳下雨冬天雪就多,打雷要多垫牛棚草,刮北风怕是要冻掉耳朵。
重阳节最早是古人看星星定节气的,唐朝人登高望远其实是在观察云层变化。现在年轻人只知道敬老,老辈人还守着古规矩吃重阳糕,甜咸口味分成南方北方,螃蟹也是这时候最肥。不过农民更在意今天风向和温度,他们说重阳下雨冬天雪就多,打雷要多垫牛棚草,刮北风怕是要冻掉耳朵。
去年秋天我跟着气象局做观测,在田边架温度计记录湿度,发现真有些门道。2021年重阳那天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果然腊月里下了三场大雪,地里的小麦根都没冻坏。有个村去年九月初九出太阳,整个冬天倒春寒厉害,不少桃园花苞全干了。但今年天空阴晴不定,连气象站主任都说今年厄尔尼诺搞怪,老方法不一定准。
农谚里说"重阳北风吼,寒冬冻成狗",可现在北边吹来的风有时带着暖意。我在手机上看见哈尔滨今早就零下,杭州却能穿短袖。村里王叔说他爷爷那辈儿天天下地观察,现在用无人机拍画面温图更清楚。但年轻人都忙着打工,愿意蹲田头记数据的越来越少了。
县农业站给每户发了观测本,让记录重阳当天天气,月底汇总给专家分析。我表姐在南京农业大学学农业气象,她说古人经验结合卫星云图能提高预测准确率。上周她团队来村里装感应器,指着仪器说这玩意儿比茱萸叶靠谱,可李大爷还是天天掐算黄历。
今天太阳时隐时现,镇上老钟叔说:"看着像要变天。"他家院子里摆着电子显示屏和古式卦盘对比,说两样都信才安心。农机手老张开着收割机经过,车斗里装着刚收的稻谷,后座挂了串茱萸辟邪。路边卖重阳糕的老太喊着"甜的咸的尝尝",塑料棚被晒得发烫,空气里有稻草和菊花茶的味道。
气象站刚发通知说今晚有弱冷空气过境,但农民们更相信自己记的笔记。王婶在本子上划道:"上午有风,午后无雨",这本子已经翻得卷边了。收音机突然报起天气预报,广场上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停下来看大屏幕,议论着该不该提前买电热毯。
来源:围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