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有企业因外包软件开发业务被点名自查,业务是真实的吗?老板说我有发票、有合同。但我看了资料,合同内容模糊不清,既没有具体的方案,也没有人员工时记录,更没有验收记录。
大家好,我是Amy 资深财税顾问
日更的第180天。关注我,学点有用的财税知识
一张张整齐的发票,一笔笔清晰的流水,如今已不再是税务稽查的“免死金牌”。
近期,有企业因外包软件开发业务被点名自查,业务是真实的吗?老板说我有发票、有合同。但我看了资料,合同内容模糊不清,既没有具体的方案,也没有人员工时记录,更没有验收记录。
在金税四期环境下,这样的“真实业务”能否经得起税务核查,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金税四期下,税务机关对业务真实性的核查已经从“看发票”升级为“看链条”。
企业如果没有在对外有业务往来时保留好完整的证据链条,可能会导致税务认定企业存在涉税违法行为。
“四流合一”是税务稽查的基础要求。
所谓“四流”,包括发票流、资金流、合同流和货物流(或服务流)。
但现在,税务稽查不仅要四流一致,更关注业务实质。关注整个交易过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简单来说,税务人员不再满足于“做了什么”,而是要搞清楚“是怎么做的”,“真的做了吗”
服务案例
对于技术服务,比如企业进行ERP系统开发业务,那证据链的构建更为专业和复杂。
人员参与证明——谁做了这个项目?项目人员名单及岗位说明研发人员的工时记录、考勤表外包团队的资质证明项目参与人员的访谈记录2.交付成果证明——最终交付了什么?
详细的技术方案与功能说明软件测试报告与质量评估项目验收报告与用户确认单系统操作手册与培训记录3.过程管理证明——项目如何推进的?
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表定期项目会议纪要与决策记录需求变更审批流程与记录阶段性成果确认文件4.外部证据材料——第三方如何认可?
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外包方的专业资质认证项目相关的往来邮件与通讯记录过程中的每个决策、每次变更、每个确认,都是证明业务真实性的关键环节。
为确保外包软件开发业务经得起核查,请对照检查:
✅ 是否有具体的执行团队参与证明?
✅ 每个开发阶段是否有明确的成果确认?
✅ 项目重大决策是否有书面记录?
✅ 最终成果是否有第三方测试或验证?
✅ 所有材料能否形成完整的时间逻辑链?
在当前税收监管环境下,企业需要从思维上实现根本转变——从简单的“留存资料”升级为“构建证据体系”。
一套完整的证据链,应该能让第三方在查阅后,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个项目为什么做、由谁做、怎么做、最终做出了什么。
最好的税务合规,不是事后补救,而是事前规划、事中留痕、事后完整。
从现在开始,重新审视你的软件开发外包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本文基于公开案例及实务经验整理,具体执行请以当地税务机关要求为准)
感谢点赞和关注,在实际业务中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或私信。
来源:聊财税.拾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