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3日,《钦州日报》在“5版法治钦州”整版刊登浦北县人民法院《履职尽责促发展 服务大局显担当——浦北县人民法院依法奏响司法服务大局法治“强音”》文章,全面报道浦北县法院司法服务大局工作举措和亮点。
2025年10月23日,《钦州日报》在“5版法治钦州”整版刊登浦北县人民法院《履职尽责促发展 服务大局显担当——浦北县人民法院依法奏响司法服务大局法治“强音”》文章,全面报道浦北县法院司法服务大局工作举措和亮点。
主要内容
对于人民法院而言,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就是聚焦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上展现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今年以来,浦北县人民法院坚决树牢“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持续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精准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法治需求,坚持解矛盾、定纷争,优环境、惠民生,抓实抓好“公正与效率”,为浦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注入强劲的司法动能。
截至9月30日,浦北县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7090件(含执保执恢案件),办结6010件,结案率84.76%。
1 “执转破”清积案 激发市场活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中,人民法院既是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更是企业在法治轨道上持续健康发展的护航者。
2025年8月13日,浦北县人民法院对承办的广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清算案通过召开债权人会议的方式,以法治化、规范化的力量,化解执行积案“清淤”,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
广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7日,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在执行程序中,该公司因资不抵债陷入“执行不能”的僵局,让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悬而难决,也让司法资源在重复程序中消耗。于是,在债权人的申请下,浦北县人民法院决定启动“执转破”机制。该公司经上级法院审查裁定受理破产申请并指定浦北县法院进行审理,从执行程序进入破产程序。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方能通过债权人会议这一核心环节,让分散的债权凝聚共识,让复杂的债务找到出口。
破产程序不仅是权利的保障,更是公平的彰显。破产程序是让所有债权人站在同一起跑线,实现“公平受偿”的法治承诺。每一次“执转破”债权人会议的召开,都是一次司法智慧与市场规律的协同,是一次权利保障与秩序构建的并重。
通过召开债权人会议,一次性厘清债权债务、分配破产财产,让长期“卡壳”的执行案件找到终局解决路径,既释放了被占用的司法资源,也让债权人从漫长的等待中解脱,实现“案结事了”。对优化营商环境而言,更是一场深层次的“生态净化”。通过依法清理“僵尸企业”,淘汰低效产能,为优质市场主体腾出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通过规范的破产程序,明确债权债务处理规则,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对法治环境的信心,让“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更顺畅运行。
2 抓前端治未病 做实源头治理
浦北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积极参与浦北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做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守住守好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黄大爷的儿子黄某原是某企业员工,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晕倒,经送医抢救48小时后不幸离世。事后,死者家属与企业就补偿问题产生了分歧。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协调相关部门介入调解。然而,由于双方诉求差距较大,调解一度陷入僵局,死者家属情绪激动。
浦北县综治中心接报后,立即组织公法专班、法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室、镇综治中心及残联等部门成立联合调解组,对该案件进行多元化解。
调解过程中,由于涉及专业的法律知识,浦北县法院驻综治中心法官以法律为依据,运用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事件法律要点,耐心疏导家属情绪,寻找更加高效且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法,同时其他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案件当事人提供了专项关怀和帮助。最终,在联合调解组的通力合作下,双方就补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并进行司法确认,至此该起工亡案件得以圆满化解。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是浦北县法院积极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缩影,也是该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不断探索纠纷化解和参与基层治理的司法新路径。
通过参与浦北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派出审判诉服团队常驻浦北县综治中心,推动派出人民法庭积极融入镇级综治中心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立案服务、诉调对接、信访接待、案件调解、司法确认、巡回审判、法律咨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等一揽子“菜单式”服务,将诉讼服务向社会“神经末梢”延伸,努力成为群众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点站”,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
作为审判体系的“神经末梢”与基层解纷“桥头堡”,人民法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浦北县人民法院将司法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的最末端,搭建“三位一体”解纷平台,三个派出人民法庭深入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着力打造特色法庭,探索出了多个符合地域特点的多元解纷新路径。如浦北县人民法院民一庭联合张黄法庭聚焦涉村集体经济纠纷,创新多元解纷+府院联动+人大监督大调解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人大监督+法院指导+镇村调委主导”的三方联动协作模式,破解6起涉村集体经济纠纷久拖不决案件,从源头化解纠纷,避免发生群体事件,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3 强化法治效能 护航品牌发展
柑香与法韵交融,司法伴产业共富。浦北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构建与陈皮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法律服务链”,以“法治活水”润泽营商沃土,助力一块小陈皮扩成柑香大产业,持续擦亮浦北陈皮“金字招牌”。
在浦北陈皮产业园设立浦北县人民法院陈皮巡回法庭,并积极在龙门镇、三合镇、平睦镇等大红柑种植主产地的乡镇设立浦北陈皮巡回法庭办案点,实行涉陈皮纠纷案件集中管辖制度,建立涉陈皮产业案件快速审理机制,提供涉陈皮纠纷“一站式”诉讼服务,妥善化解推进陈皮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涉大红柑育苗、种植、采收,陈皮加工、销售,品牌打造等过程产生的矛盾纠纷,切实将纠纷化解在诉前。
聚焦中小企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浦北县人民法院建立院领导挂点联系重点陈皮企业制度,每季度定期到联系企业走访调研不少于2次,努力为企业排难解纷,精准有效化解企业发展“堵点”,制定出台《浦北县人民法院司法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手册》《浦北县人民法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司法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措施》,积极为陈皮企业高质量发展、陈皮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司法保障。
“目前我们公司主要采用直播卖货的形式,主要产品为陈皮+五指毛桃、陈皮+普洱茶……以后还会不断创新浦北陈皮的组合形式”,广西浦北县桂柑香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今年7月下旬,浦北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的法官干警深入浦北县龙门镇陈皮产业园开展“学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钦州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暨规范涉企执法司法调研活动,向企业普及宣传立案服务、审判实务、合同履行中的风险点等方面内容,重点提示企业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对劳动者权益保障、企业经营发展等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进一步引导企业规范经营。
通过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以司法助推“陈皮+”多产业发展,为浦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司法动能。
据统计,今年以来,巡回法庭以走访调研、座谈、法治宣传等形式向企业进行培训10次,接受涉陈皮种植群众法律咨询150余次,内容涉及种植柑果的土地权属纠纷、购果合同纠纷等具体问题,从下至上服务产业效果显著。
此外,浦北县人民法院坚持以法治方式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依法保护浦北陈皮、编织、茶叶、八角、官垌鱼等特色品牌,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责任重于泰山,使命崇高。浦北县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将始终与法治进程同向、与时代脉搏同频、与经济发展同步,用心用情勾勒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新图景,在服务大局中奏响高质量司法的“强音”,努力交出一份“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优异司法答卷。
图文 | 何梅英
审核 | 宋军
来源:海的那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