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7日,第十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2025)在上海正式揭晓年度奖项名单。这场被誉为“华人数学界奥斯卡”的盛会,不仅汇聚了全球最顶尖的华人数学家,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数学研究的硬核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更令人振奋的是——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永久落
2025年10月27日,第十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2025)在上海正式揭晓年度奖项名单。这场被誉为“华人数学界奥斯卡”的盛会,不仅汇聚了全球最顶尖的华人数学家,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数学研究的硬核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更令人振奋的是——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永久落户上海!这意味着,未来全球数学前沿的风向标,将越来越多地从中国发出。
本届ICCM数学奖金奖共颁出三位,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的“破壁者”。
王虹(纽约大学教授)因在挂谷猜想等经典难题上的突破性工作,引发全球学界高度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她已于2025年9月起担任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数学学科终身教授——这是全球数学研究的“圣殿”之一。邓煜(芝加哥大学教授)与合作者成功解决**“狭义希尔伯特第六问题”,这一困扰物理学与数学界多年的公理化难题**终于被攻克,为理论物理与数学的深度融合打开新大门。袁新意(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则深耕数论领域,其研究不仅理论深刻,更在密码学、信息安全等实际应用中具有潜在价值。这三位金奖得主,一位在欧洲顶尖机构执掌教鞭,一位在美国常春藤名校引领前沿,一位扎根中国本土推动基础研究——他们共同勾勒出华人数学家“全球开花、根系中华”的壮丽图景。
金奖之外,五位银奖得主同样不容小觑,他们代表着新一代华人数学家的崛起力量:
新加坡国立大学 鲍涣辰(代数拓扑)香港中文大学 金邦梯(解析数论)武汉大学 王克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徐宙利清华大学 朱艺航他们的研究横跨代数、数论、几何、分析等多个核心方向,既有理论深度,又具交叉潜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朱艺航来自清华大学——这意味着中国本土高校已能培养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顶尖数学人才。
本届大会还颁发了多项重量级终身成就类奖项:
陈省身奖授予宾夕法尼亚大学 翟敬立 教授(算术几何领军人物)与复旦大学 傅吉祥 教授(复几何突破性成果)。首届华罗庚奖由布朗大学 舒其望 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罗智泉 教授共同获得。前者发展的ENO/WENO格式已成为计算流体力学的行业标准工具;后者则在优化理论与5G/6G通信网络中实现重大应用突破——数学不再“高冷”,而是驱动科技变革的核心引擎!首度设立的林家翘奖授予北京大学 鄂维南 教授,表彰其在应用计算与大数据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他的研究,正是人工智能时代最需要的“数学底座”。大会还特别设立国际合作奖项,彰显开放包容的学术精神:
Wilfried Schmid国际合作奖由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 考切尔·比尔卡尔 获得;John Coates国际合作奖授予哥伦比亚大学 安德烈·奥昆科夫(同为菲尔兹奖得主);ICCM数学贡献奖则颁给香港中文大学 辛周平 教授,致敬其终身奉献于数学科学。这些奖项表明:华人数学家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全球数学合作网络中的“组织者”与“引领者”。
本届大会还评选出35篇最佳论文,涵盖数论、应用数学与统计、代数、几何与拓扑、分析等方向。这些成果不仅代表学术前沿,更可能成为未来高考、强基计划、数学竞赛命题的灵感来源。
ICCM奖项评审委员会阵容堪称“梦之队”:
菲尔兹奖得主 森重文(京都大学)菲尔兹奖得主 西蒙·唐纳森(帝国理工)波恩大学 米歇尔·拉坡坡特斯坦福大学 齐普里安·马诺莱斯库蒂宾根大学 格哈德·惠斯肯如果你正在为高考志愿或职业规划发愁,请认真思考:数学,正成为国家战略、科技竞争、个人发展的核心支点。
想进顶尖高校?强基计划、数学英才班是捷径;想投身AI、芯片、金融、密码学?扎实的数学功底是底层通行证;想走国际化路线?华人数学家已在全球顶级机构占据关键位置。王虹、邓煜、袁新意、朱艺航……他们也曾是高中生。今天的选择,决定你能否成为下一个“ICCM获奖者”。
大会永久落户上海,意味着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学创新的高地。无论你来自哪座城市,只要热爱数学、敢于挑战,就有机会站上世界舞台。
#高考志愿怎么选?#数学专业值不值得报?#未来哪些职业最吃香?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点赞+转发,让更多高中生看到这条“逆袭路径”!
来源:志愿课堂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