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为何失效?承诺无法兑现的“饼”,就是企业最大的陷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15:20 1

摘要:尤其是在电商这个极度内卷的行业,单纯的“高目标、高提成”早已失效。为什么你画的“百万奖金”大饼,换不来员工的激情澎湃,反而是一片死寂?因为你犯了和当年熊猫直播一样的错误:只谈未来,却忘了现在。

“老板又在开画饼大会了,听得我耳朵都起茧了。” 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如果你在办公室里听到这样的抱怨,千万别惊讶。

尤其是在电商这个极度内卷的行业,单纯的“高目标、高提成”早已失效。为什么你画的“百万奖金”大饼,换不来员工的激情澎湃,反而是一片死寂?

因为你犯了和当年熊猫直播一样的错误:只谈未来,却忘了现在。

我的粉丝群里,有个叫小雅的女孩,在杭州一家中型服装电商公司做运营经理。前几天她在群里疯狂吐槽,说老板在双十一启动会上,定下了一个“销售额同比增长100%”的目标,并承诺只要达成,整个项目组奖励20万现金。

听起来很诱人,对吧?但小雅和同事们却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为什么?小雅算了一笔账:

按公司目前的流量、转化率和客单价,结合今年整个服装市场的消费趋势,增长20%已经是极限,100%简直是天方夜谭。老板的“20万奖金”,从一开始就被大家定义为“根本不可能拿到的钱”。

结果就是,团队非但没有被激励,反而士气低落。大家心照不宣地想:“反正完不成,干多干少一个样,还不如躺平。” 这个场景,精准地复刻了“画饼失败”的第一宗罪:目标过高,不切实际。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轰然倒塌的熊猫直播。王思聪当年画的饼不可谓不大,明星主播云集,融资额动辄数亿,一个灿烂的“直播帝国”仿佛就在眼前 。

但最终,资金链断裂,连员工的薪水都发不出,欠薪风波闹得沸沸扬扬 。

这个案例血淋淋地告诉所有老板一个真理:任何无法兑现的承诺,都是对信任最致命的打击。一个连“小饼”(工资)都给不了的企业,画的“大饼”(未来)一文不值。

很多电商老板觉得委屈:“我给的提成点位在行业里不算低了,为什么团队还是没有战斗力?”

我这里有个新观点是:单一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提成制度,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往往是低效甚至有害的。

因为它只奖励“结果”,却忽视了创造结果的“过程”和“质量”。这会导致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动作变形,牺牲长期利益:

为了冲高销售额,运营可能会疯狂做低价促销,导致店铺利润率暴跌;销售可能会过度承诺,引发大量售后和退货。他们拿到了提成,公司却在亏钱。

忙闲不均,团队内耗严重:

负责拉新的岗位可能因为市场红利赚得盆满钵满,而负责老客维护和供应链优化的岗位,虽然同样重要,却因为贡献难以量化而收入平平,最终导致优秀人才流失。

标准模糊,甩锅文化盛行:

“好好干就有高工资”,什么是“好好干”?是加班时间最长,还是在老板面前最会表现?当评价标准模糊时,必然导致“会做的不如会说的”,真正干活的人心寒。这正是画饼失败的第二大死穴:无数据,好坏全凭感觉。

我们来看另一家同样在杭州的电商公司“美选电商”(化名),是如何破解这个困局的。他们遇到的问题一模一样:运营只看GMV,不看利润;客服只求快,不求服务质量。

他们的解决办法,不是提高提成点,而是废除了传统的提成制度,全面导入“KSF薪酬全绩效模式”。其核心,就是为每个岗位创建一张“价值贡献表” 。

以一个“店铺运营”岗位为例,他的薪酬不再只和“销售额”挂钩,而是由6个关键指标(KSF)共同决定:

指标1:销售额 (权重25%) - 你仍然要为增长负责。指标2:毛利率 (权重20%) - 但不能亏本赚吆喝,利润同样重要。指标3:广告ROI(投产比) (权重15%) - 钱要花在刀刃上,提升花钱的效率。指标4:客户复购率 (权重15%) - 维护好老客户,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指标5:退货率 (权重15%) - 代表了你的产品质量和描述的准确性。指标6:新客获取成本 (权重10%) - 控制拉新成本。

这张表格的魔力在于:

1、价值量化:

每个指标都有一个“平衡点”(比如毛利率25%),达到平衡点,员工拿走这个指标对应的全部基础工资。每超过1个百分点,比如做到26%,就能拿到额外的“奖励薪酬”,上不封顶。反之,低于平衡点则会扣减。

2、员工“自己给自己发工资”:

员工每天都能在数据看板上看到自己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以及预估薪酬。他会清晰地知道,今天多做一单高毛利的产品,或者优化一下广告投放,月底就能多拿几百块。激励从“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争取”。这正呼应了KSF“数据说话、结果导向”的核心理念 。

3、导向明确:

这张表就是老板战略意图的最直接体现。你想让团队关注利润,就把毛利率的权重和奖励力度调高。你想让团队服务好客户,就把复购率和满意度的权重调高。公司要什么,员工就干什么,实现了目标的高度统一。

通过这套机制,“美选电商”的团队氛围焕然一新。

运营不再只盯着销售额,而是开始精打细算地研究利润款和引流款的搭配;客服也开始耐心处理售后,因为他们知道这关系到自己的复购率指标。

抛弃那些虚无缥缈的口号吧,对于电商企业,下面这三步,能帮你把“画的饼”变成员工真正能“吃到”的蛋糕。

第一步:从单一维度到价值矩阵。
忘掉“销售冠军”这个单一称号。

坐下来认真思考,对于一个电商公司,究竟哪些行为是在创造价值?是高利润?是高复购?是低成本?是高效率?把这些价值点识别出来,形成你公司的“价值矩阵”,这就是设计KSF的基础 。

第二步:让每一份努力都被定价。
不要怕麻烦,请专业的顾问或自己深入学习,为核心岗位导入KSF。

关键是设定合理的“平衡点”和“奖励区间”。让员工明白,他们的薪酬不是老板“发”的,而是自己凭价值“赚”的。这能从根本上解决“初心不正,失信于人”的问题,因为规则公开透明,一切按数据说话,老板无法克扣,也无需额外画饼。

第三步:小饼不断,大饼可期。
KSF解决了“当下吃什么”的问题,即短期和中期激励 。

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比如孵化新品牌、开拓海外市场,可以引入“OP合伙人”模式 。让核心员工投入少量资金,与公司共同投资一个新项目,共享未来的超额收益。这样,员工既有眼前的“KSF工资”,又有远方的“OP分红”,驱动力自然满满。

今天的商业环境下,管理的核心已经从“管控”转向了“赋能”。

画饼之所以被厌恶,是因为它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管控思维,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老板的个人意志。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则是赋能思维的体现,它把创造价值的权力和分享价值的规则交给了员工自己。

作为老板,你的角色不再是那个站在远处画饼的人,而是那个制定公平的“分饼规则”的人。

当你建立起一套透明、公正、能让员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收入的机制时,你会发现,信任回来了,狼性回来了,你曾经画下的那个最大的饼——企业的宏伟愿景,也正在被你和你的团队一步步变成现实。

若您向本账号私信 “绩效” 二字,即可获取一招制敌的精妙策略。我们将为您免费奉上一份时长达100分钟的薪酬绩效、内部合伙人学习视频方案。

此方案具有快速起效、独具创新的显著特点,宛如一把利刃,助力您在企业经营中披荆斩棘

来源:商业绩效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