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想过,谢娜现在不是在主持晚会,是在重新定义“主持人”这个词?
你有没有想过,谢娜现在不是在主持晚会,是在重新定义“主持人”这个词?
十二年前她和撒贝宁在《我们有一套》里尬笑打闹,谁都没料到,今天他们会一起站在央视的鸿蒙盛典上,背后不是灯光和剧本,是7亿台设备正在运行的鸿蒙系统。
她不是来唱歌的,不是来闹的,她是来告诉所有人:综艺咖也能扛住科技盛典的场子。
你以为她只是靠搞笑上位?
错了。
她去年在B站开的《娜式课堂》,800万播放里,全是年轻人在问:“你怎么做到临场不慌的?
”她没讲理论,把现场翻车录下来,拆给你看——哪一句卡壳是故意的,哪个表情是预案,哪次接话是偷学了周杰伦的节奏。
你以为她在教主持?
她在教你怎么在失控的世界里,稳住自己。
她老公张杰做音乐科技,她搞AI数字人公司,一家在推声音,一家在做拟真人格。
这不是夫妻创业,是把娱乐圈的流量玩法,悄悄重构成了数字时代的底层逻辑。
她不再靠“笑”吃饭,靠的是“预判”。
央视这次敢让一个曾经被贴上“土味”标签的人,站在科技旗舰的C位,不是为了情怀,是为了证明一件事:观众早就分得清,谁在真成长,谁在吃老本。
余承东讲鸿蒙,她讲“人怎么跟机器相处”。
技术再牛,最终要有人去接住。
她不是来凑热闹的,她是来当那个翻译器——把冰冷的系统,翻译成你能笑出来的温度。
你刷短视频看她飙方言Rap,觉得她疯;你看她当客座教授,觉得她装;你看到她公司注册AI技术,觉得她跟风。
可你知道她凌晨三点在剪视频的片段吗?
你知道她为一场8K直播,连续两周每天练发声到嗓子沙哑吗?
她没在转型,她在扩建自己的操作系统。
央视终于肯把聚光灯给一个不再“标准”的人,而她,也没让这束光浪费。
这届观众早就不信“人设”了,但信一个敢把所有标签撕掉,再亲手拼出新样子的人。
谢娜不是回来了。
她是重新上线了。
来源:陌生的城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