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 |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放大带动作用 提升综合效益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18:01 1

摘要:清晨,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昌洲乡永平村周家村小组村民周道洋就骑着电动车开始了他的高标准农田巡护之路。转了一圈一切正常,他打开粉色封皮的《永平村巡田记录本》,写下“经查看无任何问题”的字样,这样的巡护每周会进行一到两次。

清晨,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昌洲乡永平村周家村小组村民周道洋就骑着电动车开始了他的高标准农田巡护之路。转了一圈一切正常,他打开粉色封皮的《永平村巡田记录本》,写下“经查看无任何问题”的字样,这样的巡护每周会进行一到两次。

巡护工作每月可带来300~400元的收入,但在周道洋看来,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这么好的田当然要好好管护,而且毕竟也巡着自家的田嘛!”

与大多数村民选择将土地流转出去不同,周道洋的父母还种着七八亩水稻,他这个留在村里的儿子平日做些生意,只有农忙时节才搭把手。

“现在种田可轻松多啦!因为土地连片,老两口搭上了种粮大户全程机械化的‘顺风车’,作业时能享受一样的价格,一亩田平均下来一季至少便宜30块钱,还不用整天守在地里,一年两季稻谷可以收到每亩2500斤以上。”周道洋说。

永平村坐落在昌江中下游的冲积洲上,有些田块地势低洼,易受涝灾影响,村里原来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只能种一季水稻,收成还不甚稳定,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都种上了双季稻,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同时,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升让项目区1670亩高标准农田实现了农业生产统一灌溉、统一翻耕、统一播种、统一施肥打药、统一机械化作业的“五统一”,整体机械作业成本降低20余万元,水肥等成本降低30%左右。

类似的故事,在鄱阳全县上演。 2017 年以来,鄱阳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 96.1 万亩,新增耕地 1.3853 万亩、旱地改水田面积 5.32 万亩、高效节水面积 8.52 万亩,年增产粮食 3000 多万斤。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完善了农田基础设施,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搭建了“快车道”,也为发展绿色高效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周道洋迎着太阳巡护田地时,乐丰镇茨山村党支部副书记高启义正站在自家的稻虾共作田边估算水稻收割的时间,他一共流转了300多亩高标准农田,其中170亩是稻虾田。到了十月,小龙虾收获季节已过,他不再需要天不亮就起身打捞成虾,村里的小龙虾交易市场也告别了熙熙攘攘的小贩。

与永平村的单季稻田基本改种双季稻不同,茨山村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组织流转大户开展绿色高效农业创建,将一部分低洼地区单季稻田改建成高标准、规模化的稻虾共作田,单季稻产量上升的同时,还通过养殖小龙虾实现“一田两用、一季两收”,从虾苗卖到成虾,亩均纯利润超过3000元,翻了整整3倍。

回想 2017 年刚开始尝试时,村民心里都没底, 高 启义这个村干部兼种粮大户站出来当了第一波 “吃螃蟹”的人。在 鄱阳湖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的技术指导下,第一年稻虾就喜获丰收,挣到了钱,大家也吃下了定心丸。用高启义的话说,就是感觉 “有味”了。

这里的“有味”,对消费者来说,是稻虾田绿色种养不打农药、产出的虾肥米香,对农户而言,则是自己的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市场认可。如今,乐丰镇有2.1万亩稻虾田,2025年成虾产量达到7000万斤、产值过亿元,茨山村13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吃起了“稻虾饭”。

“现在收益好,大家都抢着干,热情很高。”乐丰镇镇长叶振鹏介绍,2023年乐丰镇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稻虾共作基地被评为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鄱阳大米’注册了地理标志和区域公用品牌,可以卖到8元一斤,还入选了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未来十分可期。”

记者:许雅

编辑:段伊鸣

监审:徐锋、蔡薇萍

投稿邮箱:wgsntg@126.com

来源:微观三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