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外乡而来,自会好奇这里的一切,移步于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古老的建筑在现代文明之下,熠熠生出新的光芒。在这里感受,最能联想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朝之后的宋朝,历史的梦境,盛世的辉煌,像是一个轮回,我们处在这个时代,宛如把千年的故事再次演绎。
游西安之大唐不夜城,是来感受盛唐的诗篇,长安常安,是千年繁华的回眸。置身于此,触目处,仿佛穿梭于现代与大唐交织的时空里。
日落西斜,大唐不夜城尚未进入想象之中的璀璨,许多游人已经聚拢围在主题为“灯映长安”的音乐喷泉光影秀广场,等着一场华丽的视觉听觉盛宴。
我们外乡而来,自会好奇这里的一切,移步于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古老的建筑在现代文明之下,熠熠生出新的光芒。在这里感受,最能联想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朝之后的宋朝,历史的梦境,盛世的辉煌,像是一个轮回,我们处在这个时代,宛如把千年的故事再次演绎。
在大唐不夜城里,触摸到华夏文明的厚度,历史不是尘埃,它以现代的方式复活。在这里,我们不仅领略到唐诗的韵律之美,更在霓虹流转间仿佛听见了李白醉卧长安的豪放吟唱,以及杜甫忧国忧民的沉重叹息随风入耳。一盏花灯点亮千年记忆,一行行挂在树梢上诗句串联起一条街的诗歌海洋。一句句熟悉的字词,诉说着诗仙、诗圣等一众诗人的传奇,他们的成就,至今再无后人超越。
长安,作为丝绸之路当之无愧的东起点,不仅延伸出宏伟的舞台,更是连接广阔世界的纽带。不夜城里的胡旋舞影与电子光影交织,琵琶声里仿佛看见来来往往的驼铃摇响。这里,唐风唐韵不着痕迹渗透到每个角落。而是在人群的笑语中、在每一处转角的惊喜里悄然重生,让今人得以在繁华都市中触摸到那个恢宏时代的呼吸与脉搏。
每走一步,思绪便被无形地牵引至千年之前。三步一照,五步一拍,忙碌的收费摄影师,将人们从现代的西安带回了千年前的长安。汉服唐装,作为中国独有的服装文化,其工艺与美学与浓烈的现代色彩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些红男绿女们来到大唐不夜城,若不穿上汉服唐装留影纪念,几乎会觉得对不起自己。在这里,汉服唐装不仅是人文艺术的体现,更是一种时尚生活。作为中国国粹之一的汉服,虽已不再是大众流行之物,但其独特的魅力却被现代人赋予了新的美艳与气质。
大唐盛世的繁华辉煌,长安是其缩影,而不夜城则是记忆的复活。忽然之间,在那些穿着汉服唐装的人群中。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那些穿着汉服的美女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真正从唐朝而来,一个个都是体态丰腴,和那时的审美观,几无二致。
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环肥燕瘦,它形容妙龄女子因体态不同而各有其美。环指的就是杨贵妃,燕指的是赵飞燕,两人分别生活在两个朝代,一胖一瘦,因皇帝宠幸,成为其时美的风向标。
在长安,杨贵妃以她的丰满身材和艺术才华,成为唐朝审美观的象征,她的魅力足以让“六宫粉黛无颜色”,引领着大唐的审美潮流。
眼下,我们的生活丰足,长得富态的女人比比皆是。按照当下美女的标准,仍是以瘦为美。许多女子,因体重稍增,便闷闷不乐,急于减肥。不少女子常为体重所困,自卑者不在少数,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也略显不足。
而大唐不夜城这一繁华之地,却让体重成为了这里独特的美感所在。从我眼前走过的,有忙着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的,有支着器材直播的,她们身着古装,展现了大唐长安城以胖为美的独特风貌。出于好奇,我不免多留意了几分,竟未发现身着古装、身材瘦弱的女子从眼前走过。
一位胖嘟嘟、十分可爱的十来岁小女孩,身着合体的汉服,正按照妈妈的指令摆出各种姿势拍照。而她的妈妈则穿着超短上衣和紧身牛仔裤,一身现代装扮,身材苗条。估计,不穿汉服的原因,不是在这里瘦反而是找不到自信了。
在唐朝,丰满和健康被视为美,杨贵妃的“天生丽质难自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丰满体态的偏好,但并非唯一审美标准。就像是我在不夜城里所见,有的美女穿出了典雅的气质,有的就让人感觉滑稽而不伦不类。因此,胖与瘦皆是一种美,但终究因人而异。
在不夜城,听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妆造”。许多游客来此,就是找个价格合理的摄影点,把自己打扮成李隆基或者是杨贵妃,抑或李白、杜甫,为自己梦回长安现实一把。
而我,将所见所闻如流水账般记录下来,也算是一种收获。
作者简介
罗祥勇,网名“玉笛书剑”。肥东县石塘镇人,普通百姓,文学和摄影爱好者,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安徽省报告文学协会会员、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肥东县作家协会理事、肥东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著作权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合肥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肥东县摄影家协会会员。喜爱弘扬正能量,讴歌真善美,传播家乡风土人情。摄影和文学作品,登报刊载,获得过多。
来源:玉笛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