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2025年国庆期间开封万岁山武侠城特别火,可能有人会问:这里没有特别出名的山水风景,怎么就在半年里收入超过6亿元?其实原因很简单,甚至有点让人意外,靠的不是技术,而是人和人之间的那种温暖。
说到2025年国庆期间开封万岁山武侠城特别火,可能有人会问:这里没有特别出名的山水风景,怎么就在半年里收入超过6亿元?其实原因很简单,甚至有点让人意外,靠的不是技术,而是人和人之间的那种温暖。
景区里有2000多个穿着古装的工作人员,他们自然地走在街头巷尾。“乔峰”会大方地邀你一起喝酒,“媒婆”会开心地给你发喜糖,连打扫卫生的阿姨也穿着古装,随时可能跟你聊上两句。
这些工作人员里,有的是以前表演出身的,也有普通转行来的。他们不懂人工智能,也不了解芯片,就是凭着真心实意陪游客体验“江湖”,获得了不错的收入。
这种情况,正好也回应了很多人对“十五五”规划的担忧:现在总听到要发展新生产力、科技创新、实体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词听起来很高大上,好像离日常生活很远。不少人心里会想:如果我不会编程、不懂技术,会不会就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其实,武侠城的例子告诉我们:时代进步不只看技术,人和人之间的连接、真诚的互动,同样有价值。
然而,回顾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每当技术发生变革时,真正赚到大钱的,往往不是那些埋头钻研技术、制造机器的人,而是那些将技术带来的便利,巧妙地融入到普通人日常生活中,让生活充满烟火气的人。
时间拨回到上世纪90年代末,那时的中国刚刚接入互联网,全国上网人数不足千万,家用电脑比冰箱还要昂贵,能熟练使用五笔打字的人,都能被视为“高科技人才”。谁又能想到,短短十几年后,互联网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2003年淘宝网横空出世,到了2012年的双十一,交易额已飙升至191亿元。那一年,中国的电商交易额首次超越美国。街头巷尾的普通商家,甚至年迈的摆摊大妈,也学会了用手机做生意,将商品销往全国各地。
2009年之后,互联网的浪潮更是势不可挡。曾经在北京漂泊的记者,凭借撰写公众号文章,每月收入过万;在家带娃的宝妈,通过拍摄短视频,赚取可观的零花钱。
到2024年,注册自媒体账号已达15.5亿个,在1500多万职业主播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分不清JAVA和C++的区别,但他们却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互联网并没有让所有人变成码农,反而像一把无形的手,重新排列了社会分工的顺序。技术本身,已经演变为如同水和电一般的基础设施,人人皆可使用。
在此基础上,有人专注于内容创作,有人致力于提供服务,有人则搭建起供应链。普通人踩着这些“梯子”,便能向上攀登,实现个人价值。
2014年以后,这种趋势变得愈发明显。互联网大厂的员工逐渐成为社会中坚,他们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比如品尝精品咖啡、体验户外露营。
随之而来的,是民宿、露营基地、租车行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四川西部深邃的峡谷中,露营帐篷的数量甚至多过了天上的繁星,就连偏远的山脚下,也能轻松点到一份回锅肉外卖。
如今,“十五五”规划强调科技创新,并提出到2030年数字经济要占据GDP一半以上的宏伟目标。许多人因此担忧,人工智能是否会抢走自己的饭碗。
诚然,流水线上重复性高、办公室里模式化强的工作,人工智能做得又快又好,就像当年自动化机器取代工厂工人一样。但机器能够胜任“标准活”,却无法替代“走心活”,这正是普通人的机会所在。
这背后蕴藏着一个深刻的规律: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衣食住行等基本层面。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人均GDP达到这一水平后,便利店、咖啡馆遍地开花,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高达七成。
韩国在90年代后期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阶段,美妆产业和韩流文化风靡全球。如今,中国也正处在这一转型期。陪爬泰山的大学生、帮助他人挂号的陪诊师、提供结伴旅游服务的“旅游搭子”等新兴职业的涌现,都清晰地表明了“为体验买单”的消费趋势。
90后、00后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更是将这种风潮推向了极致。他们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时代,不一定非要挤进大厂、考取公务员,而是更倾向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
万岁山武侠城的NPC们,有的是以前跑商演的,有的是普通工人,如今通过扮演“郭靖”、“媒婆”等角色,实现了自我价值。
苏超联赛的火爆,并非仅仅因为大家懂战术,更是因为人们渴望置身于一群人呐喊助威、共同分享集体荣誉感的氛围之中。这些现象都无声地预示着,未来的财富,将深藏于“情绪价值”之中。
我们不应将产业升级仅仅局限于芯片、人工智能这些高精尖领域。对普通人而言,真正升级的,从来不是冰冷的技术,而是充满温情的生活方式。 “十五五”规划中的高科技,最终的落脚点,必然是惠及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人工智能可以撰写文案、分析数据,但在陪伴老人看病时的耐心、陪伴游客“闯江湖”的热情、为球迷带来的归属感,这些人与人之间产生的“感觉”,是机器无论如何也无法学习和替代的。
所以,我们其实不用害怕科技发展。它就像把蛋糕换了个盘子装,蛋糕还是那个蛋糕。
以前房地产火的时候,大家靠的是对未来市场的信心赚钱;到了互联网时代,赚钱靠的是流量和关注;而接下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能赚到钱的,可能是那些“真正打动人心的体验”。
你不用逼着自己非得学会多深的技术,只要细心观察人们的情感需要,找到他们真正在意什么,哪怕技术再进步,普通人照样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来源:修竹书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