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车门忘锁,车里的现金就没了!”近期,辖区内偶发的“拉车门”盗窃案件,成了群众心头的“烦心事”。聚焦这一“急难愁盼”问题,达拉特旗公安局西园路派出所迅速行动,以“打防结合、源头治理”为核心,打出一套精准高效的“组合拳”,成功实现辖区案件“发案降、破案升”目标,
“车门忘锁,车里的现金就没了!”近期,辖区内偶发的“拉车门”盗窃案件,成了群众心头的“烦心事”。聚焦这一“急难愁盼”问题,达拉特旗公安局西园路派出所迅速行动,以“打防结合、源头治理”为核心,打出一套精准高效的“组合拳”,成功实现辖区案件“发案降、破案升”目标,用实际行动守护辖区群众的财产安全,让安全感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精准研判“找规律” 靶向施策有方向
“没有无缘无故的案件,规律都藏在数据里。”为精准打击“拉车门”盗窃行为,西园路派出所依托公安警务大数据平台,对近期辖区内的相关案件进行深度复盘。通过对案发时间、地点、目标车辆的逐一分析,民警精准锁定了作案规律:作案时段集中在凌晨2点至5点,正是车主熟睡、防范意识最弱的时段;作案区域多为商圈停车场及小区外围路段,人流车流复杂、监控覆盖曾存在薄弱点;作案目标则以未锁车门或车窗未关严的车辆为主,嫌疑人专挑“粗心车主”下手。这些精准的研判结果,为后续的布防、打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让整治行动从“盲目出击”变为“精准发力”。
立体巡防“织密网” 盗窃行为无所遁形
“晚上出门能看到警车、警灯,心里踏实多了!”这是近期辖区居民常说的一句话。为压缩作案空间,西园路派出所构建起 “地面+空中+群众”的立体防控网络。派出所及时调整巡逻警力部署,在案件高发的商圈停车场、小区外围路段,不定时增加夜间巡逻频次与密度,确保“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闪烁的警灯、巡逻的民警,不仅是安全的“符号”,更形成了对违法分子的强力震慑。同时,派出所联合辖区物业、商圈管理方,对重点区域的监控设备进行升级,在停车场等关键位置加装高清夜视摄像头,即便在凌晨微光环境下,也能清晰捕捉画面。必要时,还会启用无人机开展夜间空中巡查,实现“地面巡逻+空中监控”的无缝衔接,让盗窃行为“暴露在阳光下”。
“单靠警察不够,大家一起守才安全!”派出所还组织社区网格员、物业保安、热心居民成立“平安守护队”,开展“邻里守望”行动。队员们在日常巡查中,一旦发现徘徊在车辆周边的可疑人员,会第一时间上报派出所。这种“警民联动”的防控格局,让每一位居民都成为安全的“守护者”,共同筑牢辖区安全防线。
重拳打击“快破案” 1小时速擒嫌疑人
“破案快、挽损快,这效率太赞了!”面对“拉车门”盗窃案件,西园路派出所坚持“快侦快破”,成立专项攻坚小组,对已发案件展开凌厉攻势。民警通过调取监控轨迹、分析嫌疑人活动路线、关联前科人员信息,形成“快勘、快查、快捕”的工作闭环。
不久前,辖区某商圈停车场发生一起“拉车门”盗窃案,车主车内2400元现金被盗。接到报警后,专项小组迅速行动,通过视频巡控锁定嫌疑人轨迹,随后组织警力蹲点守候,仅用1小时就成功抓获2名嫌疑人,并追回全部被盗现金。据统计,近两个月内,派出所已成功破获“拉车门”盗窃案件4起,抓获涉案人员14名,为群众追回现金、香烟等财物价值超3万余元。一次次快速破案、一笔笔财物返还,不仅打击了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更用“看得见的成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广泛宣传“提意识” 从源头减少发案率
“下车一定要锁门,贵重物品别放车里!”在辖区,这样的提醒声时常响起。为从源头减少“拉车门”盗窃案件,西园路派出所开展多渠道、全覆盖的防范宣传。在线上,民警利用社区微信群、派出所官方账号,推送“拉车门”盗窃典型案例、防范技巧和警方提示,让居民“指尖学安全”;在线下,民警深入小区、商圈,开展“安全防范进万家”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防盗知识、播放警示视频等方式,手把手教车主如何做好防范。
截至目前,宣传活动已累计覆盖群众7000余人次,越来越多的车主养成了“下车即锁门、贵重物品不遗留”的好习惯。“以前总觉得‘拉车门’离自己很远,现在每次停车都会多检查一遍车门,心里更有底了。”辖区群众的话,道出了宣传活动的实效。
从精准研判到立体巡防,从重拳打击到广泛宣传,西园路派出所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用一套“组合拳”打出了平安,也打出了群众的满意度。“案件降了、破案快了、群众安心了,但我们的工作不能停。”西园路派出所将继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效,根据辖区治安形势变化,不断优化防控策略、调整打击重点,以更严的举措、更实的作风,持续守护辖区群众的财产安全。(来源:平安达拉特)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