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植物人”三个字,医院走廊里一出口就像判决书,可刘宁当场把那张纸揉了——三年零四个月,她硬是把彭亚楼从“活标本”练成能坐轮椅出门、听见笑话会噗嗤声的活人。
“植物人”三个字,医院走廊里一出口就像判决书,可刘宁当场把那张纸揉了——三年零四个月,她硬是把彭亚楼从“活标本”练成能坐轮椅出门、听见笑话会噗嗤声的活人。
最新视频里,他抓着茶杯抖着手往嘴边送,笑得像漏气的风箱,评论区齐刷刷刷“医学奇迹”,我却盯着刘宁那句“我没把他当病人”头皮发麻:原来真正的处方是先把“废人”标签撕了。
每天七点,她先把自己收拾利索,再把彭亚楼拎起来,像拽一条赖床的男朋友。
刷牙时她站旁边刷手机,故意把牙膏沫掉他脸上,他急得唔唔叫,她顺手擦一把——这叫“情绪牵引”,华山医院康复科年底报告里刚给它补了数据:持续三年以上的“日常羞辱式”刺激,能把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自理率再抬九个点。
听起来像论文,落到她手里就是“别给他脸,他才想抢脸”。
残联今年一月把他们划进“特殊康复援助”,月补两千,理疗师每周两次上门。
钱到账那天,刘宁没买补品,直接租了套日本ReoGo上肢机器人,外加一台VR滑雪游戏。
机器咔咔拉胳膊,屏幕里雪花嗖嗖飞,彭亚楼一边啊啊叫一边挥杆子,汗顺着下巴滴到鞋面,像刚打完一场加时赛。
医生测了神经传导速度,65%,正常人的及格线,他硬是从零分爬到了及格。
刘宁把报告折成纸飞机,飞进垃圾桶:“及格不够,我要他谈恋爱。
”
晚上十一点,她推他去小区转圈,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
她逼他认人:跳广场舞的大妈、遛狗的保安、送外卖的小哥,认对了点头,认错了弹脑门。
彭亚楼现在能完成抓握、点头、噗嗤笑三连,偶尔蹦出“宁”这个音,她就赏一口柠檬茶,酸得他五官皱成包子。
邻居开始习惯这对奇怪组合,有人把他们的日常剪成短剧,央视直接签走,改名《唤醒》,说播出后捐收益给脑损伤基金。
刘宁听完只问了一句:“能给我留点买奶茶吗?
他爱笑,我笑不动的时候得靠糖分顶。
”
我刷完所有更新,脑子里只剩一句话:医学把0变成37%,她把37%过成了100%的日子。
植物人不是终点,标签才是。
来源:a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