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4日,国家图书馆召开“中餐——中国人关于食物烹饪及享用的知识和实践”知识库建设策划会。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霍瑞娟、华为公司IT咨询与系统集成部总裁张岳普出席会议。
10月24日,国家图书馆召开“中餐——中国人关于食物烹饪及享用的知识和实践”知识库建设策划会。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霍瑞娟、华为公司IT咨询与系统集成部总裁张岳普出席会议。
霍瑞娟表示,“中餐——中国人关于食物烹饪及享用的知识和实践”知识库建设是通过大模型开展多模态资源知识化加工的积极探索,是智慧图书馆知识组织和知识服务模式创新的应用实践,也是国家图书馆探索跨界合作、资源共建与技术共享机制的有益尝试。双方应基于技术合作、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成立技术小组,确定技术方案,搭建运维环境,共同推进项目建设,争取借助“中餐——中国人关于食物烹饪及享用的知识和实践”项目申遗这一契机同步上线知识库服务,推动中华饮食文化在全球进行数字化传播。
张岳普表示,本次合作是国家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与华为公司AI技术应用的一次深度交融,华为公司将全力支持国家图书馆构建中餐大模型生态体系,迈入人机协同新阶段。
会上,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汇报了“中餐——中国人关于食物烹饪及享用的知识和实践”知识库总体建设思路,华为公司汇报了大模型赋能中餐知识库建设的技术方案,双方就项目合作目标、技术路径、实施计划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国家图书馆建设“中餐——中国人关于食物烹饪及享用的知识和实践”知识库将借助“模型赋能+知识整合+服务创新”的技术路线推进。知识库基于“中餐”非遗项目涵盖的82个子项目的内容,从中餐核心知识点出发,将与中餐相关的食材、炊具、技艺手法、菜系、礼仪、食俗、节令、传承人等建立知识关联,在此基础上再与中餐相关的古代名人、古代典故、散文诗句建立关联,最终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国家图书馆的多模态资源(文献、视频、图片等)进行知识化加工与组织,建设“中餐”行业模型,最终建成中餐知识库。建设完成的知识库将通过网站为用户提供“智能交互可问答、知识图谱可视化、用户参与可体验”的一站式知识服务,打造全球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权威窗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贡献“文化+科技”的融合方案。
国家图书馆业务管理处副处长罗翀,数字资源部副主任李志尧、韩新月,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田苗,相关部门业务骨干,以及华为公司多名解决方案专家、技术和数据服务专家等参加会议。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