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利用真菌菌丝体作为信息存储的计算机,可能成为低成本内存硬件的替代品。通过使用普通香菇(Lentinula edodes),他们成功创造出功能性记忆电阻器,这些电路元件能“记住”过去的电状态。菌丝体的结构类似于神经网络,能够模仿大脑的突触功能
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利用真菌菌丝体作为信息存储的计算机,可能成为低成本内存硬件的替代品。通过使用普通香菇(Lentinula edodes),他们成功创造出功能性记忆电阻器,这些电路元件能“记住”过去的电状态。菌丝体的结构类似于神经网络,能够模仿大脑的突触功能。研究表明,香菇的韧性和对压力源的抵抗力使其成为理想材料。实验中,研究团队在控制环境中培养香菇,最终记录到其“蘑菇电阻器”的性能为5850赫兹,准确率为90%。这一研究展示了开发低成本、可生物降解组件的潜力,适用于个人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利用真菌菌丝体进行信息存储的计算机可能会成为今天内存硬件的低成本替代品。科学家们通过使用普通的香菇(Lentinula edodes),成功地创造出功能性记忆电阻器——旨在“记住”过去电状态的电路元件,使用的是真菌的根状、神经状部分,即菌丝体,而不是传统材料如二氧化钛或硅。这一创新使得记忆电阻器在性能上与基于硅的芯片相当,同时在成本、可扩展性和环保性方面提供了许多当前计算机组件所缺乏的潜在优势。
开发模仿大脑功能的计算机需要创建能够复制类脑活动的组件。在此过程中,一个关键组件是记忆电阻器的开发,它们可以充当突触——负责管理信息流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研究人员探索了使用蘑菇来实现这一目的,因为菌丝网络表现出类似于神经网络的行为。这些网络的结构相似,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传递信息,类似于人类大脑的运作。然而,由于菌丝体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大脑,因此一些工程调整是必需的,以实现所需的功能。
研究团队选择香菇是因为它们的坚韧、抗压能力以及对各种压力源(包括辐射)的抵抗力。他们在装有香菇孢子的培养基平皿中培养了九个样本,保持了控制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一旦菌丝体完全覆盖了平皿,样本就会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在阳光直射下晾干,以确保其持久性。以这种方式准备的样本被连接到一个专门设计的电路,该电路提供电流以评估它们的计算能力。研究人员记录到他们的“蘑菇电阻器”的性能为5850赫兹,准确率为90%,表明在开发可访问、低成本和可生物降解的组件方面存在进一步探索的潜力,这些组件可用于从个人设备到航空航天的应用。
来源:老孙科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