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专利榜中国占了四成,美国紧追不舍!任正非三年前布好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22:37 1

摘要:“我们研究6G是未雨绸缪,抢占专利阵地,不要等到有一天6G真正有用的时候,我们因没有专利而受制于人。”2025年8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内部讲话中这样说道。

“我们研究6G是未雨绸缪,抢占专利阵地,不要等到有一天6G真正有用的时候,我们因没有专利而受制于人。”2025年8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内部讲话中这样说道。

仅仅一个月后,《日经亚洲评论》与网络创研公司的联合调查显示,中国6G技术专利申请量占比达到40.3%,全球第一。美国以35.2%紧随其后,日本以9.9%排在第三。

全球6G专利版图上,中美两国占了四分之三,其他国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着中国通信技术从追赶到领跑的三十年逆袭故事。

如果时光倒流到1G时代,中国的通信业几乎是一片寂静。那时,中国完全没研究,市场上充斥着来自欧美国家的设备和技术。

2G时代,中国通信业刚开始起步,还是拿欧洲的GSM技术。那个年代,中国市场上最流行的是来自爱立信和诺基亚的设备。

在3G时代,中国终于搞出了自主可控的TD-SCDMA。这是中国第一次在通信标准上有自己的话语权,但整体技术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回顾中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从“1G无声、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领先,到如今6G领跑”,这是一条艰辛的逆袭之路。

一位参与5G研发的老工程师曾在看到中国5G领先的新闻时悄悄擦拭眼角,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5G翻身仗

在5G技术上,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崛起。中国成为全球5G技术最领先的国家,从专利占比、设备成熟度,到运营商的5G网络,全部是全球第一名。

截至2025年3月底,中国已建成5G基站439.5万个,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中国更是建了全球70%的5G基站,拥有全球最大的5G网络。

中国在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已超过42%。这一数字背后,是中国通信企业全球竞争力的实质提升。

美国对中国5G的打压,从侧面证明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但打压多年后,华为5G设备市场依然是全球第一。

6G新赛道

当全球还沉浸在5G带来的变革时,6G的竞争已悄然开始。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数据,全球6G核心技术专利申请量已突破10万项。

中国不仅在6G专利数量上以40.3%的份额领先,更值得注意的是其48%的份额为核心专利。这意味着中国正在从技术的应用者,向技术的定义者转变。

在全球约3.8万件6G申请中,中国就贡献了超过1.3万件,其中近九成都是“发明专利”,原创性和技术壁垒非常高。

华为作为领头羊,将宝押在了“通感一体化”和智能超表面这些前沿领域。华为2024年研发投入达1797亿元,其中30%投向6G及相关前沿技术。

面对6G竞争,中美选择了不同的战略路径。

美国依靠高通、英特尔等芯片企业的优势,在毫米波和太赫兹技术领域保持领先。美国企业采取了“核心技术”突击的策略,牢牢攥住量子加密、边缘计算等底层技术。

中国则采取了“举国体制”的策略。早在2019年,工信部就牵头成立了6G推进组,集结了中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还有华为、中兴、大唐电信等设备巨头。

在政策引导下,我国已在5G-A技术标准和网络建设方面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5G-A作为5G向6G演进的关键阶段,已提前引入感知、人工智能、天地融合等6G潜在关键技术。

而美日欧则选择了“抱团取暖”的模式。美国和日本就砸下几亿美元的重金,合作焦点直指安全网络和先进通信技术。欧洲则由诺基亚牵头的旗舰项目Hexa-X,手握巨额投资。

专利数量固然重要,但专利的质量更为关键。在6G领域,中国的专利不仅数量领先,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华为的专利策略具有地基型特征:38%的专利为标准必要专利(SEP),涉及通信标准底层技术。这种策略使其在5G时代全球每台5G设备均需向华为支付专利费,预计在6G时代将继续延续这一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家近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0.5GHz至115GHz全频段兼容的高速无线通信,且具备灵活可调谐能力。

该技术植入AI算法后,可实时分析环境干扰源并优化传输路径,在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等场景中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的关键跨越”。

专利数量领先,不等于主导权在手。6G的竞争,上半场是专利,下半场是标准和生态。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就提醒,全球标准存在碎片化风险,各个区域联盟各玩各的,标准统一前路艰难。这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未来产业主导权的博弈。

国际电信联盟高级官员明确指出,将中国排除在6G标准的讨论之外,并不现实。这句话背后,是中国在6G专利方面强大的话语权。

在6G标准制定上,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2025年6月的国际电信联盟会议上,中国提出的关于AI融合与绿色通信的提案被成功采纳。

6G的未来与挑战

尽管中国在6G专利上暂时领先,但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技术转化是一大挑战。专利和战略终究要落地才能分出高下,谁能先把实验室里的技术,变成能大规模部署、普通人用得起的现实产品,谁才能笑到最后。

建设成本是另一个巨大挑战。6G基站的密度可能要达到“每个楼层一个”,单个节点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将超过百万元。这是一场吞金的竞赛,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国家的综合国力。

据专家预测,通过5G-A阶段的“技术攻坚+生态协同”双轮驱动,6G有望于2030年前后具备商用能力。麦肯锡的最新报告预测,6G将在2035年前为全球经济增长7.5万亿美元的新增价值。

根据规划,中国到2035年将发射2.6万颗近地卫星,推动6G技术规模化应用。太空中的卫星网络与地面的基站网络,将共同织就一张覆盖全球的6G网络。

从1G时代的无声,到6G时代的领跑,中国通信业走过的是一条从技术追赶到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

来源:波士财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