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超级周期”来临!10家高增长公司潜力巨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4 17:11 1

摘要:存储芯片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AI算力爆发、数据中心建设加速,以及智能终端渗透率提升,存储芯片市场供需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

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迎来一轮由AI驱动的“超级周期”,涨价潮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这些公司正成为最大受益者

存储芯片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AI算力爆发、数据中心建设加速,以及智能终端渗透率提升,存储芯片市场供需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

摩根士丹利指出,当前存储芯片库存已降至两周以下,市场完全转向“卖方市场”,价格涨幅高达25%,且预计这一轮涨价潮将持续至2026年。

在这一行业背景下,A股市场上具有核心技术的存储芯片公司正展现出惊人的成长潜力。本文基于最新财报数据和行业趋势,梳理出10家最具成长性的存储芯片公司。

寒武纪、兆易创新、澜起科技

寒武纪作为AI芯片龙头,在存储与算力融合领域占据先发优势。公司2025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1.49%,增速位居行业前列。

寒武纪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是同时具备人工智能推理和训练智能芯片产品的企业。在AI服务器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其产品前景广阔。

兆易创新是国内存储设计龙头,覆盖NOR Flash、利基型DRAM、MCU三大核心赛道。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31%,营收达41.5亿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兆易创新自研128层3D NAND良率超90%,成本较海外低15%。其AI服务器带动企业级SSD订单同比增长300%,显示出在高端市场的突破。

澜起科技是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领导者,主导DDR4/DDR5接口芯片标准制定。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达8.6亿元,同比增幅152%,毛利率稳定在65%以上。

澜起科技的DDR5 RCD芯片全球市占率超45%,HBM3存储控制器通过美光、SK海力士验证并小批量供货。随着DDR5内存加速普及,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江波龙、深科技、德明利

江波龙作为国内存储模组龙头,覆盖消费级、企业级全品类存储产品。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0%,上半年营收达102亿元。

江波龙在AI服务器存储方案领域取得突破,该业务已实现量产,企业级存储收入同比增长666%。公司与长鑫存储、长江存储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保障了供应链稳定性。

深科技是国内存储封测领军企业,掌握HBM封装核心技术。公司HBM封装产能占全球12%,良率追平行业头部水平。

深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45%-50%,HBM封装业务毛利率高达50%。公司承接长江存储128层NAND及长鑫存储超50%委外封测需求,订单充足。

德明利在存储主控芯片领域技术领先,自研SSD主控芯片市占率国内第三。公司PCIe 4.0 SSD主控芯片已通过长江存储验证,企业级RDIMM内存模组进入华为鲲鹏服务器供应链。

2025年上半年,德明利营收达41.09亿元,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随着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北方华创、有研新材、联芸科技

北方华创是半导体设备平台型企业,在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领域技术领先。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61.42亿元,同比增长29.51%。

在存储芯片领域,北方华创的刻蚀机在长鑫存储市占率超50%,12英寸TSV刻蚀机支持5nm以下制程。公司存储设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订单同比增长150%,增长动能强劲。

有研新材是电子薄膜材料领先企业,2025年三季报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1.00~127.00%。公司与长江存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其重要的靶材提供商。

随着长江存储产能持续扩张,有研新材作为核心材料供应商,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联芸科技是国内SSD主控芯片龙头,2025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05%。公司实现从SATA到PCIe 5.0全协议覆盖,2024年全球独立第三方SSD主控市占率达25%。

联芸科技的第二款PCIe 5.0主控芯片已进入量产验证阶段,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佰维存储、东芯股份

佰维存储在嵌入式存储和先进封测领域布局完善。公司推出全球首款12TB QLC SSD,应用于AI数据中心。其3D混合键合技术实现存储密度提升50%,获“全球电子成就奖”。

尽管2025年上半年佰维存储净利润为 -2.41亿元,但这主要受先进封装研发投入拖累。随着技术商业化推进,公司有望在未来实现盈利反转。

东芯股份是国内少数实现NAND/NOR/DRAM全品类布局的企业。公司24nm SLC NAND已量产,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车规级R Flash通过AEC - Q100认证,进入博世、大陆集团供应链。

虽然2025年上半年东芯股份净利润为 -1.24亿元,但其2024年NAND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2%,显示出良好的业务拓展势头。

投资前景分析

从投资角度看,存储芯片板块正迎来“价格回升+国产替代”的双轮驱动。

随着美光逐步退出中国市场,国产存储芯片厂商迎来替代窗口期。同时,AI算力建设持续推进,对存储芯片特别是高性能存储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花旗集团和摩根士丹利预测,第四季度DRAM平均售价将上涨25 - 26%,比上一季度上涨10%以上,涨价热潮或进一步加剧。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存储芯片“超级周期”中,具有核心技术、与国内存储巨头深度绑定、并在HBM等高端领域有所布局的公司,最有可能享受行业红利,实现持续成长。

来源:走进科技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