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9号凌晨,旬河大桥下游的水面上浮起一具尸体,穿着件崭新的西装,领口还别着个"周"字的胸针。这消息一传开,旬阳市的街坊邻居都炸了锅——这不就是10月3号婚礼当天跳河的新郎吗?人还没进洞房就没了,这哪是结婚,分明是办丧事啊!我蹲在河边听人议论,老张头拍着大腿
10月9号凌晨,旬河大桥下游的水面上浮起一具尸体,穿着件崭新的西装,领口还别着个"周"字的胸针。这消息一传开,旬阳市的街坊邻居都炸了锅——这不就是10月3号婚礼当天跳河的新郎吗?人还没进洞房就没了,这哪是结婚,分明是办丧事啊!我蹲在河边听人议论,老张头拍着大腿直叹气:"这年头,办个婚礼比上战场还难啊!"
说起来,这事儿得从两年前说起。周家儿子和李家闺女是高中同学,一个在陕西师范学院,一个在政法大学,毕业了还一直有来有往。2023年10月,两人订婚了,彩礼13.6万,金饰、衣服、酒水啥的都备齐了,光是这事儿就花掉20万。周家老两口心里美滋滋的,想着儿子终于找到个好媳妇,哪知道这婚事一拖就是两年。
"孩子啊,赶紧把证领了,婚礼上人家都得看结婚证的。"周母前年就催过,可李家姑娘总说"还没正式求婚呢",周家老两口也没多问。后来订了婚期,周母又问,李家姑娘又说"等婚礼那天再说"。周母当时还笑:"这姑娘,比我还磨叽。"
到了2025年9月底,两家准备得热火朝天,可问题却像蚂蚁一样爬满了婚礼的每个角落。最让周家头疼的是"敬酒"这事儿。按周家老两口的说法,以前都是男方女方各自准备,哪有婚前还要去女方家敬酒的规矩?可李家姑娘坚持要周家儿子去敬酒,还说"早就定好了"。
"我儿子一想,不就是去敬个酒嘛,能咋地?"周母回忆起来还在抹眼泪,"结果去了才知道,女方家说啥都不让去,就让他在门口站了一小时。我儿子回来跟我们说,他连饭都没吃上,人也蔫了。"
这事儿还没完,10月1号,周家儿子和李家姑娘一起去西安买房子,路上又因为敬酒的事吵起来了。"我儿子说,'我那天不是不想去,就是有点不想去。'李家姑娘非要问到底是谁说的,俩人就吵起来了。"周母说着,手抖得直拿不住茶杯。
10月2号,周家儿子去女方家敬酒,结果更糟。"他爸去接他,他跟他说'我把人都丢完了,丢大发了',"周母声音发颤,"他一个人在新房里坐到半夜,我问他怎么了,他都不说。
最让周母心碎的是10月3号早上。"我儿子说,'我从小到大没受过这么大的委屈',然后就跑了。"周母说着,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他连手机都扔在车上,就往大桥跑。"
我问过几个在酒店打工的,他们说:"那会儿酒店门口人挤人,新郎突然冲出去,一溜烟就不见了。有认识他的,赶紧追出去,可哪儿还找得到人?
最让人气不打一处来的是,网上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的。"新娘妈要新郎下跪、扇耳光、还要2万下车费",周母气得直拍桌子:"这纯属造谣!我们俩人从头到尾就没提过这个。"后来公安机关一查,这造谣的已经被立案了。
我认识一个在旬阳做红白喜事的李师傅,他跟我说:"在我们这儿,男方去女方家敬酒是常事,但也没到非要去不可的地步。"可这事偏偏就卡在了这个点上。
周家儿子从小就是个省心的孩子,性格温和,遇事总爱商量。"他爸跟我说,'这孩子从小到大,没跟人红过脸。'"周母抹着眼泪说,"可这次,他怎么就突然崩了?
婚礼当天,接亲的时候又出问题。"女方家说接亲礼品没备齐,差点打起来。"周母声音越来越小,"后来给下车费了,以为没事了。结果到了酒店门口,又因为敬酒杯的事吵起来。"
我问周母:"您觉得这事儿到底谁对谁错?"
"我能说啥?"周母苦笑,"我儿子从小到大,就受过这一次委屈。"
那天,周家儿子在酒店门口突然转身就跑,一溜烟就跑到了旬河大桥。"水这么大,他跳下去的时候,我儿子还说'我从小到大没受过这么大的委屈'。"周母的声音越来越小,"这话说完,人就没了。"
现在想想,这婚俗到底是怎么了?订婚两年了,彩礼都给了,房子也买了,为啥非要在这最后关头折腾?是不是我们这代人太死板,把结婚变成了一件要"过五关斩六将"的事?
周家老两口现在还住在老房子里,屋角的相框里,儿子和李家姑娘的合照还摆着。"她到现在都没个说法,"周母喃喃自语,"连句'对不起'都没有。"
我走的时候,周母还在厨房熬粥。"这粥啊,得熬得透透的,"她边熬边说,"就像人这一辈子,有些事熬过了,就过去了。可有些事,熬不过去,就真没了。"
旬河的水还在流,桥上的行人来来往往,谁也不知道,这座桥下,埋着一个29岁年轻人的梦。
来源:宅了一只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