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触底反弹!国产替代+AI需求双驱动已有仓位的该拿还是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5 04:06 1

摘要:近期存储芯片板块热度飙升,“已有仓位拿好”的声音不断。存储芯片到底是周期反转的真机会,还是昙花一现的炒作?咱们结合2025年最新行业数据,把这事聊透。

近期存储芯片板块热度飙升,“已有仓位拿好”的声音不断。存储芯片到底是周期反转的真机会,还是昙花一现的炒作?咱们结合2025年最新行业数据,把这事聊透。

先看价格走势——2025年三季度,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价格环比上涨8%,NAND Flash(闪存)价格环比上涨5%,结束了连续12个月的下跌。这背后是头部企业集体减产+AI需求暴增的双重作用:

• 减产保价:三星、美光、SK海力士三季度合计减产存储芯片15%,全球存储芯片产能利用率从65%提升至80%,供需关系从“过剩”转向“紧平衡”。

• 需求爆发:AI服务器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某云巨头三季度存储芯片采购量同比增长40%;消费电子端,智能手机、PC的存储配置升级(比如手机从128GB向512GB普及)也拉动了需求。

国内存储芯片的核心看点是长江存储。作为国产3D NAND(闪存)的龙头,它的进展直接影响板块逻辑:

• 技术突破:长江存储的TLC 3D NAND良率已超95%,QLC产品进入量产阶段,性能对标国际一线品牌,成本比海外低10%-15%。

• 市场份额:2025年三季度,长江存储在全球NAND市场的份额提升至15%,国内市场份额超30%,在政务、金融等“国产化替代”领域,几乎成了“标配”。

• 订单情况:长江存储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2%,净利润扭亏为盈,某国产手机厂商的新机型中,70%的存储芯片由其供应,订单排期已到2026年一季度。

存储芯片的上涨不是偶然,而是“周期反转+国产替代+AI需求”的三重红利叠加:

• 周期红利:存储芯片是典型的周期行业,价格涨跌与产能、库存高度相关。当前行业从“去库存”进入“补库存”阶段,价格反弹具备可持续性。

• 替代红利:“十五五”规划明确“突破存储芯片核心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国家大基金三期重点投向存储芯片领域,长江存储等企业获得真金白银支持,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 AI红利:AI大模型训练、推理需要海量存储,某AI服务器的存储芯片用量是传统服务器的3-5倍,这种需求爆发式增长,为存储芯片企业打开了第二增长曲线。

存储芯片的机会诱人,但风险也得警惕:

• 产能过剩隐忧:虽然头部企业减产,但长江存储等国产厂商仍在扩产,若未来需求不及预期,新产能释放可能再次引发价格战。

• 技术迭代风险:HBM(高带宽内存)在AI服务器中的渗透率提升,可能分流传统存储芯片的需求;QLC技术若稳定性不足,也会影响市场接受度。

• 国际竞争压制:三星、美光在存储芯片领域深耕多年,技术、专利壁垒深厚,国产厂商在高端市场的突破仍需时间,短期业绩或受国际巨头价格策略影响。

• 长期价值派:若持仓的是长江存储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如存储芯片设计、封测龙头),且成本较低,可继续持有,享受“国产替代+AI需求”的长期红利。

• 短期交易派:密切关注DRAM、NAND价格走势(可参考集邦咨询的每周报价),若价格连续两周回调,或出现头部企业复产信号,建议逢高减仓,锁定利润。

• 风险控制:存储芯片周期属性强,别满仓押注,建议搭配AI算力、国企重组等板块,平衡组合波动。

来源:是布丁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