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全会公报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 北京报道
继十年一度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今年7月召开后,区域战略再次迎来新的系统性部署。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全会公报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叠加效应,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要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
“这次公报在区域部分有新提法。”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征学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四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叠加效应”,这要求这些战略在落实过程中形成合力,而不是产生冲突。
四大战略叠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区域战略逐渐形成一个体系化的系统。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区域重大战略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主体功能区最早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较早,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这些政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均有提及。其中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而此次四中全会的新提法,则是要求这四大战略形成叠加效应。此前在公开演讲中,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集成和提升,区域重大战略是对十八大以来若干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总结和提升,主体功能区战略体现了因地制宜、分类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新型城镇化战略以人为核心,既是国家区域经济布局和城镇化布局的基本道路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问题。而未来要将这些战略统合到一起,共同推动一个综合性的大政方针。
注重陆海统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陆地上的国土空间用地规划外,公报还强调了要注重陆海统筹,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此前,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和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统称为“国土空间规划”。
今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7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门提出,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在10月24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建议》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可以归纳为“三个注重”:注重优化布局,首先要优化区域布局,明确推动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动力源,长江、黄河两条绿色发展带取得新的突破;推动跨区域跨流域大通道等“硬联通”设施建设,健全区域间规划统筹、产业协作、利益共享等“软协同”机制等举措;注重新型城镇化。《建议》提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等举措,这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蕴含巨大内需空间。例如,“十五五”时期预计将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注重陆海统筹。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建议》提出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加强重点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坚定维护海洋权益和安全等举措,这将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海洋强国建设。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