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关键节点!乌摧毁俄两架战机,泽连斯基敲定长期防务共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4 15:56 2

摘要:这段视频不是摆拍,是乌方实打实的作战记录,当天安全局就发了声明,说这两架飞机是专门用来拦截乌方远程无人机的,这次算是被“归零”了。

10月21日,乌克兰安全局突然放出一段行动视频,画面里的场景看得人眼前一亮。

前线后方85公里处,两架俄罗斯的轻型飞机被精准命中,火光一闪后便失去了动静。

这段视频不是摆拍,是乌方实打实的作战记录,当天安全局就发了声明,说这两架飞机是专门用来拦截乌方远程无人机的,这次算是被“归零”了。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俄军方专门部署的反无人机战机,后来翻了资料才发现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这两架飞机是塞斯纳Yak-52型,原本就是民用教练机,不知道俄军方怎么改装了一下,就拿来当反无人机工具用。

之前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还播过相关画面,说这是应对乌方远程无人机的临时对策。

为啥要用民用教练机改装?其实不难理解。

乌方的远程无人机现在越来越能打,不光在被占领土活动,还能越过边境。

传统防空系统对付这种小型无人机,要么效率低,要么成本太高,实在不划算。

俄军方无奈之下才想出这么个低成本办法,只是没想到刚亮相没多久,就被乌方端了窝。

乌方这次打击选的位置也挺有讲究,在扎波罗热州的一处军事设施,距离前线85公里。

这个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正好在俄前线防御的盲区里,能成功突袭,看得出来乌安全局的策划挺周密。

安全局还说,这不是单次行动,是破坏俄多层防御的延续,目的就是为自家远程无人机“扫清道路”,让后方打击能持续下去。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两架轻型飞机吗?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扎波罗热这地方,说它是俄乌南部战线的“心脏”都不为过。

它是交通枢纽,不管是兵力调动还是后勤补给,都得经过这儿。

更关键的是,欧洲最大的核电站就在这儿,俄乌一直围着这片区域反复争夺。

乌方之所以盯着这里的俄军事设施打,不光是为了毁两架飞机。

现在乌方越来越依赖远程无人机,那些远离前线的油库、弹药储存地、雷达设施,有人驾驶飞机去不了,无人机正好派上用场。

而这两架改装飞机,就是俄用来盯着无人机的“眼睛”,把它们打掉,无人机后续行动的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

个人觉得,这步棋走得挺妙。

乌方没跟俄硬拼正面兵力,而是专挑对方的薄弱点下手。

俄军方用民用飞机改装反无人机,本身就暴露了传统防空体系的短板,乌方抓住这个漏洞精准打击,既削弱了对方的反制能力,又能给自己的远程打击铺路,一举两得。

这边军事打击的消息刚传开,当天晚上泽连斯基就发表了讲话,时间点掐得刚刚好。

他说已经完成了和欧洲伙伴会晤的准备工作,这周要签一项新的防御协议。

欧洲的支持对乌来说太重要了,光靠自己硬扛,怕是撑不了这么久。

这项协议可不是随便签的,泽连斯基说它会成为乌克兰长期安全保障的一部分,能给国家和人民提供持久保护。

本来想这会不会是乌方单纯找外部支持,后来发现不是。

泽连斯基还透露,他之前和特朗普谈过,双方同意尝试以当前前线为基础进行谈判。

这就有意思了,一边在战场上精准打击,一边在外交上谈谈判,乌方的节奏把控得很稳。

乌方现在的思路很清晰,打是为了让自己在谈判桌上更有底气,谈是为了争取长期安全。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双方都耗不起,单纯靠军事手段很难分出胜负,这时候外交动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欧洲的防御协议,相当于给乌方吃了颗定心丸。

冲突以来,欧盟给乌的军事援助一直没断,这次的新协议,大概率会把武器供应、军事训练、情报共享这些事固定下来,形成常态化支持。

有了这些保障,乌方就算和俄谈判,也不用怕被轻易拿捏。

而和特朗普达成的谈判共识,以当前前线为基础,其实就是承认了乌方现在的作战成果。

现在俄乌战线基本僵持,谁也很难再大面积推进,以现有战线为基础谈判,算是比较务实的选择。

当然,俄方面怕是不会轻易答应,毕竟这意味着要放弃部分既得利益,但至少双方有了谈判的方向。

现在俄乌战场,无人机早就不是辅助角色了,成了实打实的主力之一。

俄用“天竺葵”无人机袭击乌能源设施,乌用无人机打击俄军舰和后方设施,你来我往的。

无人机成本低、目标小,很难被完全拦截,已经成了改变战场态势的关键装备。

俄军方用民用教练机改装反无人机,其实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这种改装机本身就有短板,飞得慢、防护弱,只能对付一些低速小型无人机,遇到乌方的精准打击,根本没什么反抗能力。

这次被摧毁,也说明这种临时对策根本经不起实战检验。

如此看来,10月21日这一天,乌方算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军事上,精准打击摧毁俄的反无人机力量,为后续行动扫清障碍;外交上,敲定欧洲防御协议、释放谈判信号,既巩固了外部支持,又为冲突解决留了口子。

个人觉得,俄乌冲突打到现在,谁也赢不了绝对胜利,打谈结合可能是最现实的出路。

乌方的做法,既没有放弃军事斗争,也没有关上谈判大门,算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毕竟战争最受苦的是老百姓,不管是乌方还是俄方,能通过谈判解决分歧,才是真的好事。

国际社会也该多发挥作用,多做劝和促谈的工作,而不是一个劲地递武器、拱火。

希望这次乌方的军事打击和外交动作,能成为打破僵局的契机,让俄乌双方早日回到谈判桌前,给这场持续已久的冲突画上一个句号。

来源:木鱼脑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