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如炬引航程 从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看上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3 18:02 1

摘要:10月21日,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大剧场气氛热烈——以“初心如炬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上海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报告会暨主题活动在此举行。4位跨领域企业家带着创业故事登台,800余名现场代表凝神倾听。这场活动,不仅是上海民营经济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展示,更是

10月21日,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大剧场气氛热烈——以“初心如炬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上海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报告会暨主题活动在此举行。4位跨领域企业家带着创业故事登台,800余名现场代表凝神倾听。这场活动,不仅是上海民营经济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展示,更是上海民企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缩影。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近年来,上海市工商联系统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服务“两个健康”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武装、载体创新、青年传承、惠企服务、典型弘扬、大局担当等系统性实践,推动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稳步前行,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上海民企答卷。

理论武装铸魂:让红色基因扎根民营经济土壤

政治引领精准覆盖。市区两级工商联形成“分层分类、全域覆盖”的学习格局,针对不同规模企业负责人、行业代表定制学习内容,截至2024年,全市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商会、进民企活动共计9000余场,覆盖民营经济人士逾25万人次;紧扣“强信心 促发展”主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与民营经济促进法,举行全市专题宣讲会,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班子、全体执委和各直属商会代表等约700人(次)参加。闵行“四季宣讲”、浦东“1230”工程、松江“松商大讲堂”等特色实践,让政策精神落地生根。

思想引导建章立制。开展民营经济人士思想状况调研,《加强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思想政治引领方式方法研究》课题获全国工商联理论创新三等奖、上海市统战系统理论创新一等奖、国家政研会研究成果一等奖;守牢意识形态阵地,确保思想引导不偏航、不走样。

素质提升涵养情怀。实施新时代民营企业家成长促进行动,与市文史馆联合举办“工商联・文史大家讲坛”,引导民营经济人士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近三年以来,市区联动开展各类研修班、培训班193期,近7000人参加培训,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家综合素养。

载体创新浸润:让红色教育从“听”变“悟”

红色资源“串珠成链”。构建“8+76+N”三级联动教育点体系(8家市级、76家区级、N个基层特色教学点),创新推出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红色护照,遴选标杆性红色场馆,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教育模式,让红色教育可触可感。各区深挖本区域红色资源打造特色场景,杨浦“国歌展示馆”、静安“同舟苏河CITYWALK”线路,奉贤“烈士纪念设施守护队”、崇明“瀛商之家”等,将红色基因与城市文脉相融,让教育更鲜活长效。

指导点、示范点建设“提质增效”。坚持系统谋划、品牌引领,将理想信念教育系列奖项评定纳入全会宣传教育品牌体系。近三年来,共有106家商会和企业获评示范点,涌现出96个特色品牌项目,实现“守正创新、常做常新”。以“理想信念教育指导点建设”为抓手,实现基层商会指导点全覆盖。基层商会巩固率100%,执常委企业覆盖率超90%,让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日常、见于经常。

实践教育“知行互促”。理想信念报告会分享创新创业故事,传承优秀企业家精神;组织基层商会会长、教育基地负责人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专题学习培训,通过实地考察、案例研讨,让理想信念真正变成干事创业的行动力。其中虹口持续深化“引航人”培训品牌,以精准教学激发民营企业家活力。

青年传承赋能:为民营经济育好“未来活水”

搭起青年交流协作平台。上海市工商联制定《年轻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计划》,建立市、区、基层三级青创组织网络,市青创联吸纳300名理事,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信息科技,在线新经济等13个专业委员会;规范组织建设,目前多个区级青创组织完成注册登记,部分区实现对所属街镇商会全覆盖,全市各级青创组织会员超3200人,为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搭建起交流合作的组织平台。

品牌活动深度融合。举办“青创上海”系列活动,指导首批7家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立青创组织,并吸纳其加入青创联盟,形成多维培育体系;深度参与“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推出《上海首批创新创业基地服务指引》、推出《上海,创新创业第一站》宣传片、形成青年创新创业生态评估报告。联合主流媒体举办“青年草坪创新创业湃对”,开展跨界交流,助力青年企业家在“破圈”中实现能力成长与价值引领双向赋能。

培训实践双轨并行。每年举办“青创上海 红心向党 实业报国”专题研修班,赴张謇学院传承企业家精神,到曲阜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去六安、三明、临沂接受红色教育,赴武汉、宜昌感受长江文化。连续举办六届“青创上海”徒步行,使企业家在行走中深刻感受创业精神与国家发展、城市脉动的同频共振。组织“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青创上海・歌咏比赛”活动,全市近1500名青年企业家参与,歌声中播种“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种子。嘉定“年轻一代创新创业导师团”、宝山“行走的课堂”等通过创新路径,助力年轻一代接续创业路。

服务护航发展:把信念转化为破难题的“金钥匙”

政企沟通常态化。以民营经济圆桌会为牵引,建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截至2024年底,市区开圆桌会265场,6653家(次)企业参与,企业提问题1638条、答复解决率近90%;与市国资委发布《进一步促进我市地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国企民企深度合作。联动举办民营经济服务月活动2090余场(超8.9万家次企业参与),其中,普陀“民营企业之家”、青浦“一十百千”工程等,拓宽沟通广度与民生温度。

专项机制解痛点。深化“政会银企”“公检法司”“产学研用”专项机制,聚焦企业融资、权益保护、科技创新需求。截至2024年底,“政会银企”服务12.11万家次企业;“蓝鲸”护企破获涉企案件2400余起;开展“企业家学法”培训近500场;连续多年组织企业参与进博会等展会,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开放创新搭平台。成立国际友城商会合作网络、工商联国际合作委员会,发挥中外商会海上沙龙等品牌效应,深化友城政企对话;常态化举办“护航民企走出去”圆桌会、组织“一带一路”专题培训班、推出“走出去”资讯快报,扩大企业出海“朋友圈”。

情怀铸就担当:用行动书写民企责任答卷

营商环境清朗护航。不断完善民营经济领域舆情监测机制,共编辑舆情专报31期、周报33期、速报20余期。联合多部门搭建“优化上海市民营经济领域营商网络环境工作平台”,举办网络舆论风险防范培训,开展“党建引领·法进企业·护航营商”活动,协同护航民企发展。

民企故事全域传播。持续拓展媒体合作,联动文汇报、东方卫视、中新社等主流媒体,打造《上海民企开拓记》《民企“安心”记》《青创未来派》等一系列专栏与短视频,生动讲述民企开拓故事,其中《青创未来派》单集阅读量超28.5万。拍摄《永不褪色的理想信念》系列宣传片;区级层面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如黄浦区工商联“沪商追梦黄浦人”专栏等,展现企业家追求理想、勇攀高峰的心路历程。

2022年以来,4名上海民营经济人士获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80人获市级称号。积极组织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5家企业获全国首批“万企兴万村”优秀案例;引导企业参与公益慈善和光彩事业,举办主题活动日,发布典型案例和帮扶地图,成立基金会联盟,打造品牌公益项目;组织企业驰援救灾,捐款捐物;“为了花朵的微笑”公益援教项目累计捐资2845万元,帮扶86所学校,帮助超12万名儿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市区两级工商联举办653场招聘活动,2.8万家(次)民企提供超30万条(次)招聘岗位,签订就业意向超5.2万人(次),为稳定就业市场、保障民生提供坚实支撑。金山“鑫商荟”、徐汇西藏萨迦中学专项基金、长宁“慈善+产业”模式等,让民企担当在基层落地开花。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交汇点,上海市工商联积极构建长效机制,让信念之炬越燃越旺,为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上海市工商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统战部的坚强领导下,高擎理想信念的火炬,持续创新理想信念教育载体、深化教育内涵、巩固教育成果,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为服务国家战略、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海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东方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