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流感活动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中国南方省份流感活跃度持续增加,且今年流感流行季较往年可能提前到来。国际情况与之呼应,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也已提前进入流感季,病例数快速上升,提示全球流感活跃度提高。
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流感活动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中国南方省份流感活跃度持续增加,且今年流感流行季较往年可能提前到来。国际情况与之呼应,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也已提前进入流感季,病例数快速上升,提示全球流感活跃度提高。
· 日本已于10月宣布进入全国流感大流行期,报告病例逾6000例,导致百余所学校停课,社会运行受到冲击。值得注意的是,住院患者中近半数为14岁以下儿童,显示儿童群体为高风险人群。
· 英国数据显示,病例数接近2022–2023年流感季提前爆发时的水平,青壮年与学龄儿童感染增长最为明显。
这个冬天,我们可能面临来得早、去得晚、多毒株并行的复杂流感季。
治疗方式
1.对症治疗: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药)、止咳祛痰药、抗组胺药(缓解鼻塞打喷嚏)
2.无需特殊治疗,多数可自愈,症状加重需就医
1.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巴洛沙韦片、扎那米韦(吸入,12岁以上用)、帕拉米韦(静脉,用于重症或无法口服者)
2. 需医生指导用药,配合休息、补水及对症治疗
若出现突发高热、全身酸痛、乏力、头痛等症状,应高度警惕流感,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需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延误治疗。
甲型流感(A型)是最容易变异、传播最广、引起重症的主要类型。今年我国主流毒株已由去年的甲型H1N1转变为甲型H3N2。H3N2并非新病毒,早在1968年就曾引发全球大流行,其后持续变异、周期性出现。
· 传播力
H3N2比H1N1传染性更强、传播更快。
· 免疫力
由于公众近些年对H3N2暴露较少,人群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风险和重症风险均有所上升。
· 症状表现
两者临床症状相似(高热、咳嗽、咽痛、全身酸痛),难以仅凭症状区分,需依靠病原学检测。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2025-2026年北半球流感疫苗推荐组成,H3N2亚型被“换株”。
科学家通过全球监测发现,原先的H3N2病毒与当前流行株在基因和抗原结构上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旧疫苗若不更新,保护力就会大打折扣。
面对多型别并存的流行态势,快速准确鉴别流感型别显得尤为重要。海尔施基因13项呼吸道检测试剂盒服务市场7年,采用多重PCR技术,可同时检测13种呼吸道病原体,同时对甲型流感H1N1、H3N2分型,快速精准辅助临床鉴别。
疫苗接种仍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今年北半球流感季预计从10月开始,12月至次年2月达峰,10-11月是最佳接种窗口。
但疫苗保护率约50%,意味着每两人中有一人可能免于感染或重症。对于高危人群——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孕妇和医务人员——接种意义重大。
除此之外,核酸检测在出现对应症状时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精准鉴别。
针对门急诊和病房不同场景的“13+4”一站式呼吸道多重核酸整体解决方案,可以及时识别病原体,进行有效的支持治疗,指导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精准使用,防止抗生素的滥用,从而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住院时间,极大地节省医疗费用与资源。
来源:海尔施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