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恋爱期间涨粉百万,一拆伙,他单场直播干了二十万,她评论区全是“老牛吃嫩草”。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连谈恋爱都像在做KPI?
刘康和她,不是分手,是项目下线。
恋爱期间涨粉百万,一拆伙,他单场直播干了二十万,她评论区全是“老牛吃嫩草”。
不是她不够好,是流量不认人,只认算法。
他早就在暗地里准备好了。
分手前就注册了MCN,签了三个网红,用的全是你们以为的“情侣日常”里攒下的资源。
那些牵手、拥抱、一起吃火锅的视频,不是甜蜜,是数据铺路。
她还在发“独立女性”的视频,没人看,因为观众早就看腻了——他们要的是冲突,不是成长。
你可能觉得,这不过是网红的狗血剧。
但你有没有想过,你刷的每一条“姐弟恋翻车”视频,都在给平台算一笔账:8.2亿播放,多少广告主在背后数钱?
多少品牌在悄悄把“情感稳定”写进合同?
95后男生说姐弟恋可以,但别公开——因为公开等于暴露弱点。80后女生觉得公开才是真心,可她忘了,在这个圈子里,真心不值钱,人设才值钱。
他离职那天,没人觉得意外。
公司里早就有传言:谁和谁在一起,就等于谁在吃流量的红利。
办公室恋情在普通公司是丑闻,在MCN机构,是资源重组。
最讽刺的是,她直播里那句“要追究违约责任”,没人在意她是不是被辜负了,只关心:协议有没有签?
分成怎么算?
有没有录音?
这不是爱情崩了,是亲密关系被拆解成了可计量的资产。
你们以为他在利用她?
不,是整个系统在利用你们的情绪。
你点赞、转发、骂他渣,其实你也在帮流量机器加砖添瓦。
现在连品牌方都开始问:这位博主,最近感情状态稳定吗?
有没有可能被爆瓜?
我们一边骂着消费感情,一边又忍不住刷着“他哭了吗”“她有没有哭”。
你不是在看戏,你是在给这场表演买单。
而最可怕的是,年轻人开始觉得:不靠关系上位,就别想出头。
你努力拍视频,不如找个能带流量的人谈恋爱。
这不是爱情,是生存策略。
我们以为自己在看热闹,其实早就成了热闹的一部分。
来源:呦呦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