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娜官宣喜讯,简直不敢相信!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3 02:09 1

摘要:感觉有点不对劲。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她还是那个在湖南台节目里,能笑得前仰后合,做游戏没轻没重的人。现在,她站在了国家台的舞台上,穿着正式的礼服,一板一眼地报幕。

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今年的央视中秋晚会,主持人名单里有谢娜。这事儿是怎么定的?

感觉有点不对劲。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她还是那个在湖南台节目里,能笑得前仰后合,做游戏没轻没重的人。现在,她站在了国家台的舞台上,穿着正式的礼服,一板一眼地报幕。

甚至有人截了图,说她的脸看着很端庄,是一种“国泰民安”的长相。

这个变化太大了。大到她自己都觉得不踏实。据说,刚接到通知那会儿,她的第一反应是,这消息靠谱吗,先别跟人说。都跟着节目组对稿子了,心里还在犯嘀咕,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临时换掉。

观众也替她捏着一把汗。看直播的时候,眼睛都不敢眨。就怕她忘了词,怕她说错话,更怕她一张嘴,习惯性地“哈哈哈哈”笑出来。一场晚会看下来,台上的人可能没那么紧张,反倒是电视机前的人,心一直悬着。

这股紧张情绪,是从哪来的?

都是过去的一些画面烙下的印记。比如那次,她跟康辉一起主持。康辉正经八百地在讲,主持人遇到突发情况该怎么处理。她跟着接了一句“开始编?”。镜头给到康辉,他脸上的那种无奈,全国观众都看见了。后来更是传出那句“我没法跟她沟通”。

还有一回,在大型晚会上,汪涵话还没讲完,她就急着去接。这事后来被很多人说,觉得她不懂配合,爱抢话。再往前,还有一次晚会,她把“新年快乐”说成了“生日快乐”。

这些片段,一件件,一桩桩,都成了大家谈论她时的例子。提起来,就是不稳重,爱出岔子。带着这种固有的看法,再看她去主持央视的晚会,心里当然会打鼓。

可那些事,就是全部的真相吗?

就拿康辉那件事来说。事情过去好几年后,康辉自己在一个访谈里解释了。他说,当时节目里那些让观众觉得尴尬的对话,其实都是台本上写好的。为了节目效果,是提前沟通过的设计。并不是真的现场失控。

还有那个“抢话”的风波。汪涵后来也出来澄清过。他说,在主持现场,几秒钟的冷场都是大事。一个主持人看到快要冷场了,另一个人马上接上话,这是最基本的职业反应,是为了保证流程的顺畅。根本不存在谁要故意抢谁的话。

但很多时候,事情传开了,人们只记得那个最抓眼球的版本,后面的解释,没多少人关心。于是,假的也慢慢被人当成了真的。就算她离开那个让她待了十几年的节目,大家提起她,第一反应还是嘻嘻哈哈,没个正形。

那央视的导演们,到底看中了她什么?全国那么多口齿伶俐、台风稳健的主持人,为什么偏偏是她?

这背后有几层考量。第一,也是最直接的一点,她能带来关注度。她的社交账号,有一亿多的粉丝。这个数字不是空的,它代表着实实在在的影响力。晚会需要人看,需要有话题。请她来,不管大家是夸是骂,至少会去看一看,讨论一下。

第二,是气氛的需要。一台好几个钟头的晚会,不能从头到尾都绷着。总得有那么一两个环节,让大家放松下来,乐呵乐呵。说到调节气氛,制造笑点,这是谢娜的老本行。她在晚会上,不光是主持,还跟李斯丹妮合作唱了一段四川话的说唱。这个环节,就是让她来发挥特长的。

第三,这件事本身就很有看头。“地方台的一姐”站上“国家台的舞台”,这种身份的转变,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大家就喜欢看这种带有挑战和突破意味的事情。这给晚会增加了额外的谈资。

说白了,这是一次各取所需。央视需要破圈,需要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需要晚会播出后有足够的话题热度。而谢娜,需要一个更大的、更能证明自己专业能力的平台。她用这次稳当的表现,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里一次关键的升级。

她今年44岁了。这个年纪,对很多女艺人来说,可能意味着要放慢脚步了。但她好像在走一条更费劲的路——打破别人对她的固有印象,重新让大家认识她。除了主持,她也去参加唱跳节目,在里面拼尽全力。在一些谈话节目里,她也能很安静地坐着,听别人倾诉。她好像在用行动,一点点地拓宽自己的边界。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活泼,甚至可以有点闹腾。但在关键的工作岗位上,你必须拿出真本事。这次的中秋晚会,对她来说就是一次大考。她没有出乱子,把任务平平稳稳地完成了。这就够了。

来源:小桃电影8l2Q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