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惨遭AI&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2 19:31 1

摘要:接着要查清楚当事人,谁是霸凌者、谁是受害者,有没有参与的同学或知情者,都得核实明白;最后还得拿出初步的处理方案,比如要不要找霸凌者谈话、需不需要联系双方家长,得有个大致方向。这一套下来,才算完成 “行动要求”,不是表面上的 “已处理”。

最近,澳大利亚出大事了,悉尼一所高中的女学生照片,被人用AI恶意“脱衣”,做成露骨图像全网传播。

更严重的是,近几年澳大利亚青少年自杀案频发,很多都和校园霸凌直接挂钩,超过一半的年轻人被“网络霸凌”过……

家长们快“疯了”,这种焦虑下,要求联邦政府必须给个说法,于是一份“国家级”反欺凌报告火速出炉。

单看文字,澳洲这份反霸凌报告确实像那么回事,最核心的要求就一条 :学校接到霸凌投诉后,两个上课日内必须动起来。

而且这 “动起来” 不是随便应付:不是给涉事学生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就完了,而是要把 “全流程的事都干到位”。

首先得把证据固定好,不管是学生发的霸凌聊天记录、被恶意处理的图片,还是目击者的说法,都得存好,不能弄丢或被篡改;

接着要查清楚当事人,谁是霸凌者、谁是受害者,有没有参与的同学或知情者,都得核实明白;最后还得拿出初步的处理方案,比如要不要找霸凌者谈话、需不需要联系双方家长,得有个大致方向。这一套下来,才算完成 “行动要求”,不是表面上的 “已处理”。

为了让反霸凌政策真能落地,澳洲政府没光说不练,实打实给了三方面 “硬支持”。首先是直接砸钱,承诺拿 1000 万美元(大概 5000 万人民币),一部分用来搞全国性的反霸凌宣传,比如在学校、社区贴海报、放短片,让更多人知道霸凌的危害;

另一部分用来做 “资源包”,里面会写清楚老师怎么发现学生间的霸凌苗头(比如谁总被孤立、谁突然不爱说话),家长怎么跟孩子聊霸凌话题,相当于给老师家长发 “识别手册”。

以前澳洲各个州、地区的教育部长各管各的,比如维多利亚州有一套反霸凌办法,昆士兰州又是另一套,学校跨州交流很麻烦。

这次所有州和地区的教育部长全达成了共识,以后不管哪个州出了霸凌事,处理标准、流程都能统一,不用再 “各玩各的”。

针对这次悉尼的 AI 脱衣霸凌事件,新南威尔士州警方特意建了专属档案,把收集到的证据、涉事人员信息都整理好。

以后警方会跟学校定期同步信息,比如学校发现新的聊天记录证据,能直接传给警方,警方有新的调查进展也会告诉学校,避免因为双方信息不通,漏掉关键证据影响处理。

可方案刚公布,澳大利亚教育联盟(也就是教师工会)就泼了冷水。主席科雷娜・海索普直言:给资源包、给钱都好,但没人干活,这些都是空的。

这话戳中了关键,老师的工作量早超纲了。正常情况下,老师要上课、备课、改作业,这是本职;现在多了 “侦探活”,以前处理一起学生孤立霸凌的案子,光调查清楚就得一周,现在要两天内搞定;

报告还要求老师接受 “创伤知情培训”,得能看出学生有没有心理创伤,还得会疏导,又多了 “心理师活”。一个人要干三份工作,谁扛得住?

之前教育部收集的 1700 多份意见里,几乎一半老师都提到 “现有工作量已经饱和”。更让人无奈的是,类似的 “急政策缺人执行” 不是第一次 。

其实大家都明白,反霸凌不是 “定个时限、投点钱” 就能解决的。政府想快刀斩乱麻,出发点是好的,但忽略了最核心的问题:谁来执行?

如果只让原本就很忙的老师额外扛活,没给学校配专职的德育干事或心理辅导员,就算把时限定成一天,最后也只能是 “走流程”,匆匆拍板个结果,没精力跟进后续,被霸凌的学生还是没得到真正的保护。

现在澳洲的校园反霸凌,缺的不是 “完美方案”,是能把方案落地的人。要是这个问题不解决,老师迟早被压垮,家长的焦虑也只会越来越重。

来源:小张的科普任意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