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我把那三十万现金一沓一沓地从银行柜台里取出来,再一张一张地要求存回去时,整个营业大厅安静得能听见验钞机的呼吸声。柜员小张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当初那个对我爱答不理的王经理,此刻正站在不远处,额头上沁出的细汗,比夏天正午的阳光还要晃眼。
当我把那三十万现金一沓一沓地从银行柜台里取出来,再一张一张地要求存回去时,整个营业大厅安静得能听见验钞机的呼吸声。柜员小张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当初那个对我爱答不理的王经理,此刻正站在不远处,额头上沁出的细汗,比夏天正午的阳光还要晃眼。
为了这一刻,我耗费了整整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前,我只是个在J市开花店的普通女人,名叫陈静。我只想为一张编号为“HD90”开头的百元假钞讨个公道,一个从他们银行取出来的公道。
但银行的冷漠和程序化的傲慢,像一堵密不透风的玻璃墙,把我所有的道理、委屈和作为一个普通储户最基本的信任,都结结实实地挡在了外面。他们告诉我,“离柜概不负责”,是铁律。
可他们不知道,有些时候,一个普通人认真起来,也能把铁律砸出一条缝来。
故事,要从那个闷热的周二下午说起。
第1章 一张不对劲的钞票
J市的夏天,空气总是黏糊糊的,像一块化了一半的牛轧糖。我的“静待花开”花店里,冷气开得很足,百合和玫瑰的混合香气,勉强驱散了门外扑面而来的热浪。
下午两点多,店里没什么客人,我盘算着该去银行取些现金,给供货商老刘结一下上周的货款。老刘是个实在人,不喜欢线上转账,总觉得看到红彤彤的票子才踏实。
我锁好店门,骑着我的小电驴,几分钟就到了街角那家工商银行。这是一家我存了十几年钱的老网点,从里面的柜员到大堂经理,都混了个脸熟。
“陈姐,又来取钱啊?”大堂里新来的实习生小姑娘甜甜地跟我打招呼。
我笑着点点头,抽了张号,前面只有两个人,很快就轮到我了。
“你好,取五千。”我把银行卡和身份证递给柜员小张。
小张看上去二十五六岁,画着精致的妆,但眉宇间总有种挥之不去的疲惫和不耐烦。她头也不抬地接过我的东西,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整个过程像一条设定好程序的流水线,精准、高效,但冰冷。
验钞机“哗啦啦”地响了一阵,吐出一沓崭新的百元钞。小张用皮筋捆好,连同我的卡和身份证一起从窗口推了出来,全程没再多说一个字。
“谢谢。”我客气地说了一句,她只是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已经按下了下一位的叫号键。
我把钱塞进包里,也没多想。在银行取钱,谁会当场一张张地去检查呢?这不光是出于信任,也是一种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银行,在普通人心里,就是“保险”和“准确”的代名词。
回到花店,我把那沓钱拿出来,准备晚上老刘过来时直接给他。店里新买了一个小型的验钞机,主要是为了平时收现金用。那天我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或许是闲着无聊,顺手就把刚取出来的那沓钱放进了验钞机里。
机器正常地“哗哗”作响,红色的数字在屏幕上跳动。突然,“嘀嘀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机器停了下来,屏幕上跳出一个刺眼的红色警告。
我心里“咯噔”一下,愣住了。
我把钱重新拿出来,又过了一遍。这一次,我看得清清楚楚,当一张特定编号的钞票经过时,机器发出了尖锐的叫声。
我把它抽了出来,那是一张编号以“HD90”开头的百元钞。
我把它拿到灯下仔细看,凭我这点粗浅的知识,根本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水印、安全线、盲文点……看上去都挺正常。可这台新买的验钞机,是特地挑的品牌货,据说非常灵敏。
难道是机器出问题了?
我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几张平时营业收的钱,一张张放进去,验钞机都安安静静地通过了。我又把那张“HD90”放进去,警报再次响起。
我的心跳开始有点加速了。
我老公李伟下班回来,看我对着一张百元钞票愁眉苦脸,凑过来问怎么了。我把事情的经过跟他一说,他拿过那张钱,翻来覆去地看。
“看着不像假的啊,”他皱着眉说,“会不会是验钞机太敏感了?有些旧钞或者沾了什么东西,也可能误报。”
“可这是刚从银行取出来的,崭新崭新的。”我反驳道。
李伟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那你打算怎么办?回银行找他们?”
“当然了!钱是从他们那儿取的,他们得给我个说法。”我理所当然地回答。
李伟把那张钱放在桌上,表情有些无奈:“静静,算了吧。就一百块钱,犯不着去折腾。银行那地方,你进去了是他们的客户,出来了再回去,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离柜概不负责’,这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拿什么证明这钱就是从他们那儿取的?”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把我心里的那点火气浇得半灭。是啊,我拿什么证明?银行每天进出那么多现金,我手里这张,没有任何标记。
“可……可这钱确实是他们给我的啊。”我有点不甘心,声音也弱了下去。
“我知道,我相信你。但他们不会信的。”李伟拍了拍我的肩膀,“听我的,就当丢了一百块钱,买个教训。以后在银行取钱,当面点清,过一遍验钞机。就为这点事去生气,不值得。”
丈夫的话,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最优解”:息事宁人,自认倒霉。一百块钱,对于我们这个小家庭来说,不是什么大数目,一束花的利润都不止。为了它去跟一个庞大的、有无数规章制度的机构较劲,好像确实有点傻。
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那张“HD90”开头的钞票。这件事,钱的多少是其次,更让我难受的,是一种被破坏的信任感。我就像一个一直以为家里门锁无比安全的人,突然有一天发现,锁芯早就被悄悄换掉了。那种不安全和被愚弄的感觉,远比丢一把钥匙要难受得多。
第二天一早,我看着镜子里有点憔悴的自己,做了一个决定。
我得去一趟银行。
不为那一百块钱,就为我心里那点想不通的道理。我至少得去问问,去听他们怎么说。哪怕最后结果和李伟预料的一样,我也得亲自去碰一碰那堵叫“规矩”的墙。
第2章 冰冷的铁律
我特地等到上午十点多,银行相对较少的时候才过去。
我把那张“HD90”和昨天取钱的凭条都带上了,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开口,既能清晰地表达我的诉求,又不会显得像个无理取闹的客户。
银行里依旧是那股熟悉的、混杂着消毒水和钞票油墨味的气息。我走到昨天的那个柜台,幸运的是,当值的依然是小张。
“你好。”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
小张抬起眼皮看了我一下,眼神里没什么波澜,公式化地问:“办什么业务?”
“是这样的,”我把那张钞票和凭条一起递进去,“我昨天下午在您这儿取了五千块钱,回去以后发现里面有一张是假币,验钞机过不去。”
我的话音刚落,小张的表情立刻变了。那种职业性的疲惫瞬间被一种警惕和戒备所取代。她甚至没有伸手去接那张钱,只是扫了一眼,然后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
这三个字,说得又快又硬,像三颗小石子砸在我心上。
“我们银行的钱都是经过多重清点和机器检验的,绝对不可能有假币流出去。”她补充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仿佛在纠正一个无知者的妄想。
“可是我的验钞机确实报警了,就是这张。”我指了指那张躺在柜台上的钞票。
小张终于伸手,用两根手指捏着钞票的一角拿了过去,甚至没让自己的皮肤过多地接触票面。她把它放进柜台里的验钞机。
“嘀嘀嘀——”
和我店里那台机器一模一样的警报声响了起来。
我的心稍微放下来一点,看吧,不是我的问题。
然而,小张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或歉意。她把那张钱拿出来,往柜台上一放,推回到我面前,然后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女士,我们银行有规定,‘离柜概不负责’。您昨天下午取的钱,现在才过来说有问题,我们没办法处理。”
“可这钱确实是从你们这里出去的啊!你们的验钞机也报警了!”我有点急了,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些。
“那也只能证明这张钱是假的,不能证明它是从我们银行出去的。”小张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像经过精心打磨,坚硬而光滑,让人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缝隙。“每天经我手的现金没有十万也有八万,我不可能记得每一张钱。监控录像也只能拍到我递给您一沓钱,拍不到每一张的编号。”
她的话,逻辑上无懈可击,却在情理上让人感到一种刺骨的冰冷。
“你的意思是,我拿一张假币来讹你们银行?”我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我没有这么说。”小张垂下眼帘,开始整理手边的票据,摆明了不想再和我多谈,“规定就是规定,我也只是按规定办事。如果您有异议,可以找我们经理。”
她的态度彻底激怒了我。这不是一个服务人员在解释规定,而是一个权力执行者在宣告最终裁决。她甚至懒得去调查一下,哪怕是调取一下监控,做一个姿态也好。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这事跟我们没关系”的冷漠,比直接拒绝还要伤人。
周围已经有几个客户在往我们这边看了,我感觉自己的脸颊在发烫。
“好,你把你们经理叫来。”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小张通过内部电话说了几句,不一会儿,一个穿着白衬衫、戴着金边眼镜的中年男人从里间的办公室走了出来。他胸前的铭牌上写着:客户经理 王平。
王经理脸上挂着一种职业性的、恰到好处的微笑,但那笑意并未抵达眼底。
“这位女士,您好,我是这里的大堂经理王平。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他开口问道,语气比小张要温和得多,但同样带着一种距离感。
我耐着性子,把事情的经过又复述了一遍。
王经理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点点头,表现出一种“我在认真倾听”的专业态度。等我说完,他拿起那张假币看了看,又看了看我,脸上的笑容不变。
“陈女士是吧?我理解您的心情。任何人拿到假币,心里肯定都会不舒服。”他先是表示了同情,试图缓和气氛。
“但是,”他话锋一转,“我们银行的规章制度确实是非常严格的。所有现金在进入流通环节前,都会经过至少两遍人工清点和三遍机器清点。出现假币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他的言下之意很明显:我们没错,问题可能出在你那边。
“王经理,我不是来讨论概率的。”我的耐心正在被一点点消磨,“我昨天下午两点十分在3号柜台取了钱,总共五千。回去之后,就发现了这张。我是一个开了十几年店的老商户,也是你们十几年的老客户,我的人品,周围街坊邻居都清楚。我不可能为了一百块钱,来这里无理取闹。”
“我当然相信陈女士您的人品。”王经理立刻接话,滴水不漏,“但银行有银行的规定,‘离柜概不负责’,这是为了保障银行和所有储户的资金安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您想,如果今天我们为您破了这个例,那明天会不会有其他人也拿着假币来说是在我们这里取的?这个口子一开,我们就没办法正常工作了。”
他把一个个人的诉求,巧妙地上升到了破坏金融秩序的高度。
我气得有点想笑:“所以,你们的规定就是,只要客户拿着钱走出了这个门,无论发生什么,你们就都没有责任了?那我们储户的信任又该由谁来保障?”
“规定就是这样,希望您能理解。”王经理的笑容淡了一些,语气里开始透出不耐烦,“如果您实在不能接受,我们也没办法。这张假币,按照规定,我们是要没收的。”
说着,他就要伸手去拿那张钱。
“等等!”我一把将钱按住,“凭什么没收?这是我的钱,虽然是假的,但也是我的损失。你们不承认,还不许我留着证据了?”
王经理的手停在半空中,脸色有些难看。大厅里窃窃私语的声音越来越大,他显然不想把事情闹大。
“好吧,陈女士,那您想怎么样?”他收回手,身体微微后仰,摆出一个防御的姿态。
“我不想怎么样。我只想拿回属于我的那一百块钱,或者,你们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我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
“解释我已经给您了。至于换钱,不可能。”王经理的耐心终于耗尽,他收起了所有伪装的客气,下了最后通牒,“如果您再这样影响我们正常营业,我就只能请保安了。”
那一刻,我看着他那张写满了“公事公办”和“不可理喻”的脸,又看了看旁边柜台里始终低着头、仿佛一切都与她无关的小张,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屈辱感涌了上来。
我不是在和一个具体的人对话,我是在和一堵墙,一堵由无数“规定”和“程序”砌成的、冰冷坚硬的墙对话。
我默默地收起那张假币和凭条,什么也没说,转身走出了银行。
身后,王经理似乎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对大堂里的其他人解释道:“不好意思,一点小误会,耽误大家时间了。”
走出银行大门,夏日的阳光刺得我眼睛发酸。我捏着那张轻飘飘的百元假钞,心里却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李伟说得对,跟他们是讲不清道理的。
可是,真的就这样算了吗?
第3章 一个笨拙的计划
回到花店,我一整个下午都心不在焉。给客人包花束的时候,差点把康乃馨当成玫瑰包进去。
王经理那张公事公办的脸,和小张那种事不关己的冷漠,在我脑子里来回打转。这件事已经不再是一百块钱的事了,它变成了一根刺,扎在我心里,不拔出来,就浑身难受。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开一家小店,每天起早贪黑,挣点辛苦钱。我信奉的道理也很朴素:一是一,二是二;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做错了事,就该认。
可今天在银行的遭遇,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原来,在那些庞大的、看似严谨的“规定”面前,一个普通人的“道理”是那么的脆弱,甚至不值一提。
他们不关心真相,只关心程序。他们不关心你的委屈,只关心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晚上,李伟回来,看到我情绪不高,小心翼翼地问:“去银行了?碰壁了吧?”
我把白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跟他说了。他听完,沉默了很久,最后只是给我倒了一杯温水,说:“别气了,为这事气坏了身子不值得。忘了它吧。”
“我忘不了。”我摇摇头,看着手里的水杯,“李伟,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他们凭什么这么傲慢?凭什么就能断定是我在说谎?连查都不愿意查一下。”
“因为查起来麻烦,而且万一查出来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担责任的还是他们自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是很多人的想法。”李伟分析得很透彻。
“那我就偏要给他们添点‘事’。”一个念头,像一颗小小的种子,突然在我心里破土而出。
李伟惊讶地看着我:“你想干什么?可别做傻事啊!去吵去闹,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我不会吵,也不会闹。”我摇摇头,那个念头在脑海里迅速地生根发芽,枝叶舒展,变得越来越清晰,“他们不是最讲‘规定’和‘程序’吗?那我就跟他们好好地走一遍程序。”
接下来的几天,我表面上看起来和往常一样,照常开店,打理生意。但我的心里,一直在反复琢磨着我的计划。
我先是把我这些年攒下来的一些积蓄,陆陆续续地都转到了那家工商银行的卡里。这张卡是我最早的工资卡,一直用到现在,里面本来就有十几万的存款,是我准备用来扩大店面或者应急的。我又把其他理财产品里一些活期的钱转了过来,凑了个整数。
三十万。
这是我能动用的、家里最大的一笔现金流了。
李伟看我这几天神神秘秘的,总在手机上倒腾钱,有些担心。“静静,你到底想干嘛?你把钱都转到那张卡里干什么?”
我看着他忧心忡忡的样子,笑了笑,把我的计划告诉了他。
“我要去银行,把这三十万,全部取成现金。”
“然后呢?”李伟没明白。
“然后,我再把这三十万,一分不少地,全部存回去。”
李伟愣住了,他呆呆地看着我,过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你……你是想……”
“他们不是说‘离柜概不负责’吗?那好,我就不离柜。我取一笔钱,就在他们柜台的窗口,当着他们的面,用我自己的验钞机,一张一张地验。验完了,确认没问题了,我再办下一笔业务,把钱存回去。”
“三十万现金,一张一张地验,再一张一张地存……天哪,”李伟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得花多长时间?他们一个柜台一天的工作量都让你一个人占了。”
“对,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普通客户的时间也是时间,普通客户的较真,也需要被尊重。”我平静地说,“我没有违反任何规定。我是他们的储户,我有权利取自己的钱,也有权利存自己的钱。我只是比别的客户,更‘认真’、更‘仔细’一点而已。”
李伟看着我,眼神里有惊讶,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光彩。他认识的我,一直是个温和、不爱与人争执的女人。为了花店的生意,有时候受点小委屈,我也总是劝自己“和气生财”。
但他今天才发现,我温和的外表下,也藏着一股执拗的劲儿。
“这……能行吗?”他还是有点不放心,“他们会不会找理由不给你办?”
“他们找不到理由。这是储户最基本的权利。”我握住他的手,说,“你放心,我不是去打架的。我是去跟他们讲‘规矩’的。”
他沉默了。良久,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我支持你!明天我请个假,陪你一起去!”
“不用,”我摇摇头,“这是我自己的事。你去了,反而显得我们是去闹事的。我一个人去,一个普普通通来办业务的客户,他们才说不出什么。”
那一晚,我把店里那台小验钞机擦得干干净净,检查了电池。又找出了一个最大号的旅行袋,准备明天用来装钱。
说实话,我心里也有些忐忑。我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不知道银行会怎么应对。我这个计划,听起来有些“笨”,甚至有点像小孩子赌气的行为。
但是,当所有的道理都讲不通的时候,也许用他们自己的“规矩”来回应,才是最有力的方式。
第二天,又是一个大晴天。我背上那个空空的旅行袋,带上我的验钞机,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花店的门。
阳光很好,我的心情却像即将奔赴一个未知的战场。
第4章 营业厅里的“马拉松”
我选择的时间点依然是上午十点,银行里人不多不少,既能保证我的“行为艺术”有观众,又不至于在一开始就因为人太多而被经理劝退。
我像往常一样取号,排队。轮到我的时候,我特意看了一眼,柜台后面坐着的,还是那个熟悉的面孔——小张。
看到我,她的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和警惕,但很快又恢复了那种职业性的麻木。
“你好,取钱。”我把银行卡递进去,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今天的天气。
“取多少?”她问。
“先取五万。”我说。
小张没说什么,开始熟练地操作。很快,验钞机数出五沓用纸条捆好的百元钞。她正准备像上次一样把钱推给我,我开口了。
“麻烦稍等一下。”
我把随身带来的那台小型验钞机放在了柜台外沿的台面上,按下了开关。
小张愣住了,不解地看着我。周围几个正在办理业务的客户和等待区的储户,也好奇地投来目光。
“不好意思,我得当面验一下。”我微笑着对她说,然后拿起一沓钱,拆开纸条,开始一张一张地往我的验钞机里放。
“哗哗哗……”小小的验钞机欢快地唱着歌。
小张的脸色开始变得有些难看。“女士,我们银行的钱都是经过严格检验的,您没必要这样。”
“有必要。”我头也不抬,继续我的工作,“上次的教训,我得吸取。毕竟,‘离柜概不负责’嘛。我可不想再为了一张假币跑来跑去,还被人当成骗子。”
我的声音不大,但足以让周围的人听清楚。小张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五万块钱,五百张钞票,我验得不快不慢,足足花了十几分钟。整个柜台前,只有验钞机的声音在单调地回响。排在我后面的大叔已经开始不耐烦地踱步,但看看我这架势,也没说什么。
验完五万,确认没有问题。我把钱重新整理好,放进我脚边的旅行袋里。
然后,我对小张说:“好了,现在办下一笔业务。”
“您还要办什么?”她没好气地问。
“存钱。”
“存多少?”
“五万。”我指了指刚放进旅行袋里的那沓钱。
小张彻底呆住了。她难以置信地看着我,仿佛在看一个外星人。“你……你刚取出来的钱,现在又要存回去?”
“对啊。”我点点头,一脸无辜,“我突然想起来,这笔钱暂时用不着了,放在家里不安全,还是存回银行吧。这不违反你们的规定吧?”
她当然说不出“不”字。储户存取自由,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她的脸憋得通红,但还是只能按照程序,把我递进去的五万块钱,重新过一遍她们的验钞机,然后存入我的账户。
一取一存,一个来回,将近半个小时过去了。我这一个人的业务量,已经顶得上平时十几个客户。
“好了,继续下一笔业务。”我对她露出一个“和善”的微笑。
“还……还办?”小张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颤抖。
“对,再取五万。”
这下,不光是小张,连大堂经理王平都坐不住了。他快步走了过来,脸上依然挂着那种职业性的微笑,但眼神里已经满是警示。
“陈女士,您这是什么意思?”他压低声音问我,试图保持表面的平静。
“王经理,您好。”我客气地打招呼,“我来办业务啊。取钱,存钱,都是正常业务吧?我没有插队,没有大声喧哗,完全遵守你们银行的规定,有什么问题吗?”
“您这样……会严重影响我们银行的正常运营,也会影响到其他客户。”他指了指我身后已经开始变长的队伍。
“那我很抱歉。”我诚恳地道歉,然后话锋一转,“可是,我这也是为了保障我自己的资金安全。你们的规定告诉我,钱只要离开了这个柜台,就跟你们没关系了。我胆子小,怕再收到假钱,所以只能用这个最笨的办法,当面一张张验清楚。至于存钱,那是因为我计划改了。这总不犯法吧?”
我的话句句在理,把他堵得哑口无言。他知道我的真实意图,但却抓不到任何把柄。因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完全符合一个储户的权利和银行的业务流程。
我这是在用他最引以为傲的“规定”,来给他制造最大的麻烦。
“陈女士,您这样没意思。”王经理的脸色沉了下来。
“我觉得很有意思。”我针锋相对,“当初我拿着一张假币来找你们,希望能得到一个公正的处理,哪怕只是一个认真的调查,你们觉得没意思,觉得我是个麻烦。现在,我只是想安安稳稳地存取我自己的钱,你们又觉得我没意思了。王经理,到底怎么样才算‘有意思’?是不是只有我们这些普通储户,吃了亏就自认倒霉,不给你们添任何麻烦,才算‘有意思’?”
我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大厅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来。王经理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没办法阻止我,只能让小张继续给我办理。
第二个五万,第三个五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工人,在柜台前重复着取钱、验钞、再存钱的循环。小张的额头上见了汗,手腕因为反复点钞,开始微微发抖。她中途提出要喝水、上厕所,我都非常“通情达理”地同意了,微笑着说:“不着急,我等着你。”
整个营业大厅的气氛变得越来越诡异。等待的客户们从最初的不耐烦,到后来的好奇,再到听清了来龙去脉后的窃窃私语,不少人脸上露出了看好戏的表情。甚至有人开始小声议论起自己以前在银行遇到的不快经历。
舆论的风向,在悄悄地改变。
当我取到第五笔,也就是二十五万的时候,王经理终于撑不住了。他再次走到我身边,这一次,他的语气里没有了之前的强硬,多了一丝商量的味道。
“陈女士,我们谈谈,好吗?您先暂停一下,到我办公室喝杯茶。”
我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柜台里脸色苍白的小张,我知道,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
“好啊。”我放下了手里的验钞机,平静地答应了。
第5章 一份迟来的道歉
王经理的办公室在营业厅的里侧,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能看到外面的情况,但听不到声音。
他给我倒了一杯热茶,在我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陈女士,您看,您今天这么一弄,我们整个网点上午的业务基本上就瘫痪了。您心里有气,我理解。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他的姿态放得很低。
我端起茶杯,没有喝,只是暖着手。我看着他,平静地问:“王经理,那我请问,除了这种方式,我还有什么其他方式吗?”
他一时语塞。
我继续说:“我来过一次,心平气和地想跟你们沟通。结果呢?你们的柜员说‘不可能’,您说‘规定就是这样’。你们甚至不愿意花五分钟时间,调一下监控,看一看当时的情况。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一个想用一百块假币来讹诈银行的无赖,对吗?”
“不不不,陈女士,您误会了,我们绝对没有这个意思。”王平连忙摆手,额头上的汗又冒了出来,“主要是……主要是我们每天处理的业务太多,确实很难去追溯。而且,规定……规定确实是那样写的。”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我打断他,“规定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你们推卸责任的挡箭牌。如果一个规定,只会让遵守规则的老实人吃亏,那这个规定本身,是不是就有问题?”
王平沉默了,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显得十分疲惫。
“陈女士,您说得对。”他叹了口气,再次开口时,语气诚恳了许多,“这件事,是我们处理得有问题。太僵化,太教条了,没有考虑到您作为我们老客户的感受。我代表我们银行,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
说着,他站起来,向我微微鞠了一躬。
我没有立刻回应。我知道,这句道歉,是我用三十万现金和一整个上午的时间“逼”出来的。如果我今天没有来这么一出,我得到的,永远只会是那句冰冷的“离柜概不负责”。
“王经理,您的道歉,我听到了。但是我需要的不只是一句道歉。”我说。
“您说,您有什么要求,只要我们能做到的。”他立刻表态。
“第一,我要你们重新调查那天的事情。我要知道,那张假币到底是不是从你们银行流出去的。我要一个真相。”
“第二,”我顿了顿,看着他的眼睛,“如果查明是你们的责任,除了赔偿我那一百块钱,我需要当事柜员,也就是小张,亲自向我道歉。我要的不是银行的官方道歉,而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真诚的道歉。”
“第三,我卡里剩下的五万块钱,我现在就要取出来。我需要您亲自,当着大厅里所有人的面,帮我清点,帮我过机检验,确保每一张都是真钞。”
我的三个要求,一个比一个让他为难。尤其是第三个,这无异于让他当众承认自己银行的管理和服务存在疏漏。
王平的脸色变幻不定,他犹豫了很久。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我能听到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像在敲打着他的决心。
最终,他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长出了一口气,说:“好,陈女士,我答应您。”
我们重新回到营业大厅。王平走到我的柜台前,拿起话筒,对着整个大厅的客户说:
“各位尊敬的客户,大家好。我是本网点的客户经理王平。因为我们工作的失误和僵化的服务态度,给储户陈静女士带来了非常不好的体验和经济损失。在此,我代表银行,向陈女士以及所有受到影响的客户,表示最深刻的歉意。”
他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了大厅的每一个角落。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事情,惊讶地看着他。小张更是抬起头,满脸的不可思议。
接着,王平亲自走到柜台里,从小张手里接过业务,开始为我办理最后那五万块钱的取款。他真的像我说的那样,把钱放在点钞机上过了一遍,然后又亲自,一张一张地,在柜台的验钞灯下检验。
那个画面,充满了戏剧性。一个银行经理,在给一个普通的客户,用最原始、最细致的方式,检验着钞票的真伪。
整个大厅鸦雀无声。
做完这一切,他把那五万块钱递给我,隔着防弹玻璃,再次向我点头致意:“陈女士,对不起。”
那一刻,我心里的那股怨气,突然就消散了大半。
我想要的,从来就不是让谁难堪,而是一份应得的尊重和公正。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王平当场安排了技术人员,调取了那个周二下午的全部监控录像。在高清摄像头下,虽然看不清钞票的编号,但有一个细节被捕捉到了:
那天下午,小张在给我点钞之前,她手边的一沓钱里,有一张的捆钞纸带是断裂的,她随手用胶带粘了一下。而那一沓钱,正是后来发现有问题的“HD90”冠字号开头的连号钞。银行内部立刻对这批钞票的来源进行了追溯,虽然最终也无法百分百确定那张假币的源头,但这个细节,足以证明银行在现金管理上存在着漏洞。
当天下午,小张在王平的陪同下,找到了我的花店。
她换下了银行的制服,穿了一身便装,看起来就像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小姑娘。她没有化妆,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
她走到我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陈姐,对不起。”她的声音带着哭腔,“那天是我态度不好。我……我刚工作一年多,之前因为收到过假币,被扣了整整一个月的奖金。所以我一听到‘假币’两个字,就特别紧张,第一反应就是推卸责任……我怕……我真的对不起,给您添了这么多麻烦。”
看着她那张年轻而惶恐的脸,听着她带着委屈的解释,我心里的最后一点芥蒂也烟消云散了。
她不是一个坏人,她只是一个在僵硬的制度下,试图自保的普通人。她的冷漠,源于恐惧。
“没关系了,事情过去了。”我扶起她,递给她一张纸巾,“我接受你的道歉。以后好好工作吧。”
她抬起头,感激地看着我。
王平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我:“陈女士,这是一百块钱的赔偿,另外,这是我们银行一点小小的心意,一张购物卡,感谢您……感谢您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我只抽出了信封里那张崭新的一百元人民币,把购物卡推了回去。
“钱我收下,这是我应得的。购物卡就算了。”我看着王平,认真地说,“王经理,我希望你们是真的上了一课。规定很重要,但比规定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和信任。我们普通储户把一辈子的积蓄都放心地交给你们,我们托付的,不只是数字,还有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王平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是我从未见过的真诚和反思。
第6章 静待花开
那一百块钱,我没有花掉,而是用一个相框裱了起来,挂在了花店收银台后面的墙上。
那张钞票的编号,我已经记得很熟了,“HD90268888”。它不再代表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反而成了一个特殊的纪念品,一个提醒。
提醒我,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沉默和退让换不来尊重。有时候,我们需要用智慧和勇气,去“较真”一次。
这件事在周围的街坊邻居里很快就传开了,版本各不相同,有的说我把银行的行长都惊动了,有的说我认识什么大人物。我每次都笑着解释,我谁也不认识,我只是一个有点执拗的花店老板娘。
我的花店生意,似乎也因为这件事变得更好了。很多人路过,都会特意进来,笑着跟我打声招呼,叫我一声“陈姐”,说一句“你真牛”。他们买不买花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眼神里的认同和赞许,让我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李伟也彻底成了我的“粉丝”,逢人就讲他老婆如何“有理有据”地“智斗”银行,眉飞色舞的样子,比谈成一笔大生意还骄傲。
那家工商银行,也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再去办理业务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服务态度明显好了很多。每个柜台前都多了一张小小的提示牌,上面写着:“请当面点清现金,欢迎使用本行提供的验钞设备进行复核。”他们甚至真的在大堂里,为客户准备了一台可以自由使用的验钞机。
有一次,我又碰到了王经理。他看到我,主动走过来,笑着问:“陈姐,来办业务啊?最近店里生意好吧?”
那笑容,不再是之前那种职业化的、带着距离感的微笑,而是像一个老朋友一样,真诚而温暖。
我们聊了几句家常,临走时,他对我说:“陈女士,谢谢你。你那件事之后,我们分行专门开会讨论,重新修订了客户投诉处理流程。现在我们强调的是,任何问题,都要先调查,再下结论。不能再简单地用‘规定’两个字,把客户挡在门外了。”
听到这番话,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我的那次“较真”,不仅仅是为我自己讨回了公道,似乎还在不经意间,推动了一点点微小的改变。这一点点改变,或许能让以后更多像我一样的普通人,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被更温柔、更公正地对待。
生活就像我打理的那些花花草草。有时候,你会遇到虫害,会遇到不期而至的霜冻。你可以选择视而不见,任由它凋零;也可以选择拿起剪刀和药水,耐心地、坚持不懈地去修正它,保护它。
过程可能会很辛苦,甚至会弄得自己一身泥泞。
但当你最终看到它重新绽放出健康、美丽的花朵时,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阳光透过花店的玻璃窗,洒在那张被裱起来的百元钞票上,也洒在满屋子盛开的鲜花上。
空气中,是淡淡的花香和阳光的味道。
真好。
来源:俊俏糯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