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巍观察72:沈巍徜徉世博会博物馆希腊人展,碰撞出真金白银启迪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1 23:30 1

摘要:——我记得 70 年代恢复(出版)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时候,(楚图南翻译的《希腊神话和传说》)这两本书要排队才能买到,而且在新华书店通宵排队,这个是我们中国文化史上的,也是给我很震撼的一面。

沈巍对希腊文化“郁郁乎文哉”的景仰与敬仰之情,从他的话语中,一直可以直接而明了地感触到。

这和他的成长经历,与改革开放启动的步履,有着高度的同频共振的关联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曾讲过一件童年时代的往事,可以洞观他的幼小心灵是如何埋藏进对希腊文化的好奇与探索之心,并进而生成景仰之情的。

——我记得 70 年代恢复(出版)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时候,(楚图南翻译的《希腊神话和传说》)这两本书要排队才能买到,而且在新华书店通宵排队,这个是我们中国文化史上的,也是给我很震撼的一面。

那天正好我跟我母亲一起从浦西回来,就是到市中心去,回来嘛我母亲为了省钱,不是从这个地方坐车到家,先走一段路,走到 4 分钱的距离开始坐车。就是如果从那个地方走呢,是 7 分钱,为了省 3 分钱,走一段路,到前面那个路口呢,是 4 分。

她说我们走,走到前面,正好路过那个大世界的新华书店门口排队,晚上就是排队,我就问我母亲了:怎么回事。她说明天上午,要出售恢复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

实际上我当年一点都不知道这个什么概念,什么叫世界名著,我都不知道。第二天,我就到了我家门口的一个书店,也是排队。那个人还把我拉进去,他说:来替我排个队,给我一块钱,叫我把这一块钱交给营业员。营业员也不管它,反正你给他钱,他就给你一套书,因为很紧张吧。我拿了一看,《斯巴达克斯》,意大利的文学名著,一个人只能买一套,要么你重新排队,要么你找一个(代他排队)。

这个是当年的一件盛事,在今天来看呢,就是有点文化意识的感觉,因为现在谁买书还排队买?没有的,(当时)居然到了通宵排队,就是晚上就已经在书店门口了,为了等第二天(买到书),就是说明当年经过十几年文化饥渴之后的人们对文化的渴望,这个真是震撼。——

《希腊神话和传说》恢复出版的时代,大致在1977年左右,那时候沈巍刚好十岁,童年的记忆犹为深刻,自那时起,他就在心里留下了对希腊文化的深刻印象。

在他传输文化的过程中,多次提到希腊文化的博大精深属性。

曾经在白鹤镇的街头路牙上,他提到了希腊文化,向身边人提纲挈领地谈到了他心目中的西方文化源头的关键节点:

——(关于希腊文化)你必须下个定义,实际上指的是古希腊,古范围比今天广。我们现在还有个希腊是希腊共和国,这个是要搞清楚,这是第一。

第二个,古希腊的文化是包罗万象,古希腊的雕塑那是世界雕塑的顶点,(令人)神往的维纳斯,那就是古希腊的。包括那个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实际上也是受了古希腊雕塑的影响。

还有古希腊的绘画,古希腊的绘画目前没有遗存,但是有文字记录表示当年的那个丰盛。

还有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太服了。

古希腊的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出了好几个伟大的思想家,不止一个,是一大批,只是因为你的名字说出来你可能很陌生,所以这个就是说我们要认认真真的去学。所以专门有古希腊文学史,有古罗马文学,要加个古字,因为这个希腊不是我们今天的这个希腊共和国。

比如说什么橄榄油啊,都是从那个时候传下来的。还有包括面包什么,都是。

然后罗马共和国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然后征服欧洲,就等于把这个文化传播到了欧洲。因为征服战争有的时候起的就是有文化传播的作用。——

提到希腊文化,沈巍也表示自己了解的并不多,他说:“像我们没有资格讲的,因为这个是要专门去读好几本书才能(搞清楚),我就懂点皮毛。”

这次听闻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关于希腊的专题展览,沈巍三天前,就计划前去一睹西方源头风情,这几天,沈巍天天出没在上海的文化场所,可谓是马不停蹄,但他没有停下他的探访步伐 ,10月21日终于踏上了奔向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的谒访之路。

在世博会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名为:“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介绍称,此展览系希腊共和国文化部组织的国际巡展项目,十年来已在美国、加拿大、韩国、中国等多地成功展出。展品来自希腊境内14家博物馆,多数为希腊本土考古发掘成果,以物证的形式呈现出一部全景式的古希腊历史。

展厅里,一面镂刻着希腊著名人物名言的文化墙横立在面前,那上面耳熟能详的文化金句,逗留了沈巍的步伐。

他指着上面的一句:“不要挡住我的阳光”,沈巍感到既亲切,也五味杂陈,他说:“这就是第欧根尼说的,所说那个亚历山大去看他,他钻在一个木桶里,自愿过艰苦生活,亚历山大认为我是个大人物,来给刷礼物了,没想到第欧根尼说:你走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曾经,沈巍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第欧根尼,尤其是诡异的是,不知什么时候,医学界创造出了一个“第欧根尼综合症”的奇怪名称组合,指称“囤积症”,而沈巍的垃圾整理也被认为与这个症状相关。因此,沈巍对第欧根尼这一个希腊怪人及由此产生的病症命名是相当警惕的。

可以说,沈巍提到第欧根尼,必定要否定自己就是中国的第欧根尼。

数月前,沈巍在白鹤镇的路边露天工作室里,就曾经对第欧根尼有过系统的分析,并且强调了自己与第欧根尼风马牛不相及,其谈话文字整理如下:

——这是是一幅世界名画,是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里面这个人,就是第欧根尼(正中央的半卧在台阶上的那个秃头老人)。

你看众人都是衣冠楚楚,独独这个人,狂放不羁地坐在台阶上。这个第欧根尼,如果拿我们中国的一个形象来比,好像还真拿不出来。因为我们中国的文人固然有庄子,但他实际上也是在不能实现他的理想的情况下的一种反叛。

但第欧根尼不一样,他就是放浪形骸了。他没有家,也不想买房子,也不想有房子,住在一个圆木桶里面。想吃就出去找点吃的,不想吃就睡觉。相伴他的就是一个狗。那么名声很大了。(今天)因为在网络时代嘛,我们可以炒作自己,他不是的。名声在外,那个亚历山大,当时很年轻,很有军事天才,就听到他名字了。因为亚历山大对文化人还是比较重视的,他听到有这么一个人,就想去看一看。

要是放在今天,大人物来了嘛,那肯定是受宠若惊。他就过去看,以为第欧根尼会说一些感恩的话的,没想到第欧根尼,(明明)知道他是谁,他肯定知道的,他说:你走开。为什么走开呢?“我在晒太阳,你挡住我的阳光了。”这个亚历山大好像也挺宽容的:“好吧,我就走吧。”

那么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就是第欧根尼是蔑视权贵的,那就成为了一个与社会有所对立的、保持自己生活状态的这么一个代表人物,这就是欧洲的这个第欧根尼。

当时有个记者问你是不是第欧根尼?我说:我可不是,我(希望)最好有亚历山大来看我,然后最好他能够带我走。但是我没碰到亚历山大。只是我的生活方式可能有点跟他一样。

但是他那个时候是物质贫乏的时候,跟我们今天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他的诱惑不大,好也就这点东西,坏也不像我们现在诱惑很大。——

可以说,沈巍对希腊文化的关注,也是力求能够分辨出中华文化与希腊文化的差异所在,从而能够界定自己立足何处,身份是怎样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才能找到与西方文化概念里的似是而非的文化符号的本质差异。

这就是在文化的对比中,寻找差异与不同,从而定性自己的文化脉线。

沈巍也在希腊文化的经典符号里,发起了对身边现实世界的深刻诘问。

在希腊史诗《伊利亚特》的展板面前,沈巍若有所悟。

展板的内容如下:

——《伊利亚特》

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在战争的第十年,希腊英雄阿基琉斯为了女俘的归属问题,与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发生争执,一怒之下退出战场。他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代替他出战被杀。悲痛的阿基琉斯为友复仇,杀死了特洛伊的英雄赫克托尔。

别人都想吃晚饭,享受甜蜜的睡眠

唯独阿基琉斯在哭泣,怀念他的伴侣

……

他望见黎明,立刻把他的快马套在轭下

把赫克托尔的尸首拴在车后拖着奔驰

沿着墨诺提奥斯的死去的儿子的坟冢绕行三匝

然后回到营帐休息

让赫克托尔直挺在尘埃里

——节选自《伊利亚特》第二十四卷

(王焕生译本)——

纯从文字来看,这一段描写,仅仅是展示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但沈巍却读到了更为温情的内涵。

他借题发挥道:

——昨天有人告诉我说我审计局的一个老同事要去世了,我说是谁啊?把那个照片给我看,我认出来了,就是当年的我的一个(同事),我当时 20 多岁,当年他的岁数跟我今天一样大。躺在病床上,我当时真的有点想流泪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我们的人的感情现在都被时代给玷污了。

你看这个古代,这个 2000 多年,你看他的朋友去世了,他在哭泣,而且特别想,你看特别写到别人都在吃晚饭。最美好的时刻,他却在难过。

我到今天不明白,因为相处时间长了总有一点感情吧,对不对?怎么现在的人,我发现怎么这个圈子,朋友相交这么多年,但是天天就是你盘他、他盘你,没有一个说:这个朋友离开了我,感到难过,没有。我一直到今天我也不明白为什么。——

这才是真正的对文学名著的解读,可以说是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用经典的文化符号,来释读现实中的困惑与迷津,这样的联系实际的阅读,才是沈巍能够记住书本中的文化讯息的原因。

文化不是单纯的知识输出,它其实有一种内部的内涵的勾连,把握住这种关联,才是对文化的活学活用的正确形式。

在博物馆,沈巍将希腊神话的喻意与斯大林的一个比喻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从文化因素中读出现实需要的形象范本,是人们从文化之源寻觅人类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

沈巍对“阿喀琉斯之踵”的解释通俗易懂,又能抓住文化意象的要害,虽然我们可能熟知这个典故,但经沈巍讲述的文化意境,依然能让我们在眼前活化出这个典故的鲜活的本质源起:

——前几年中学课本里面有一个斯大林写的文章叫《安泰之死》。

他讲神话里面有个安泰,没有人能够干倒他。但是他有唯一的一个弱点,就是如果他一旦腾空,他就一点力量都没有。所以他的对手就把他一把给抱住了,把他提起来,他一下子就被人家害死了。

那么斯大林这篇文章什么意思呢?就是所有的人只有站在人民的这一面,或者人民的支持才能够成功。

这个阿喀琉斯也是如此,他本身是被他的妈妈,把身体浸在死亡河里浸过了,就是说你不会死了。(那个河叫)冥河。

但是他妈妈有个小疏忽,抓住他的脚,这个脚后跟这个部位,没有浸过这个水,所以这个是他的弱点。

那么当年杀死他的人怎么(对付他的?)你既然是浸过冥河了,不会死了呀,那怎么还会死呢?

人家对手把他箭射在他的脚后跟,这个脚后跟没有在这个水里浸过,他就死了。

所以在欧洲俗语里面就是讲,你这个阿基琉斯脚跟表示你人生的一个弱点,你其它都很厉害,但这个是你的弱点,因为你这个脚跟啊,没浸过冥河里面,他妈妈疏忽:“好了,你不会死了。”但你抓的这个部位呢?就没浸,哈哈哈。所以有的时候神话我觉得挺巧妙的,构思的也挺巧,你不得不佩服它。

因为这个人他认为要置他于死地,怎么置他于死地?他是英雄啊,而且他爸妈都是神啊,神死不了的呀。想到了这个办法,那脚后跟这个地方没没进水——

沈巍在希腊文化展馆里的解读,确实能够给每一位追随者带来启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沈巍作为一个民间的文化传播人,降低了文化宣讲的门槛,能够更通透地把文化传输,传导到大众层面,这比高高在上的教科书般的千篇一律的文化解读来得亲和与亲民得多。

这也是沈巍的粉丝愿意跟随沈巍的探访步履、涉入文化的长河而能够获得真金白银的认知与启迪的原因吧。

来源:文学私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