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8日,国民党完成改选,郑丽文过半得票当选主席,成为这个百年政党的第二位女性掌门。隔天大陆致电祝贺,并清楚表达期待:共同政治基础不能丢,台湾同胞要团结,多走动、多合作,把当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立起来,往统一方向推动。她随即回应,强调要把两岸交流合作拉
她上任两天,就把话摆到台面上:“这有什么好怕的,怕就不要出来混了。”一句直球,戳破了许多人心里的试探与犹豫,也让外界快速聚焦在她的路线与执行。
10月18日,国民党完成改选,郑丽文过半得票当选主席,成为这个百年政党的第二位女性掌门。隔天大陆致电祝贺,并清楚表达期待:共同政治基础不能丢,台湾同胞要团结,多走动、多合作,把当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立起来,往统一方向推动。她随即回应,强调要把两岸交流合作拉回正轨,明确九二共识、明确反对台独,先把台海安全稳定住。
20日,她在广播节目《千秋万事》明确表示,愿意赴陆交流;只要能化解矛盾、推动和平、让大家过得更好,她都愿意接触。主持人追问怕不怕被贴标签、被找麻烦,她回“怕就不要出来混了”,不再赘述。话不多,却把态度讲透。
她的表态并非临时起意。参选期间,她就把九二共识讲得很清楚,甚至公开说“我是中国人”。在普遍回避与模糊的氛围里,这样的立场十分突出。岛内这几年舆论吵得凶,但民间的共识很朴素:要和平、要稳定、要发展。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最后惨败,就是风向之一。日子要过,生意要做,学生要交流、看世界,农渔民要找市场,这些真实需求不会被口号盖过。
她也点出了“后盾”所在:赴陆交流要有民意支持,才更具代表性。指向很清楚——工商界盼恢复经贸协商,产业链卡在关口,订单难以落地;农业渔业盼重启对陆通道,季节已到,货在田里、在渔港,通不通就是生死线。她的承诺,是把这些诉求接住,往实处推进。
大家不免拿过去参照。马英九任内,在九二共识框架下,两岸三通落地、ECFA签署、航班增多、学生与游客交流扩大,农产品进入大陆更快、价格更稳。很多人第一次坐直航去上海,当天就能从桃园到浦东。如今这些画面成了对比。恢复交流不只是政治表态,更是把一条熟路重新铺开。
但现实并不轻松。第一时间火力就来了。民进党发言人吴峥“警告”,反复诉诸“伤害台湾主权”“损害台湾地区利益”的叙事。这套逻辑老旧,却在某些受众中仍有市场,让人疲惫也必须正视。
压力也来自党内。高雄蓝营新生代议员担心被贴“红统”标签,深绿选区选情恐受冲击,白乔茵、邱于轩的顾虑代表了一部分基层焦虑。媒体老将赵少康则点名提醒,别“出花样扯后腿”,担心过于激进的两岸政策影响2026地方选举与2028大选。这类提醒分量不轻:两年后地方战,四年后全国战,党主席每一步都在放大镜下。
接下来,她要拿出的是方法、组织力与抗压性。能不能整合党内共识?能不能把路线讲清楚、讲到位,让不同派系找到位置?能不能顶住外部打压,把“要不要交流”的争吵,变成“何时、何地、怎么做”的具体日程与清单?这是一场系统工程,不是单点突破。
落实到执行,必须有路线图:经贸协商如何重启?由谁出面、通过什么管道、先谈哪些议题?产业诉求如何打包成解决方案?农渔产品的检疫、标准、通道如何逐项疏通?公共交流方面,学术、青年、文旅如何编排?只有把这些细节排成表,才能把“愿意做”变成“正在做”。
“以民意为后盾”不能只停在民调或记者会。要把受影响的人群推到台前,让他们用自己的处境与需求发声:企业主的订单、农民的收成、港口的货柜、青年的交流项目,这些活生生的故事才是能撬动共识的民意形态。
民进党的标签化与扣帽子不会停。破解之道在于持续透明与公开,把每一步交流放到阳光下:过程如何、决定怎么来、成效有哪些。担心安全的人要听到保障机制;担心政治被绑架的人要看到边界清楚;担心利益输送的人要看到分配公开。这些都讲清楚,阴影就不那么可怕。
回到党内,仍是路线之争。有人怕走太快,有人嫌走太慢。她需要立出明确基线:九二共识不能含糊,反对台独不能摇摆,和平交流是中心任务。基线立稳,节奏、对象、策略才有讨论空间,内部沟通才有抓手。
更大的挑战是把岛内的经济焦虑转化为交流动力。企业界的语言是订单、通路、成本、市场。政治争吵若挡住商业之路,受伤的终究是普通人。让政策回到民生,就是把利益相关方拉上桌,把问题逐条拆解、解决方案逐项落地。人们在乎看得见的变化:货出得去、价更稳、就业增加、交流变多。
她的“我是中国人”被视为态度分水岭,喜欢与不喜欢并存;背后是身份认同与现实利益的张力。她要做的是让认同表达与政策推进并行:把硬标签变成软沟通,把对立变成接触,把情绪变成议程,方法温和而目标清晰。
过去几年,两岸交流几近停摆,许多人感到生活被无形的墙围住。如今,她在墙上敲了一下。能不能开一扇门、让人重新走动,不在口号而在安排:去不去大陆是形式,能不能谈成事才是关键。
她能不能去、何时去,目前尚无更细日程。是否有会面对象、议题清单、交流窗口,仍待公布。现阶段能看到的是她的态度与方向,以及各方反应与压力。路在脚下,也在风口;走得稳不稳,要看她的掌舵。
期待与担心并存:期待有人把和平与合作重新拉回,让日常回归正常;担心政治的火又把桥烧掉。桥修难、烧桥易;若能拿下一两项具体成果,气氛或将改观。
两岸交流这道门,要不要再推一推?民生的账与政治的账,哪一个更该先算?欢迎把身边的故事讲出来:生意、工作、学习、家人团聚,你遇到哪些卡点?这位新主席要的是“民意后盾”,那就把真实民意摆在台面上,看她如何承接与作为。说话容易,做事难。她把话说完了,接下来,就看行动。
来源:卢麒元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