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麦别乱施底肥!氮磷钾配比有变化,全国农技中心意见来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1 23:26 2

摘要:10月下旬,黄淮海多地降雨已停,迎来久违的晴朗天气,前段时间小麦一直未播种的农户,这几天也准备秋播工作了。

10月下旬,黄淮海多地降雨已停,迎来久违的晴朗天气,前段时间小麦一直未播种的农户,这几天也准备秋播工作了。

今年小麦晚播时间和正常年份相比,晚了10-15天左右。比如小帮手所在的豫东地区,往年10月10日小麦就播种完毕了,今年10月20日还有很多农户未播种。

小麦在发芽出苗后,容易出现苗弱的苗情,根系也无法正常发育,分蘖数不足,进而影响小麦越冬期的生长,以及年后返青期的生长。

在这种情况下,底肥对于晚播小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在冬前的这段时间,小麦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主要就是底肥的供给。

如果底肥施用量不足,或者底肥施用错误,就可能导致营养积累不足,不利于小麦年前和年后的生长,产量也就上不去了。

1、提供小麦生长初期的养分供给

小麦出苗进入苗期后,各项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自身对于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底肥就是小麦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等关键养分的主要供给来源。正确并且充足的底肥,能够保障小麦幼苗顺利生根、发芽,有利于更好的安全越冬。

2、促进根系发育

充足的底肥供给能够刺激小麦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尤其是底肥中的磷素,可以促进根系细胞的分裂和伸长,让小麦根系更加发达,扎根更深。

氮素的话就不用多说了,可以增强根系的活力,小麦根系越发达,对于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越强,还能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3、有利于小麦苗齐苗壮

小麦种子在土壤中发芽出苗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养分,如果养分不足,小麦种子无法正常出苗,容易缺苗断垄。

而底肥充足的话,小麦种子吸收到充足的养分,不仅降低了缺苗断垄的几率,提高出苗率,还有利于苗齐苗壮。

在越冬期来临前,自身的抗寒性增强,冬季生长期间不易发生冻害。

全国农技中心发布了今年《晚播小麦抗湿保苗科学施肥指导意见》,里面详细提到了今年小麦底肥以及追肥的重点。

重点是氮肥要施足,磷肥和钾肥要增加。以黄淮麦区和华北麦区分别详细说说。

先说黄淮海麦区(包括河南大部、山东中南部、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

建议选用氮磷钾配比为20—15—10或相近的配方。

根据具体地块的产量水平,底肥用量和追肥量会有所变化。

1、亩产1200斤以上的地块,底肥建议用量100-120斤/亩,追肥以尿素为主,在起身期到孕穗前追施(下同),每亩28-40斤。

2、亩产1000-1200斤的地块,底肥建议用量100-110斤/亩,追肥24-36斤/亩(尿素)。

3、亩产800-1000斤的地块,底肥建议用量90-100斤/亩,追肥20-32斤/亩(尿素)。

4、亩产800斤以下的地块,底肥建议用量80-90斤/亩,追肥16-24斤/亩(尿素)。

5、如果该地块缺硼的话,底肥要加入硼砂1-2斤/亩。如果该地块却锌的话,底肥要加入硫酸锌3-4斤/亩。

再说华北麦区(包括河北大部和山东北部):

选用的复合肥配方有所变化,选用氮磷钾25—15—10或相近配方。而上面黄淮麦区用的是20—15—10的配方,氮素多了一些。

具体用量也是要根据地块的产量水平会有所变化。

1、往年产量水平在1200斤以上的地块,底肥量建议用100-120斤,追肥时尿素用36-40斤。

2、往年产量水平在1000-1200斤的地块,底肥量建议用90-100斤,追肥时尿素用28-36斤。

3、往年产量水平在800-1000斤的地块,底肥量建议用80-90斤,追肥时尿素用20-28斤。

4、往年产量水平在800斤以下的地块,底肥量建议用70-80斤,追肥时尿素用16-20斤。

5、缺锌的地块,底肥加3-4斤的硫酸锌;缺硼的地块,底肥加1-2斤的硼砂。

除了上述底肥的相关改变外,今年晚播小麦,想要苗期苗壮,产量有保障,还要做好下面3点:

其一,选择合适的品种

品种是否适合,决定了最终产量的高低。今年小麦晚播,建议优先选择分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抗逆性比较强的中多穗型品种。

同时,为了增强小麦的抗病虫能力,保障幼苗正常生长,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拌种,或者二次拌种。

其二,适当增加播种密度

上面已经提到,晚播的小麦由于冬前生长时间缩短,分蘖数量少,因此,要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来补充晚播的影响。

通过适当增加播种量以后,能够保证田间有足够的基本苗数,依靠小麦主茎和大蘖成穗,来弥补晚播导致的穗数不足。

但是也要注意一点,增加播种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也有一定的度。

一般来说,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以及播种时间早晚等因素,综合确定适宜的播种量。

建议每晚播2天,可增加一斤的播种量,但是不要太晚,也不要超过50斤。

其三,小麦出苗后的管理

在小麦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查苗补苗工作,如果发现有麦苗分布不均匀,或者缺苗断垄现象,需要及时补救。

如果是因为底肥不足导致叶片发黄,需要适量追施速效肥料,促进弱苗转壮苗。

如果土壤墒情充足,可不用浇越冬水;如果墒情不足,需要及时浇好冬水。

此外,还需要根据田间的情况进行镇压,尤其是播种后土壤松、坷垃多的地块,在越冬前进行镇压,能够有效提墒保苗,增强小麦的抗寒能力。

综合上述内容,今年小麦晚播的情况下,底肥的施用量以及化肥的种类都有所变化。

通过选用高磷复合肥、缓控释肥料、有机肥料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等适宜的底肥种类,结合播种时其它的注意事项和出苗后的管理,保障小麦的生长,力争丰产丰收。

来源:湖北台农村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