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蒙彼利埃站突发变动:主力退赛的背后,藏着国乒的长远算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1 21:10 2

摘要:时间回到10月13日,WTT官网首次公布蒙彼利埃站参赛名单时,国乒球迷的情绪像坐了过山车。王楚钦报名了男单(2号种子)和男双(搭档林高远,1号种子),孙颖莎锁定女单(1号种子)和女双(搭档王曼昱,1号种子),王曼昱还兼了混双(搭档向鹏,2号种子)。

原本占据男单、女单、双打多个种子席位的王楚钦、孙颖莎、王曼昱三位国乒主力,突然从名单中“消失”

这一消息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球迷还在说要冲冠,怎么突然退了?“他们的身体是不是出问题了?”“没了主力,比赛还有看头吗?”

时间回到10月13日,WTT官网首次公布蒙彼利埃站参赛名单时,国乒球迷的情绪像坐了过山车。王楚钦报名了男单(2号种子)和男双(搭档林高远,1号种子),孙颖莎锁定女单(1号种子)和女双(搭档王曼昱,1号种子),王曼昱还兼了混双(搭档向鹏,2号种子)。

彼时,球迷群里全是“莎头组合虽然没混双,但莎昱女双必看”“王楚钦男单要冲冠”的期待。但仅仅7天后,10月20日晚22点,WTT官网悄悄更新了名单:三位主力的名字全部被移除。

中国乒协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给出了最核心的原因——“近期连续参赛导致身体疲劳,为保障长期竞技状态,经教练组与球员协商决定退赛”。

-王楚钦:从3月新加坡大满贯(男单四强)、5月世乒赛(男单决赛)、7月欧洲夏季系列赛(男单冠军),到9月亚洲杯(男单冠军联赛(山东鲁能核心),全年仅在8月休息了10天,用他自己的话说,“感觉腿像灌了铅”

- 孙颖莎:3月新加坡大满贯(女单冠军)、4月新乡冠军赛(女单冠军)、5月世乒赛(女单亚军)、8月亚运会(女单/女团冠军)、9月亚洲杯(女单亚军),几乎每月都有“硬仗”,教练组透露,她的肩伤在乒超联赛中出现了复发迹象;

除了身体原因,退赛背后更藏着国乒的“战略算盘”。这次蒙彼利埃站,国乒的参赛名单里多了很多“新鲜面孔”:林诗栋(2005年出生,男单/男04年出生/女双)、向鹏(2003年出生,男单/混双)、陈熠(2005年出生,女单)。这些“00后”球员,正是国乒新周期的“潜力股”

对年轻球员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比如林诗栋,2025年在WTT支线赛拿了3个男单冠军,但在常规挑战赛(蒙彼利埃站属于“中级赛事”)中,最好成绩只是泰国站的八强

蒯曼虽然在2024年澳门站打进过四强,但面对伊藤美诚、早田希娜这样的“老对手”,还缺少“赢球的底气”;向鹏则输给张本智一直期待“复仇”的机会。

主力退赛,正好给了他们“挑大梁”的舞台。用国乒教练组的话说:“现在让年轻球员多打,是为了2026年世乒赛、主力总有一天会退役,球队需要新的‘顶梁柱’。”

对主力来说,退赛是“养精蓄锐”的必然选择。巴黎奥运会之后,国乒进入“后巴黎周期”,核心目标是“保持优势+培养新人”。王楚钦、孙颖莎等主力,既是“当前的核心”,也是“未来的传帮带者”,他们的健康直接关系到球队的长期竞争力。

就像孙颖莎在采访中说的:“现在休息,是为了以后能打更多比赛。”

- 有人遗憾:“本来买了直播会员,就想看莎昱女双的配合”;

- 有人理解:“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总不能让他们带着伤打”;

- 有人期待:“正好看看林诗栋能不能打赢张本智和”。

这种变化,恰恰心态的“成熟”——从“球队整体发展”。以前,球迷可能会因为主力退赛而“骂街”,但现在,更多人会想:“年轻球员需要机会,不然怎么接棒?”

资深球迷说的:“我喜欢孙颖莎,但我更希望国乒能一直赢下去。”退赛是“暂时的告别”,也是“更好的开始”

你认为国乒主力退赛是正确的选择吗?如果是你,会更关注年轻球员的表现,还是更期待主力的回归?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笨鸟慢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