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反诈“防火墙” 守好群众“钱袋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1 11:52 1

摘要:“如果接到陌生电话,记得要打电话核实;如果发现被骗,一定要马上报警……”近日,安徽省天长市汊涧镇汊涧社区内传来阵阵清脆响亮的宣传声,一场由汊涧镇综治办与派出所、司法所联合社区共同开展的“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反诈骗宣传活动正在热闹进行。

“如果接到陌生电话,记得要打电话核实;如果发现被骗,一定要马上报警……”近日,安徽省天长市汊涧镇汊涧社区内传来阵阵清脆响亮的宣传声,一场由汊涧镇综治办与派出所、司法所联合社区共同开展的“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反诈骗宣传活动正在热闹进行。

活动现场,民警与志愿者聚焦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网络购物诈骗、养老诈骗等类型,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段、诈术特点,详细讲解防范要点。活动精心设置互动环节,通过有奖问答的形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加深群众对反诈知识的理解。

“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今天听了这些宣传,才知道骗子的花招这么多。”刚接过宣传单的居民张守涛感慨道。志愿者们还在社区广场向过往居民发放反诈手册,一对一解答大家的疑问,引导大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筑牢个人财产安全“防火墙”。

像汊涧镇一样,连日来,仁和集镇综治办结合工作实际,采取“线上+线下”联合发力,通过醒目的宣传板报、上门入户发放宣传资料,辖区LED屏滚动播放反诈标语,村(社区)的宣传广播、“红袖章”“小喇叭”温馨提示及微信群、QQ群等平台多措并举在辖区开展反诈防诈知识宣传活动,浓厚了“防范诈骗、人人参与”的宣传氛围,收到“有声有色、入脑入心”的教育效果。

今年以来,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切实保护广大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天长市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理念,从机制建设、宣传引导、预警劝阻等多方发力,织密织牢“三张网”(责任网、防护网、防控网),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反诈防护体系,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天长市专门成立由市领导牵头负责的高规格领导组,建立健全常态化反诈工作机制,并组建由公安局负责人牵头、刑警大队具体协调组织、派出所共同参与的所队联合反诈工作模式,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工作。各镇(街道)成立相应领导组,定期召开反诈工作推进会,分析研判辖区反诈形势,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统筹推进反诈各项工作落实。同时加强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案件协查、问题联治等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把做好精准反诈宣传作为压降发案的有效手段。公安局反诈中心组织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五进”宣传活动,各镇(街道)按照“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发动辖区民警、社区网格员、小区物业、反诈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利用农村大喇叭在农村地区不间断地巡回宣传;在金融网点、医疗机构、商场超市等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处张贴、发放宣传单;利用“一村一警”“一企一警”等活动,开展线上宣传、走访宣传、集中宣传等多种形式的精准宣传防范工作。今年以来,已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大大提高了反诈宣传的覆盖率和普及率,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防骗反诈意识。

该市还牢固树立“快破案不如不发案、多追赃不如少受骗”的理念,把预警劝阻作为防范电诈案件的重要环节,对预警对象采取“逐一见面、逐一反馈、逐一回访”的方式,强化反诈中心与辖区派出所联动,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预警防范、案件研判、侦办协同一体化工作机制,依托“天长公安反诈智能指挥作战平台”提升预警劝阻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同时,以国家反诈平台为支撑,优化反诈工作流程,配足配强反诈民警队伍,24小时点对点开展电话劝阻,对资金预警、高危预警及时开展上门劝阻并同步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初步实现了预后被骗零发生,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目前,反诈中心电话预警3000余条,见面预警劝阻4000余人次,避免群众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通讯员 李炳旺 赵佩松 董元峰)

来源:中工网

相关推荐